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桑螵蛸散加味联合艾灸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50例

郝玉千;肖新婷

关键词:桑螵蛸散加味, 膀胱过度活动症, 艾灸
摘要:目的:研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采取桑螵蛸散加味与艾炙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50例OA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其中17例采取桑螵蛸散加味作为A组,17例采取桑螵蛸散加味与艾灸作为B组,另16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作为C组,比较三组治疗结果.结果:B组治疗3周开始与C组比较总体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4周时疗效与C组总体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平均24 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量以及尿失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各指标较A、C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OA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OAB评分低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药在OAB患者治疗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短期治疗效果较好,但桑螵蛸散加味与艾灸任脉长期治疗效果更好,疗效稳定,安全性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作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调脾养胃汤加减,连续治疗2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改善,但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反流次数及反流总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脾养胃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湿热壅滞型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优于单项雷贝拉唑治疗.

    作者:陈彦哲;孟长海;史国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汕头潮阳区大峰医院60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莫沙必利口服,观察组接受T5 ~ T12夹脊穴为主穴的针刺治疗,疗程为30 d.以疗效指数、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0%,对照组达9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的症状积分和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和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中,3例患者先后出现针刺穴位处血肿,未经处理,血肿自行吸收,其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以夹脊穴为主穴的针刺疗法对DGP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特别对症状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的改善,优于莫沙必利.

    作者:郭佳铨;谢凤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探析

    目的:探究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浆内皮素(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获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HICH首次发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封信封法分随机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缓解脑水肿、降压等常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血浆ET-1、一氧化氮(No)水平、脑水肿体积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ADL)差异.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和血浆ET-1水平、脑水肿体积、ADL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和血浆NO水平则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可改善HIC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减轻脑水肿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等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全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加味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加味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潮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荨麻疹过程中,加味玉屏风散起到一定的作用,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可以抑制血清中TNF-α与IL-8.

    作者:陈伟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DIO系统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DIO系统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韶关市口腔医院接受DIO短种植体种植修复的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共37例,56枚植体.Ⅰ期手术全部采用埋入式种植,3~6个月行Ⅱ期手术,2~4周内完成永久固定修复,测量冠-种植体高度比(C/I).修复完成后每年复查,临床检查种植体松动度,X线片检测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结果:37例患者56枚种植体Ⅱ期手术时55枚获得良好骨结合,1枚植体松动.Ⅱ期修复后,经12 ~ 36个月随访观察,X线片检测种植体周骨组织稳定,平均吸收(0.57±0.46)mm,C/I(1.24±0.41).种植成功率为98.2%.结论:在骨量不足后牙区,通过植入DIO系统短种植体,可以简化手术,降低风险,扩大种植适用范围,并有较高的成功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锐锋;张泳;阳冬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宫颈癌临床治疗中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天山妇产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34例实施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比较术后4周两组患者的病灶变化、症状缓解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癌症病灶缩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表现程度也比对照组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癌,与常规宫颈癌根治术相比,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并减轻减轻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魏娥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7例耐多药肺结核的CT表现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CT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在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17例MDR-TB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非耐药2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并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分布<2个肺叶的比例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叶全部侵犯、肺内空洞多发、实变、条索、多发播散结节、肺毁损、支气管扩张、气胸、胸膜增厚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明显比例低于对照组,病灶未见改变、病情恶化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TB的CT表现具有病灶形态多样及分布较广等特点,且并发症较多、临床疗效不佳,若当患者CT出现多发空洞、肺实质损害等影像学表现时,则应高度怀疑其为MDR-TB.

    作者:伍武;李丽霞;黄金培;邱迎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分娩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每组各300例,两组均进行1个疗程盆底康复治疗.采取尿垫试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 d、6个月情况,比较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情况.结果:产后42 d两组产妇POP、SUI情况比较,剖宫产组明显优于阴道顺产组,但是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后6个月,两组产妇POP、SUI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均会引起PFD发生,但是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后,两者差异性不明显.相比于剖宫产而言,自然分娩对产妇身体损伤小,产后恢复时间短;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降低剖宫产率刻不容缓,阴道顺产还可避免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谢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紫金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取其感染组织标本,送入实验室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分析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30例患者的感染组织标本经细菌培养发现呈阳性的有26例(86.67%);26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28株,其中2例(7.69%)标本分离出两种细菌.导致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发生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主要有:17株(60.71%)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10株(35.71%)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黏质沙雷菌;1株(3.57%)真菌,即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8株细菌中,15株(53.57%)为多重耐药菌,其中多数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呈较高耐药性,同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药物具有敏感性.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其多数为多重耐药菌,对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尽早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明确病原菌类型,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以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张荫坤;何平;龚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平喘汤联合GINA阶梯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作用

    目的:探讨平喘汤联合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阶梯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作用.方法: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中,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采用平喘汤联合GINA阶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另外46例则单独采用GINA阶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比较其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哮喘症状控制率、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汤联合GINA阶梯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炫;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对卵巢功能及肌瘤复发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对卵巢功能及肌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根据手术实施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阻断术)及对照组(单纯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各40例.术后1年随访,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各指标水平、肌瘤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等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对患者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肌瘤复发少,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张贵媛;林芳;吴玉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1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黄疸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确切,有良好疏肝利胆作用,有利于症状的快速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舜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中山市板芙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阴虚血瘀型干燥综合征(SS)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中医燥痹协议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口干、眼干症状的缓解情况,采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分析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的唾液流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口干、眼干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量及唾液流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pSS能有效缓解患者口干、眼干的临床症状,提高泪液分泌量及唾液流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胡兰平;陈有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35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并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经统计分析,治疗1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达标率高达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而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仅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上,相较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的传统方法,胰岛素泵精确的控制胰岛素的供给,在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的基础上,降低了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林松青;程卫;黄国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时性中心静脉穿刺插管,观察组患者采取长期深静脉置管,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3%,观察组为90.0%;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为70.0%,观察组为9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长期深静脉置管降低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感染率,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血液透析.

    作者:张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补肺纳肾法对30例重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30例重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补肺纳肾法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东莞市中医院呼吸科就诊的60例已确诊为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肺纳肾法治疗(以平喘固本汤加减为主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 pred、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纳肾法能够改善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缓患者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并降低了因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涌彬;肖超烈;刘世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增强CT扫描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中增强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揭阳市榕城区中心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78例肝硬化可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实施增强CT扫描,并且在检查后1周内实施电子胃镜检查明确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情况.将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扫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根据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将发生食管静脉曲张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对比组间增强CT扫描结果中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值差异.结果-178例受试者中共有125例合并有食管静脉曲张,CT扫描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和正确指数分别为98.40%、97.75%、96.23%和94.6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管静脉曲张越严重,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值越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扫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诊断的价值较高,并且能够根据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值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

    作者:黄淳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94)和对照组(n=94),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随访12周、随访24周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并且较为安全,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植秀振;罗耀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含盐酸小檗碱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含盐酸小檗碱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40例消化性溃疡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盐酸铋钾颗粒,观察组患者将克拉霉素更换为盐酸小檗碱,比较两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91.67%)优于对照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代替标准四联疗法中的克拉霉素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

    作者:杨丽清;周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行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1.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安全性上,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1%,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是一种颇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可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且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温记来;潘新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