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乾恩乐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于2015年8月11日至2017年7月20日期间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全部接受子宫肌瘤剜除术,统计终的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子宫肌瘤被彻底剔除,成功率高达100%.手术时间35~128 min,平均用时(42.7±8.5)min;术中出血量49~376mL,平均(64.7±5.4)mL;术中发现子宫肌瘤数量4~ 128个,平均(5.8±0.4)个;子宫肌瘤直径0.4 ~ 13.0 cm,平均(6.2±0.4)cm;浆膜下肌瘤26例,肌壁间肌瘤72例,黏膜下肌瘤22例.子宫肌瘤剜除术过程中没有出现感染者,没有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并发症者.患者住院时间4~8d,平均(5.2±0.4)d.随访半年,只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其余患者全部恢复良好,月经正常,没有给工作、生活、家庭造成影响.结论:将子宫肌瘤剜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手术方案.
作者:韩新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PGDU)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登封市人民医院行PGDU修补术的50例PGDU患者为对象,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PGDU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开腹PGDU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手术结束至肛门排气时间)差别,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溃疡愈合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手术结束至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PGDU修补术可明显减少PGDU患者术中出血量,有利于加快消化道功能恢复.
作者:张少成;张亚辉;徐小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调查了解中山市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对产后避孕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对计划生育服务需求.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随机选择中山市流动人口中436例产后妇女,应用中山市博爱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其产后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1) 436例妇女避孕知识平均得分(45.31±22.64)分,其分值高低主要与妇女文化程度、产次、年龄有密切的关系;(2)有76.53%妇女认为有必要开展避孕节育宣教服务,有42.20%希望通过网上查询获取相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或信息.结论:虽然本地区流动人口产后育龄妇女整体避孕知识水平不高,但大部分女性希望能够通过网络等平台获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因此,医院及社会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避孕知识宣教活动,提高其产后避孕率,促进流动人口妇女健康水平提升.
作者:何一雄;梁敏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大咯血患者治疗中使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附院治疗的104例大咯血患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采取外周血管介入的治疗,观察治疗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6.15%)优于对照组(76.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7%),相较于对照组(26.92%)明显要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咯血患者治疗中使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能够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临床的治疗有效性.
作者:刘要先;宋太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并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经统计分析,治疗1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达标率高达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而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仅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上,相较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传统方法,胰岛素泵精确的控制胰岛素的供给,在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的基础上,降低了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林松青;程卫;黄国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中山市板芙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阴虚血瘀型干燥综合征(SS)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中医燥痹协议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口干、眼干症状的缓解情况,采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分析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的唾液流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口干、眼干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量及唾液流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pSS能有效缓解患者口干、眼干的临床症状,提高泪液分泌量及唾液流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胡兰平;陈有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12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患者进行临床的观察,每组40例,A组患者入院后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组患者则采用全身麻醉,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过上述的麻醉治疗后,C组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A、B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身麻醉对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降低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的作用.
作者:黎佩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中增强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揭阳市榕城区中心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78例肝硬化可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实施增强CT扫描,并且在检查后1周内实施电子胃镜检查明确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情况.将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扫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根据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将发生食管静脉曲张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对比组间增强CT扫描结果中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值差异.结果-178例受试者中共有125例合并有食管静脉曲张,CT扫描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和正确指数分别为98.40%、97.75%、96.23%和94.6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管静脉曲张越严重,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值越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扫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诊断的价值较高,并且能够根据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值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
作者:黄淳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早孕药物流产后加用生化汤加减的疗效观察,探讨降低药物流产后清宫手术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药物流产的10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在孕囊排出后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及催产素缩宫、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配方.比较两组: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的天数,阴道出血天数、阴道出血量及月经恢复天数,清宫手术患者数,观察两组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结果:药物流产后2周,两组患者尿HCG转阴情况比较,观察组转阴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流产清宫率为5.20%,低于对照组的17.80%,观察组阴道出血天数、月经恢复时间及经期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多者所占比例为6.40%,低于对照组的21.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药物流产后加用该生化汤加减中草药配方,能够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月经恢复,降低了药物流产后的清宫手术率,提高了药物流产的疗效.
作者:孙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30例重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补肺纳肾法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东莞市中医院呼吸科就诊的60例已确诊为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肺纳肾法治疗(以平喘固本汤加减为主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 pred、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纳肾法能够改善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缓患者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并降低了因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涌彬;肖超烈;刘世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则加以振动排痰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等.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氨溴索与振动排痰机联合治疗VAP安全高效,利于快速稀释、排出痰液,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抑制病情进展.
作者:周天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手术在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使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有效率上升,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裕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针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接收并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予以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则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结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总体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2.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分别为5.0%、9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小.
作者:雷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张锡纯龙蚝理痰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100例失眠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以内服龙蚝理痰汤治疗,对照组内服艾司唑仑片.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锡纯龙蚝理痰汤治疗失眠症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梁镇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胸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金平区石炮台街道平西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80例胸痹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并根据就诊的顺序分为常规组(本组患者共40例,给予西药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与综合组(本组患者共40例,给予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综合组为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胸痹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罗德;陈少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1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黄疸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确切,有良好疏肝利胆作用,有利于症状的快速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舜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评估重症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中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随机分为重症超声组及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法(PiCCO)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 h及3d的血乳酸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后的穿刺并发症、累计液体输注量、累计尿量、需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比例、ICU住院天数及28 d病死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乳酸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h后,两组患者乳酸菌水平明显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及3d的乳酸进一步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超声组患者治疗6h、24 h及3d后的累计输注液体量明显少于PiCCO组患者治疗6h、24 h及3d后的累计输注液体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对应时间的累计尿量未见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超声组患者需要CRRT治疗的人数、ICU住院天数显著性少于PiCCO组,但两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能减少穿刺并发症,减少累计液体输入量,降低CRRT使用率,从而减少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
作者:黄小洵;孟繁甦;林冰;谢昌联;陈华琼;刘八一;王国军;郭应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T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4例IT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THA组行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MIS-THA),PFNA组行切开复位PFNA,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PFNA组比较,THA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THA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较PFNA组明显缩短,且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PFN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TH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30/32),PFNA组为81.25%(26/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FN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与PFNA均为治疗老年性ITF的有效术式,但THA远期疗效显著,适合粉碎性及不稳定型ITF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作者:朱发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DIO系统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韶关市口腔医院接受DIO短种植体种植修复的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共37例,56枚植体.Ⅰ期手术全部采用埋入式种植,3~6个月行Ⅱ期手术,2~4周内完成永久固定修复,测量冠-种植体高度比(C/I).修复完成后每年复查,临床检查种植体松动度,X线片检测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结果:37例患者56枚种植体Ⅱ期手术时55枚获得良好骨结合,1枚植体松动.Ⅱ期修复后,经12 ~ 36个月随访观察,X线片检测种植体周骨组织稳定,平均吸收(0.57±0.46)mm,C/I(1.24±0.41).种植成功率为98.2%.结论:在骨量不足后牙区,通过植入DIO系统短种植体,可以简化手术,降低风险,扩大种植适用范围,并有较高的成功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锐锋;张泳;阳冬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阳春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5%(38/42)和71.4%(3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较理想.
作者:萧抒蓉;陈雪宜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