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病人术前的健康指导

刘向红;刘珍

关键词:
摘要: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先进的手术方法,其特点是切口小,无需缝合,角膜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无需住院,受到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的欢迎,但是白内障病人由于长期视力障碍,对于重见光明期望迫切,同时对白内障疾病及其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对手术存在恐惧与顾虑,担心术后效果和疼痛,为使白内障病人从身心两方面积极配合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我们对来我院就诊的78例病人进行了术前健康指导,效率良好,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引导建立单通道行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56例

    目的:探讨单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单用B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1条皮肾通道,使用输尿管肾镜或经皮肾镜Ⅰ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同期取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8例.结果:肾结石Ⅰ期取净率为90%,3例肾残留结石需Ⅱ期PCNL或体外冲击波治疗;输尿管结石经皮肾通道Ⅰ期取净率91.2%,2例术中部分结石向下移位至输尿管中下段,需改变体位经尿道输尿管镜取出,1例出血影响视野术中改开放手术取石,术中并发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并炎性息肉梗阻1例,经及时治疗后痊愈.结论:单独使用B超引导建立单通道Ⅰ期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技术切实可行,正确掌握适应症,疗效显著.

    作者:黄东红;罗渠成;吴凡宇;潘杰;邓子良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二级医院环境下药物利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目的:介绍药物利用研究中应用较广的理论和方法,为二级医院药学人员在实践中促进药物应用合理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近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书刊信息为基础,遴选出适合二级医院环境下应用的,操作性较强的理论和方法加以介绍.结果:在二级医院环境下进行用药频度、处方、金额排序及药物经济学中的费用-效果等分析是切实可行的.结论:药物利用研究,对促进用药合理性,提高药学人员素质,丰富医院药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永恩;兰春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麻醉仪器、设备的管理

    麻醉科是外科系统运转的中心,而绝大多数临床工作都需借助各种仪器才能完成,因此也是医院设备投入的重点科室.仪器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声誉.因此科学地管理好各种仪器设备,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麻醉质量,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星菊;闵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条件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佳生产条件.方法:利用正交实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含量的三个因素,即配制溶液的温度(A),活性炭加入量(B),PH值(C)进行试验研究.结果:通过试验分清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确定了三个因素的优水平数据,为佳生产条件.结论:本方法对提高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产量及其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都兴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浅谈医德医风现状及对策

    当前市场紧急体制的建立对医疗行业的医德医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医疗行业医德医风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医疗市场的竟争医疗收费的不合理,个别医务人员的不负责任,有些医疗机构片面的追求经济效对患者利益造成损害.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和制度建设,从机制上防范.严格管理全面监督.改革医疗行业劳务分配制度,全社会重视全行业努力共同搞好医德医风建设.

    作者:薛伟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浅谈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的体会

    静脉采血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临床上很多疾病需要依靠血液检查协助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但有一些小儿的肘、踝、桡及足背等常用采血部位的静脉由于不够显露或循环血量不足,因而很难穿刺采血成功.临床上对此类小儿常需选择较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而我科开展得较多的是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法,操作略不同于以往常规,较前安全,成功率高.现将我在实践工作中的一点切身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颖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盐酸曲普利啶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我们近采用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曲普利啶胶囊(刻免)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丹;付洪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川崎病(KD)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川崎病人随机分为阿司匹林(ASP)治疗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ASP治疗组,通过对其心理、疾病及恢复期的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IVIG治疗组结合护理其临床症状如发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及急性炎症指标短期内好转;IVIG的抗凝、改善异常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作用也较ASP组显著;并证实IVIG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发生.结论:IVIG是改善KD急性期临床症状、预防CAD的首选药,通过加强用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陈学兰;李秋;张孝林;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大面积完全性头皮撕脱伤的治疗

    大面积完全性头皮撕脱病情重,治疗复杂,疗效差.我们所研究使用的方法疗效较好且时间短,愈合效果较满意,在头皮撕脱的治疗上有所改进与提高.

    作者:刘益民;陈华庆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关节滑膜切除术治疗63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会

    从1995~2001年我们采用关节滑膜切除术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63例,共72个关节,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其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17~53岁,62个膝关节,3个踝关节,7个肘关节.病程6~27个月.术前均接受了规范的保守治疗,关节肿胀,疼痛持续不消或反复发作.关节肿胀均以滑膜肥厚为主,关节功能受限较轻,x线片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无明显变化,无骨质破坏.

    作者:颜继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前列腺术后间断松水囊治疗的临床休会

    目的:探讨间断松水囊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体会.方法:两组术前一般情况类似的患者,采用VAS测痛法,比较膀胱痉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术后间断松水囊防治膀胱痉挛发作,不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作者:彭绍军;徐文渊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肢端静脉血气分析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有微血管病变学说和代谢生化异常学说,而微血管病变学说基本得到公认.本文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胫、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肢端小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来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肢端血氧利用的关系.

    作者:牛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消痔汤的急性毒性及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消痔汤的急性毒性及部分药效学指标.方法:采用小白鼠灌胃的方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并采用抗炎试验、镇痛试验及止血试验等进行部分药效学研究.结果:该消痔汤灌胃的LD50为52.7g/kg,按中药毒性分级标准为无毒药物(LD50>50g/kg),比较安全[1],并且具有抗炎、镇痛及止血效果.结论:说明该药有治疗痔疮的药效学意义.

    作者:杜留虎;许丽霞;周立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与防护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作为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症(以下简称OP),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人患OP,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我国约有OP患者6000~8000万.据北京调查资料,老年女性OP的患病率为60~70%,大大高于同龄段的男性[2].OP已成为当代老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3,4].

    作者:陈树芬;黄晓琦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卒中单元-急性脑血管病的新的治疗模式

    卒中单元作为一种新的脑血管疾病治疗管理模式,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终于成为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在我国,卒中单元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就其概念、历史、特点、效果等作了介绍.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以来使用尿激溶栓治疗成功22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和观察指标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后均于4小时内入院,溶栓成功后表现为胸痛硝石,心电图迅速恢复正常,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提前,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火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结论:溶栓前详细观察心电图特性改变和临床表现,监测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相关项目的动态变化,溶栓治疗中结合心电图特点全面分析心律失常的原因,综合判断心功能状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溶栓治疗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振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糖尿病已经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它主要危害是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肾、眼及全身中小血管的长期损害.由于其是慢性疾病,所以就存在着病人治疗随意,思想麻痹等问题,从而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

    作者:余岸松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利多卡因与步复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比较

    突发性聋是指发生于瞬间或不超过48小时,耳聋即达高峰的,原因不明的神经性耳聋.1997年以来本科诊治突聋21例(23耳)分别以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和步复迈(山东临淄产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步复迈组)进行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了68例UA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包括卧床休息,常规应用硝酸脂类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酌情加用-受体阻滞剂和(或)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enoxaparin,商品名:克赛,Clexane)40毫克,每日二次,皮下注射.用药期间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每日复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治疗前后对比静息心电图变化.结果:在治疗组34例中21例显效,1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4.11%,与对照组70.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BT、CT、TC、P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UA效果明显,而且相对安全、方便.

    作者:段志英;季宪锋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老年人肺癌的外科治疗(附7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肺癌外科临床特点的分析,提高老年人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老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肺癌的特点是男性多见,病理类型以鳞癌居多;吸烟时间长,确诊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结论:早期诊断,采用适当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人肺癌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肖坚;林鸿侠;陈文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临床医药协会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