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月华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深圳地区Hp耐药状况,为该地区临床根除Hp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244例合并Hp感染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进行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检测,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结果:共纳入感染Hp的患者244例(男性141例,女性103例),对克拉霉素耐药者有56例,耐药率为22.9%,对左氧氟沙星耐药者有13人,耐药率为5.3%,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双重耐药者有5人,耐药率为2.0%,男女性患者对克拉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段分组的耐药率显示,30岁以上年龄组的抗茵药物耐药率逐渐增加(17.6%、24.3%、39.1%),60岁以后年龄组的耐药率则呈下降趋势(13.5%、2.7%).结论:深圳地区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与国内平均水平相近,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本研究为该地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根除Hp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邹傲;刘振宇;杨莉丽;郭海;刘永革;邹兵;王俊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49例进行调查问卷,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通过计数装置中剩余药物的次数计算患者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用药依从性,同时评价患者的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及肺功能状态.结果:第1个月,126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好,23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用药依从性与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职业等无相关性;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具有ACQ-5评分及夜间症状重的特征,且参加疾病健康教育的比例高;用药依从性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ICS/LABA的依从性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疾病的认知有密切关系,加强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
作者:邓海燕;张敏;高波;郑明星;杨东霞;刘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产妇剖宫产术中脉搏氧饱和度波形变化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行择期剖宫产术孕周38 ~ 41周的单胎妊娠产妇100例,常规监测无创血压(NBP)、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脉搏氧饱和度波形,分别记录脉氧波形降中峡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A组,n=62),降中峡位置达基线水平(B组,n=26),降中峡位于基线水平以下(C组,n=12)的无创血压、平均动脉压(MAP).记录B、C组注入麻醉药后至出现降中峡下降的时间(T1)和出现无创血压下降的时间(T2).结果:A组产妇麻醉前后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产妇MAP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C组MAP较B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56±2.13)min,T2(1.25±0.50)min.结论:剖宫产术中脉搏氧饱和度降中峡下降是发生低血压的敏感指标,并能提前预测血压的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血压下降程度成正相关.
作者:朱建坡;张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经肝穿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治疗为观察组,20例行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口引流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评估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有效性和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术后体温正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少,同时花费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有效途径,效果与腹腔镜手术相当,同时具有花费少、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吴万峰;宋予军;蔺桂恒;李青峰;谷晓光;张庆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7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72%,对照组为6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颇为显著,可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黄丽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皮内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5例老年失眠住院患者采用皮内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8次为1疗程,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单次治疗有效率为84.5%.治疗前后SR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治疗老年性失眠起效快,疗效确切,护士操作简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日间功能状态,降低失眠的严重程度.
作者:谢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颅骨修补手术时间对颅骨缺损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郑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50例颅骨缺损患者根据修补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时间在3个月以内,n=26)和对照组(多于3个月,n=24),分析两组手术前后脑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简明智能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行颅骨修补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与脑部血流情况.
作者:刘玉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泪道阻塞性疾病采用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中选取69例(75眼),采用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对其进行治疗,研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术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没有形成假道,置管过程中没有泪道引流管脱落现象出现,同时未出现泪点豁开、泪小点外翻现象;40例患者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2例无效及复发,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结论:泪道阻塞性疾病采用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叶健章;阮远飞;袁煜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阳春市中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选用醒脑静注射液为主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法.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醒脑静注射液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有效率高,CVS发生率、病死率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好.
作者:陈光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DNA与年龄以及血脂代谢与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10月期间新容奇医院收治的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多重线性回归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年龄、HBV-DNA以及血脂代谢与慢性乙型肝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与HBV-DNA水平为负相关关系,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存在正相关关系,HBV-DNA水平与ApoA-Ⅰ、年龄存在线性依存关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与ApoA-Ⅰ为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裴士凤;徐鸿绪;李仲廷;梁时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与咽喉反流的联系性,探讨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取数字随机分组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渔湖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咳嗽合并咽喉反流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予以促胃肠动力药+ H2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案;观察组25例,实施促胃肠动力药十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反流症状改善情况与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反流症状得分都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80.00%)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咽喉反流是引发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联合促胃肠动力药和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志彬;陈旭明;陈楚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6例,排除相关禁忌后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法,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至正常范围内,并给予一定的饮食及运动指导;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疗法.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1.38%)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糖及血脂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变化,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张立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侧卧位牵引架辅助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平卧位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89例患者分别采用侧卧位下肢牵引架(侧卧组,58例)及平卧位(平卧组,31例)行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侧卧位组出血量较平卧位组少,手术时间也较平卧位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侧卧位下肢牵引架辅助行PFNA内固定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术后疗效与平卧位组相当.
作者:邓崇礼;吴少鹏;朱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临床输血中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血液样本均采取常规盐水检验法和凝聚胺技术进行输血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凝聚胺技术与常规盐水检验法相比,其输血检验的灵敏度更高,且可快速检出IgG抗体.而100例研究对象中,非特异性凝集消失时间及人数:10s内55例,占比55.0%;20 s内35例,占比35.0%;而3 min内所有对象的非特异性凝集均消失.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采用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相比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势.
作者:彭伟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帕立骨化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SHPT患者12例,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 600 ~ 1500 pg·mL-1,初始给予帕立骨化醇5μg·次-1,每周3次治疗,根据血清iPTH及钙磷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本研究12例患者应用帕立骨化醇治疗3个月后,按照美国肾脏病与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导指南透析患者血清iPTH目标范围150 ~ 300 pg·mL-1,达标率为25.0%,降幅高达到79.3%,低降幅也有26.0%.结论:帕立骨化醇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清iPTH水平,治疗SHPT,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钙血磷水平.
作者:刘洪萍;廖莹;李彤;许慧丽;郭健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针对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观察并分析其病理特征.方法:选择光山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形态学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对其免疫组化展开检验并分析.结果:免疫学检验中,增生的平滑肌样梭形细胞均表现为阳性;细胞核有少部分抗体阳性呈现;增生淋巴管内皮细胞以淋巴管+(D2-40)、Ⅷ因子(FⅧ)以及高度糖基化的i型跨膜糖蛋白(CD 34)呈现出阳性表达.结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发病年龄大多为育龄女性,发病原因以沿支气管淋巴管、血管淋巴管、平滑肌细胞等增生异常为主.
作者:张道省;宋文斌;王梦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诊治的5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针刺组与常规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内科基础治疗与吞咽康复训练,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针刺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常规组所测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6.30%,常规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为77.78%,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有助于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自主吞咽能力,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比较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盛惠;李淋;肖欢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常规内固定术与微创接骨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n=25)、微创组(n=25).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加快骨折愈合.
作者:容英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25、CD4+、CD8+、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郑寿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奥拉西坦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奥拉西坦的基础上接受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针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确切,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潘红珊;莫翠英;胡小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