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体会

张红文

关键词: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间歇导尿, 康复护理
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脊髓某一处受损伤后导致相应的感觉与运动平面神经功能障碍,常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代谢、体温调节等神经功能的改变甚至障碍,其中常见的是膀胱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引起的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更成为患者晚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以往对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是采用留置导尿的方法,不仅容易造成泌尿系感染,而且极不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康复护理的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或少施行导尿术,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20例住院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加强了泌尿系统管理,实行间断导尿,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住院病例98例,随机分入腹腔镜手术组47例、剖腹手术组51例,记录术前病史、术中情况、住院时间,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53±23min比69±28 min,25±23ml比67±34 ml,P<0.01),静脉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组(分别为1.56±1.44天比3.27±1.73天,1.07±0.43天比2.06±0.44天,3.72±3.03天比6.15±2.43天,P<0.01).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优于剖腹手术.

    作者:王仲奇;尹红;张娟;秦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对比,不同用药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有较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素、尿激酶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首选.

    作者:黄胜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单用环丙沙星,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0.3%,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分别为57.6%、80.3%,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良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克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门、急诊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高血压(HBP)患者心理状态与其血压水平的相关性,认识心理干预辅助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方法:对153例门、急诊高血压患者在空腹、安静休息10min后常规测量血压,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统计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53例高血压患者中抑郁及(或)焦虑症患病率40.5%,HAD分段与患者血压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董宇霞;胡嘉坤;董宇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术患者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探讨术中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对手术室护理和术后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不利的影响.方法:对6例手术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手术自身因素,患者年龄大于55岁,手术时间过长,麻醉因素等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术前对患者全面详细的评估,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预防计划,加强术中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到及时处理,并采取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以下.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供应室工作人员如何防止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危害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病源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源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源体感染的情况.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来源于长期接触污染的器械、各种消毒因子等有害物质,及各种仪器设备产生的高温、噪音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因此,如何避免职业危害,做好日常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供应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刘琍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对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对5例主动脉夹层Ⅲ型的患者采取覆膜支架置入术;术前、术后进行严格护理:有效监护病情,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等措施.结果:病情均得到控制,恢复良好.结论: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和长期疗效的有力保障.

    作者:惠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度肝外伤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度肝外伤手术治疗经验,提高重度肝外伤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2例重度肝外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4例.结果:22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17例(占77.3%),死亡5例(占22.7%).死亡原因:严重失血性休克2例,合并严重脑挫伤1例,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准确进行伤情评估,早期诊断、快速扩容、彻底清创、采用合理术式、及时处理合并伤,是重度肝外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诊科常见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正处于上升期,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而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认真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护理服务十分有益.本文结合医院急诊科工作特点和工作体会,对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讨论.

    作者:俞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晚期产后出血治疗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产后出血治疗影响.方法:产后出血的孕产妇14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都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组产妇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治疗组产后阴道出血量<月经量的有45例,占64.3%;对照组产后阴道出血量<月经量的只有15例,占21.4%.表明治疗组的产后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要避免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加强护理干预,做好孕期保健宣传,加强产时产后观察和护理,做好出院指导.

    作者:魏玉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实施血液维持性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意识清晰、具有正常的理解能力并愿意参加研究的75例患者护理前后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5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自我护理能力、技能及自我责任感、自我感念、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提升,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立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发热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小儿发热患者,分成观察组(中医内治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36例.2周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2周后,两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中医内治法治疗能减少发热反复性,降低小儿肝肾功能损害及病原菌耐药性,利于患儿后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铁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A型肉毒毒素与替扎尼定比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与替扎尼定比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替扎尼定片,一组使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China botulinum toxin A,CBTX-A).替扎尼定组和CBTX-A组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于治疗前、治疗2、4、12周评定患者的肌张力改良情况;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患侧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在逐渐增加,但两组间改良的Ashworth量表和Fuglmeyer量表比较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替扎尼定和A型肉毒毒素都能有效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引起的肌痉挛,且疗效相当.

    作者:王晓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方法:对61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3.3%(61/457),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变化及骨窗张力增高(去骨瓣患者),手术后血压仍持续增高且波动幅度大;70.5%(43/61)再出血发生在手术后24h内.结论: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后血压高且波动幅度大及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妥善止血和术后保持血压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作者:戴翠萍;黄羽桃;钟金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探讨

    本文分析了妇产科门诊病人的特点,提出了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水飞蓟宾治疗酒精性脂肪肝80例分析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酒精性脂肪肝(AF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对照组80例,应用肌苷片及葡醛内酯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观察组有效64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3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作者:钱东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杜仲现代药理研究综述

    对杜仲近20年来,在降压、抗肿瘤、降血脂作用、免疫增强作用、对骨质的影响和对血糖的影响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早期的客观指标之一,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及增高是肾脏早期损伤的标志.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在糖尿病肾病分期上属于早期,所以在糖尿病尚未出现蛋白尿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肾功能减退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梁宝英;崔海龙;刘宇松;张贺;窦智;李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内镜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对经内镜检查确诊的42例结肠血管畸形患者予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多点注射硬化治疗.结果:首次硬化治疗后42例血管畸形患者均无复发性出血,两次治疗后有效率达100%.结论: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高龄不能耐受手术者,并可进行反复治疗.

    作者:朱振;陈磊;王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摒西医统领辨证之弊端循中医思维建诊疗模式

    随着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中医现代化的社会意识逐渐增强.由中医还是西医病名统领辨证的争论也随之而来.主张由西医病名统领辨证者丢掉了中医病名的诊断过程和相应的鉴别诊断.应当明确的是,先辨西医的病,后辨中医证的作法有诸多弊端,不符合中医应有的临床思维规律.而是应先辨概念较大的中医的病,再在此病名统领下辨出中医的证,然后在证下辨出概念小的西医的病.这种过程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满足了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要求.

    作者:李子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