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源性瞳孔散大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王晓平;吉冬昉

关键词:医源性, 散瞳, 闭角型, 青光眼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散瞳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方法:对临床各科所见12例(13眼)医源性散瞳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散瞳检查眼底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常见9例.做气管镜检查、胃肠手术及全麻插管后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3例(4眼),发作时均有典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结论:患者本人存在浅前房、房角窄、眼球短等青光眼的潜在解剖因素及曾有过青光眼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散瞳后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我们于2004年,用派特灵局部外用治疗30例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结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韩秋江;孙贵雨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控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O)的变化及血脂康对其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85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和CRP,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血脂康2粒,2次/日.在治疗1、2、3、6月后复查血脂、NO和CRP.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11.12±3.23μmol/L比15.78±4.26μmol/L,P<0.05),而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87±1.38mg/L比2.03±1.43mg/L,P<0.05).血脂康治疗1月后,NO浓度显著升高(11.12±3.23μmol/L比12.93±3.14μmol/L,P<0.05),治疗2月后CRP显著降低(3.87±1.63mg/L比2.83±1.51mg/L,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和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反应,血脂康治疗可以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动脉内膜的慢性炎性反应.

    作者:张发成;白玉云;扬少清;王秀芝;高金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缓急祛风化痰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体会

    三叉神经痛作为一种顽固性、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因其发病急,病情剧烈易反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口服西药卡马西平或针灸局部封闭有一定疗效,但卡马西平副作用明显,停药易反复.临床上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优势,本人予缓急祛风化痰剂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洪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胶原蛋白膜包裹自体骨膜复合金葡液修复兔桡骨缺损

    目的:验证胶原蛋白膜包裹自体骨膜复合金葡液修复骨缺损的优越性.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各组缺损区分别植入胶原蛋白/自体骨膜/金葡液、胶原蛋白/金葡液、自体骨膜/金葡液复合体,于2、4、8、12周时行大体、X线片、免疫组织化学及骨钙素指标观察.结果整个过程中可见A组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增殖明显、持续时间较长,且无过量的结缔组织生长;X线早期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缺损区,分布均匀;免疫组织化学可见多个成骨中心,骨小梁排列有序,成熟骨替代完全,BMP分布持续时间长,且在新骨组织中占居范围大;血清骨钙素在整个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结论:胶原蛋白能够阻挡周围软组织进入缺损区,为新骨生长提供空间;同时作为金葡液的载体,能减少金葡液外溢,提高其疗效.

    作者:郑旺;李文毅;徐凤新;郑淑慧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92例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采用以西药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为主,辅以中药活血化淤、杀胚消症的疗法.结果:保守治疗成功85例,失败7例,疗效显著.

    作者:金昌浩;金正一;金延泽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疮(ROU)是口腔科的常见病,难以根治.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超;张志伟;刘君玲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现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的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变化相当复杂.以至广大医务工作者苦苦寻求治疗它的药物和方法.由于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它的认识正逐步深入.正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揭示它的规律.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治愈它提供了新的尝试.

    作者:王兰波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小儿胃脘痛36例临床观察

    小儿胃脘痛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症候,近2年来,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小儿胃脘痛36例,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先康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2004年平阴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通过对7~17岁中小学生龋病发生、治疗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龋齿防治的动态发展状况,总结经验,以利我县更好的促进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中关于口腔病的统一标准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龋患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较95年发病率已有明显的降低.龋齿填充率明显偏低.结论:应继续加强对学生健康和口腔卫生的教育.

    作者:陈光霞;刘英;张敏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胡仲仪治疗肾性血尿经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胡仲仪主任医师,善于运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肾病,尤其对肾性血尿的治疗,疗效显著,方法独特,体会颇深,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冠心病中医治法与方药的机理研究概况

    本文对冠心病中医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法、益气活血法、芳香温通法、补肾温阳法、宣痹通阳法、补气化痰法、痰瘀同治法等治法及其常用的方药进行机理研究的概况进行探讨,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顼志兵;顾仁樾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例报告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临床上少见,现报告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患此病患者如下.

    作者:李清贤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养心康对心衰兔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本研究通过缩窄兔的腹主动脉建立压力负荷过重心衰动物模型,腹主动脉横截面积缩窄至原来的30%左右.在此基础上研究养心康的药效学作用,以病理形态学、神经内分泌等为指标.结果显示:高剂量的养心康能有效地减轻心肌、肝细胞的水肿,改善肺瘀血;并可改善NO、氧自由基.低剂量组及心宝组虽然亦有作用,但作用不明显.提示养心康具有抗心衰的什用能延缓心衰的发展,是治疗心衰有效的新型中药制剂.

    作者:徐志均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养血活血中药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及肌浆网钙泵的影响

    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时,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LVH与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升高密切相关;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II)与AngII受体(AT1)结合后,经信号转导使心肌细胞内[Ca2+]i升高,而肌浆网钙泵(Ca2+-ATPase)则又是调节[Ca2+]I,维持细胞内Ca2+平衡的重要因素[1、2、3].

    作者:陆曙;龚少愚;吴新欲;翁晓生;魏慧渊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移动盲肠症误诊阑尾炎一例

    移动盲肠症是由于盲肠移动度过大,或功能失调所致.多数可无典型临床症状,可伴有间歇性右下腹痛,并不同程度压痛,常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现举验案1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琦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剖宫产同子宫肌瘤剔除术24例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及20例非妊娠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顺利,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的肌瘤变性率(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0%).结论: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熊玲娜;谭布珍;王春萌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纳络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纳络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纳络酮治疗组患者致残率及平均昏迷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早期使用纳络酮,对酒精中毒所致昏睡及昏迷具有催醒作用,这有助于早期判断颅脑损伤伤情,同时纳络酮能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提高颅脑伤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杨庆武;李小平;黄眉飞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扶正化瘀法辅助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法与常规西药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医药以益气扶正化瘀法为基本治疗,配合西药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剂,降脂药.对照组仅用上述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4例,无效1例,2~7年后复发2例.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3例,无效3例,2~7年后复发6例.结论:扶正化瘀法治疗肾病综合症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黄芪饮片配合治疗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引起的生殖器部位性传播疾病,常易复发,给病人经济和精神造成巨大压力.2001年11月~2004年5月我们采用经济简单的黄芪切片泡茶饮用配合电灼治疗尖锐湿疣和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江;沈翠蓉;陈智;陈清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68例老年胸外伤的临床体会

    1994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胸外伤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士平;赵民建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主管:中华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社,中华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