姜文;刘玉珍
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时,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LVH与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升高密切相关;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II)与AngII受体(AT1)结合后,经信号转导使心肌细胞内[Ca2+]i升高,而肌浆网钙泵(Ca2+-ATPase)则又是调节[Ca2+]I,维持细胞内Ca2+平衡的重要因素[1、2、3].
作者:陆曙;龚少愚;吴新欲;翁晓生;魏慧渊 刊期: 2005年第13期
PDCA法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科学工作方法,即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来进行.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流程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有形展示,使护理内容更具体化、透明化、清晰化、标准化,更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我科自2004年元月以来,将PDCA循环及工作流程图用于入院接诊工作,大大地提高了接诊质量,受到病人广泛赞誉.
作者:郝改林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SARS流行期间大学生在面对急性应激事件及在封闭管理下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SCL-90,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三所大学135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自评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除阳性症状均分外,各因子得分、总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除人际敏感因子外,余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在性别方面:女性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上均高于男性,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在学生来源方面:来源于城市和来源于农村的学生在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内蒙古SARS流行期间,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敌意、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存在一定心理问题.
作者:黄永清;白延欣;王志纲;王文瑞;于东升;宝继英;马军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及20例非妊娠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顺利,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的肌瘤变性率(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0%).结论: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熊玲娜;谭布珍;王春萌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控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O)的变化及血脂康对其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85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和CRP,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血脂康2粒,2次/日.在治疗1、2、3、6月后复查血脂、NO和CRP.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11.12±3.23μmol/L比15.78±4.26μmol/L,P<0.05),而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87±1.38mg/L比2.03±1.43mg/L,P<0.05).血脂康治疗1月后,NO浓度显著升高(11.12±3.23μmol/L比12.93±3.14μmol/L,P<0.05),治疗2月后CRP显著降低(3.87±1.63mg/L比2.83±1.51mg/L,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和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反应,血脂康治疗可以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动脉内膜的慢性炎性反应.
作者:张发成;白玉云;扬少清;王秀芝;高金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法与常规西药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医药以益气扶正化瘀法为基本治疗,配合西药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剂,降脂药.对照组仅用上述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4例,无效1例,2~7年后复发2例.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3例,无效3例,2~7年后复发6例.结论:扶正化瘀法治疗肾病综合症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移动盲肠症是由于盲肠移动度过大,或功能失调所致.多数可无典型临床症状,可伴有间歇性右下腹痛,并不同程度压痛,常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现举验案1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琦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小儿胃脘痛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症候,近2年来,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小儿胃脘痛36例,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先康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一般不难,然而,阑尾一旦穿孔,病情变得复杂,其诊断治疗方面的问题较多,目前尚存意见分岐.
作者:刘德陕;张德洲;陈国斌;施加红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探讨利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2004年收治的9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以及经手术行圆锥松解,终丝切断效果进行论述,结果本次患者经治疗后88.7%的症状得到改善,11.3%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在随访过程中亦无继续加重.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充分松解切断增粗变短的终丝,是治疗并获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作者:马云富 刊期: 2005年第13期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及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容易忘事,特别是近的事).定向力障碍(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行为不检点,甚至不知羞耻).理解判断力障碍(不能系统的思考问题,对周围的事不能作出相应的判断)等症状.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主要与脑衰脑、遗传、自体免疫、营养缺乏、脑外伤等因素有关.
作者:姜莉鸣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临床上少见,现报告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患此病患者如下.
作者:李清贤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验证胶原蛋白膜包裹自体骨膜复合金葡液修复骨缺损的优越性.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各组缺损区分别植入胶原蛋白/自体骨膜/金葡液、胶原蛋白/金葡液、自体骨膜/金葡液复合体,于2、4、8、12周时行大体、X线片、免疫组织化学及骨钙素指标观察.结果整个过程中可见A组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增殖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且无过量的结缔组织生长;X线早期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缺损区,分布均匀;免疫组织化学可见多个成骨中心,骨小梁排列有序,成熟骨替代完全,BMP分布持续时间长,且在新骨组织中占居范围大;血清骨钙素在整个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结论:胶原蛋白能够阻挡周围软组织进入缺损区,为新骨生长提供空间;同时作为金葡液的载体,能减少金葡液外溢,提高其疗效.
作者:郑旺;李文毅;徐凤新;郑淑慧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胃扭转是一种罕见病.近些年来实际临床诊断为胃扭转的病例并不少见.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有解剖学方面的因素,亦有因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气胀、暴饮暴食、剧烈呕吐和胃的逆蠕动为诱因的因素.近15年来,于门诊随机应用旋覆代赭汤化裁治疗慢性胃扭转,并不断总结经验,先后治疗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乔维信;郭丕春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7~17岁中小学生龋病发生、治疗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龋齿防治的动态发展状况,总结经验,以利我县更好的促进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中关于口腔病的统一标准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龋患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较95年发病率已有明显的降低.龋齿填充率明显偏低.结论:应继续加强对学生健康和口腔卫生的教育.
作者:陈光霞;刘英;张敏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解毒明目口服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98例确诊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8例,分别采用二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二组病人均常规用无环鸟苷眼水及氧氟沙星眼水点眼,治疗组口服解毒明目口服液,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及半年时观察视力及角膜变化,检查方法用裂隙灯、荧光素染色法.以视力提高,荧光素染色(一)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对照组为72%.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明目口服液能有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且无复发.
作者:崔艳文;任小强;王进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重症哮喘通常是指那些哮喘急性发作,经常规治疗症状不能改善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现暴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者,它们容易迅速发展至呼吸衰竭,并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危及生命.本病区联用机械通气和肌松剂治疗一例重症哮喘病人,在临床护理中针对病人特点,加强气道管理、心理护理,正确使用肌松剂和镇静剂,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呼吸机各参数的监测、做好撤机前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经过介绍如下:
作者:林嘉鳞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化痰降气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疗效及其对血浆心钠素、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对照观察方法,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评定疗效.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型论治表明中药治疗单纯型优于喘息型(P<0.05),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浆心钠素、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化痰降气饮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胡海燕;黄向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妊娠合并肝病是产科高危妊娠之一,对母婴生命安全危害极大,现将我院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的妊娠合并肝病30例的临床特点及母婴预后进行分析.
作者:贺玉双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本研究通过缩窄兔的腹主动脉建立压力负荷过重心衰动物模型,腹主动脉横截面积缩窄至原来的30%左右.在此基础上研究养心康的药效学作用,以病理形态学、神经内分泌等为指标.结果显示:高剂量的养心康能有效地减轻心肌、肝细胞的水肿,改善肺瘀血;并可改善NO、氧自由基.低剂量组及心宝组虽然亦有作用,但作用不明显.提示养心康具有抗心衰的什用能延缓心衰的发展,是治疗心衰有效的新型中药制剂.
作者:徐志均 刊期: 200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