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可琪
目的:探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相关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急诊收治的13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有创机械通气)和B组(无创机械通气)各65例,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B组(8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罗国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热惊厥患儿血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非高热惊厥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钠值的监测,对比分析两组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以及血钠与体温的关系.结果:观察组1次高热惊厥患儿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4.4%,1次以上高热惊厥患儿为61.5%;体温38 ~ 39℃的有26例(65.0%),血钠值为(127.21±6.13)mmol·L-1,体温在39℃以上的患儿14例(35.0%),血钠值为(125.44±7.47)mmol·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发生低钠血症的概率较高,且低钠血症的程度与高热惊厥的次数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临床应该重视对高热惊厥患儿血钠值的监测.
作者:杨雄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就诊且经病理诊断确诊的10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比较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及非转移患者的病灶边缘超声特征(毛刺征、回声、血流速度、肿瘤大径、钙化灶).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91%(40/44),特异度87.93%(51/58),准确率89.22%(91/102),阳性预测值85.11%(40/47),阴性预测值92.73%(51/5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肿瘤大径均大于非转移组,且毛刺征阳性率(54.55%)高于腋窝淋巴结非转移组(25.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情况、钙化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高,且超声检查显示血流速度高、肿瘤大径大、毛刺征为阳性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王海璇;陈东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6日至2016年6月6日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搜集来自献血站的4份血液标本和4例需输血的受血者,在受血者进行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而配血试验使用凝聚胺法检测,分析4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结果:从研究结果分析,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能够发现受血者自身抗体和免疫抗体情况,且比抗人球蛋白方法在Rh血型判断的敏感性更高,但凝聚胺法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且会漏诊一些血型系统的抗体,如KIDD(Kidd抗原)血型系统和KELL(Kell抗原)血型系统.结论: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高展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卫生院门诊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行人工流产术患者,根据宫颈扩张方式不同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宁宫胶棒)置入宫颈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效果、宫缩情况、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有效率94.0%,宫颈扩张总有效率96.0%,与对照组的76.0%、82.0%相比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缩深度(13±0.4)cm,对照组为(3.2±1.4)c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2.0%明显少于对照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后效果显著,既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宫缩情况,又能降低术中出血量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同时还能达到显著的镇痛效果.
作者:余淑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患者在接受高位肛瘘治疗期间,应用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组患者采取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对治愈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改善,治愈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高位肛瘘疾病治疗工作期间,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的应用,对于术后疼痛程度的改善以及治愈时间的缩短效果较好,从而优化患者的预后.
作者:骆焰权;何建辉;叶晓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荆花胃康胶囊与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荆花胃康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囊联合奥关拉唑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徐延恩;谢文;赖尾益;梁丽红;吴革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肿块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肿块切除率等手术情况以及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容效果、复发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肿块切除率均为1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较短,切口长度较小,VAS评分在术后0h、6h、12h以及24 h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5.3%),对照组出现9例(23.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7个月的随访,均无复发.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优良率是97.4%,满意度是94.7%,与对照组的81.6%、73.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微创旋切术对于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而且切口小、肿块切除率高、复发率低,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有明显的缩短,也能够缓解术后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葛世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研究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到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9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手术组,手法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的方式治疗,手术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以及踝关节复位情况.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手法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住院时间与手法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手法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手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踝关节复位优良率高于手法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法复位能够显著减少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治疗能够改善踝关节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踝关节复位情况,应根据其具体的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旭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石排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00例静脉输液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惠儿护理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惠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是8%,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是4%,对照组分别为32%、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是96%,对照组为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进而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董华贞;叶玉云;孔婉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惠爱医院儿童精神病患者的陪护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比较儿童精神病患者的专职陪护和家属陪护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广州市惠爱医院住院的儿童精神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家属陪护方式,观察组采用专职陪护方式.比较两组惠儿的症状控制情况、消失时间、在院内巩固治疗的时间、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症状控制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在院内巩固治疗时间明显更短,PSP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家属陪护方式比较,专职陪护方式应用于儿童精神病患者的陪护工作中,具有更加明确的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淑仪;陈果;莫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x2检验,针对于P<0.05的影响因素,展开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导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检验出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251例,病原菌共分布出328株,其中多重耐药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意识障碍、ICU住院时间>7d、晚发性肺炎、呼吸机通气时间>7d.结论:对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性因素进行及早的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马骊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患者中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到荥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选择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针灸治疗及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慢性胃病变应用胃功能三项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于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作为A、B、C三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值,并对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进行计算,PG Ⅰ、PGⅡ和PGR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界范围计算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完成.另选同期诊断不明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通过A、B、C三组结果计算出的PGⅠ、PGⅡ和PGR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界范围作为标准,对80例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确定,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计算PGⅠ、PGⅡ和PGR在慢性胃病变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采用A、B、C三组计算出诊断临界范围对另外80例患者进行诊断,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7例,胃溃疡患者23例,早期胃癌患者7例,病理诊断结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胃溃疡25例,早期胃癌10例,无胃部病变患者5例,经计算胃功能三项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早期胃癌准确率分别为92.50%、92.00%、70.00%.结论:胃功能三项检验在慢性胃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快速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并且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黎杨坚;胡国新;邓欣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两种补液方法对院前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补液法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患者实施亚休克疗法进行院前急救,将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急救后,观察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后的72 h病死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休克疗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具有诸多优势,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以及72 h病死率.
作者:刘国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方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由于术后护理方式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各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评价、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远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给予适当的综合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相对较佳,同时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提升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康复,该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护理优势.
作者:陈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锌铁制剂及高铅干预治疗对婴幼儿佝偻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入选本研究的80例婴幼儿佝偻病患儿为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锌铁制剂及高铅干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进行分别治疗后,Cu、Mg以及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n、Ca、Fe以及P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佝偻病采用锌铁制剂及高铅干预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钟巧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合并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的检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34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一般资料、植入起搏器类型及动态心电图对其术后合并PMT的检测资料,筛选出频率大于100次·min-1、连续3次以上的快速性心房感知-心室起搏(AS-VP)事件,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观察发现狭义的PMT发生率26.0%(6/23)比广义的PMT发生率74.0%(17/23)低;动态心电图对PMT的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观察PMT发生并明确其原因的重要随访手段.
作者:黎文婷;古伟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20例采用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OM)及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对照组为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ROM与HS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曾海陆;雷利华;邓思然;李兴;袁伟然;罗柏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益气逐瘀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郑州市中医骨伤病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与观察组(98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逐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GSH、MDA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SH、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逐瘀方联合尼莫地平较单纯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血流流变学及血清GSH、MDA水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