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杨;邓明会;李继红;熊茂来
在简要分析哮喘发生发展病理过程的前提下,提出游泳、有间歇性的运动、呼吸训练、医疗步行等儿童哮喘行之有效的体育疗法,并强调指出体疗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哮喘患儿的康复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作者:王文革;沈国政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1·d-1,qd连用5d,对照组34例单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有效率97.37%;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6例、好转2例,有效率70.5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比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冯璐璐 刊期: 2005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于中药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基因突变的研究,PCR技术提供了多变的检测方法.
作者:路桂杰;董自平;肖远清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移动盲肠症是由于盲肠移动度过大,或功能失调所致.多数可无典型临床症状,可伴有间歇性右下腹痛,并不同程度压痛,常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现举验案1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琦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散瞳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方法:对临床各科所见12例(13眼)医源性散瞳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散瞳检查眼底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常见9例.做气管镜检查、胃肠手术及全麻插管后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3例(4眼),发作时均有典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结论:患者本人存在浅前房、房角窄、眼球短等青光眼的潜在解剖因素及曾有过青光眼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散瞳后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作者:王晓平;吉冬昉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TDP照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82.4%(X2=5.04,P<0.05).结论:针刺+TDP疗法优于常规温针灸疗法.其预后与病变部位高低有关.
作者:陈佳红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引起的生殖器部位性传播疾病,常易复发,给病人经济和精神造成巨大压力.2001年11月~2004年5月我们采用经济简单的黄芪切片泡茶饮用配合电灼治疗尖锐湿疣和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江;沈翠蓉;陈智;陈清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1994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胸外伤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士平;赵民建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临床上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糖升高已有多年,并有患者因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而死亡[1].因此,应重视HFRS患者糖代谢紊乱并发症,使患者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
作者:张秋红;刘靖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眩晕、恶心、呕吐及走路不稳等,严重者立即出现昏迷.急性期后常遗留有偏瘫及失语等神经损害的后遗症.为了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在积极的药物治疗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对患者急性期的护理,现将有关急性期的护理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型改变所引起的眼胀、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冷感、出汗、腹泻、心律失常、泌尿障碍等表现.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密波治疗偏头痛77例,并于西药治疗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我们于2004年,用派特灵局部外用治疗30例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结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韩秋江;孙贵雨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解毒明目口服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98例确诊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8例,分别采用二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二组病人均常规用无环鸟苷眼水及氧氟沙星眼水点眼,治疗组口服解毒明目口服液,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及半年时观察视力及角膜变化,检查方法用裂隙灯、荧光素染色法.以视力提高,荧光素染色(一)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对照组为72%.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明目口服液能有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且无复发.
作者:崔艳文;任小强;王进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本研究通过缩窄兔的腹主动脉建立压力负荷过重心衰动物模型,腹主动脉横截面积缩窄至原来的30%左右.在此基础上研究养心康的药效学作用,以病理形态学、神经内分泌等为指标.结果显示:高剂量的养心康能有效地减轻心肌、肝细胞的水肿,改善肺瘀血;并可改善NO、氧自由基.低剂量组及心宝组虽然亦有作用,但作用不明显.提示养心康具有抗心衰的什用能延缓心衰的发展,是治疗心衰有效的新型中药制剂.
作者:徐志均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抗生素静脉点滴的同时,治疗组患儿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沐舒坦15~30mg,每天2次,共5~7d.结果:沐舒坦治疗组咳嗽、气喘,肺部痰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水娥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妊娠合并肝病是产科高危妊娠之一,对母婴生命安全危害极大,现将我院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的妊娠合并肝病30例的临床特点及母婴预后进行分析.
作者:贺玉双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临床上少见,现报告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患此病患者如下.
作者:李清贤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中风急性期后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不语或语言蹇涩,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对中风患者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自理,并回归社会,是至关重要的.现将笔者二十余年来护理中风病人的点滴体会加以整理,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本文对我院从1988~2001年收住的84例绞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尤其对合并有血运障碍的绞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能及时诊断并及时手术是拯救生命成功的关键.手术以紧急解除梗阻为首选.
作者:成磊珂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胃扭转是一种罕见病.近些年来实际临床诊断为胃扭转的病例并不少见.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有解剖学方面的因素,亦有因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气胀、暴饮暴食、剧烈呕吐和胃的逆蠕动为诱因的因素.近15年来,于门诊随机应用旋覆代赭汤化裁治疗慢性胃扭转,并不断总结经验,先后治疗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乔维信;郭丕春 刊期: 200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