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苏建军

关键词: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儿童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共3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9例,对照组患儿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雾化、吸痰、祛痰、止咳、平喘、退热、抗过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跟踪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支原体清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而言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较对照组31.6%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可促进支原体肺炎患儿康复,安全性更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行螺内酯疗法十美托洛尔疗法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上扩张型心肌病且于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到正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患者,患者均并发心力衰竭,以治疗措施的临床差异对其分组:甲组41例患者施予螺内酯疗法十美托洛尔疗法,乙组39例患者施予常规疗法,再统计其用药效果及心功能临床参数.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乙组为69.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用药后每分钟心排出量(CO)、心率(HR)、心搏量(SV)以及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都优于乙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并发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以螺内酯疗法十美托洛尔疗法对其展开联治,疗效显著.

    作者:张曙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及焦虑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11.26±2.51)分,低于对照组的(17.44±2.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不仅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效果,还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翁小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LDL、hs-CRP、cTnI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男性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高龄男性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1,将同期100例老年男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分别检测LDL、hs-JCRP、血清cTnI水平.结果:观察组LDL、hs-CRP、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1的LDL、hs-CRP、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早期检测LDL、hs-CRP、血清cTnI水平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阳;杜少辉;张军勇;劳家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138例ICU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法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I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唐二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在腹腔脏器疾病普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胆脾胰肾疾病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2000例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查体检人员的肝胆脾胰肾疾病情况,观察体检人员的病变部位、病变情况和阳性病例,并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检出情况.结果:2000例体检人员共检出1003例阳性病例,检出率为50.15%,其中男性检出565例,检出率为56.33%,女性检出438例,检出率为4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400例共检出阳性病例129例,检出率为32.25%;成年组700例共检出547例,检出率为78.14%;老年组900例共检出327例,检出率为3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够检出肝胆脾胰肾中存在的典型性脏器疾病,并且能够有效检出患者部分非典型症状或者症状不显著的疾病,能够有效指导肝胆脾胰肾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作者:刘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GE-64排螺旋CT和二维超声诊断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价值

    目的:比较GE-64排螺旋CT及二维超声诊断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诊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5例,均进行GE-64排螺旋CT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观察肝脏肿块的大小、数目及血流情况等.结果:GE-64排螺旋CT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显著优于二维超声,64排螺旋CT在直径≤1 cm微小病灶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直径>1cm病灶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64排螺旋CT在诊断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准确度较二维超声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麦神忠;彭樱花;武义;莫永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特征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揭阳市揭东玉滘卫生院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髓质面积、卵巢总面积、左卵巢动脉阻力指数(Ⅺ)、右卵巢动脉RI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进行检测,并对比组间差异.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及价值.结果:观察组卵巢髓质面积和卵巢总面积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卵巢RI、右卵巢RI均低于对照组,且前者子宫动脉PI远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现卵巢髓质面积、卵巢总面积、左右卵巢RI和子宫动脉P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可根据上述指标情况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情况.

    作者:田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赤参壮骨汤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研讨赤参壮骨汤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如体外冲击波、高压氧、骨爪提取物注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赤参壮骨汤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率(91.11%)高于对照组(71.11%),骨折愈合时间[(4.1±0.7)d]低于对照组[(4.9± 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数,包含骨形成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可考虑在常规治疗上给予中医赤参壮骨汤治疗,骨代谢指标得到有效调节,对骨痂形成有促进作用,进而对骨折愈合也有促进作用.

    作者:吴靖;林芬丹;黎文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预防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参与本研究的冠心病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为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卫生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根据患病类型将其分成观察组(n=40,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对照组(n=40,单纯冠心病),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女性比例及吸烟史阳性率指标数据均更高,另外,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特征更明显.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及多发病症类型等,对于临床预防治疗方案的制定予以一定参考.

    作者:叶建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氧化应激损害的作用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20只);LPS组(20只);XNJ组(20只);在24 h、48 h每组取10只进行观察,再分为LPS 24 h、48 h组;对照24 h、48 h组;XNJ 24h、48h组.观察各组不同时点肾脏功能、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氮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大鼠肾脏功能[尿素氮(BUN)、肌苷(Scr)]、降低肾脏线粒体MDA、NO、iNOS水平和提高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SOD水平.结论:脑静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水平和提高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脓毒症大鼠肾脏线粒体和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金华;孔卫乾;吴娇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均显著改善,但是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视力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显著,且观察组恢复效果比较理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有所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护理工作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腹腔镜术患者56例,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进行分组纳入,对照组2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佳,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谢宏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踝关节骨折手术和手法复位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以及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患者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手法复位,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鹏;林玲;李新刚;谭杰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66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止血护肝、抗感染、神经营养补充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昏迷情况、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E应用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更强,治疗效果更优;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昏迷程度,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杨胜越;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蒿芩清胆汤治疗登革热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登革热的中医辨证施治特点,以期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登革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归纳中医证候特征,运用蒿芩清胆汤辨病施治及中医辨证施膳等方法进行中医护理.结果:60例登革热患者通过中医辨病及辨证施膳治疗退热效果显著23例,有效36例,无效1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蒿芩清胆汤能够使得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得到改善,有效控制体温,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童书蓉;劳志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生长抑素对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采取生长抑素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将采取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肠梗阻患者的缓解率、C反应蛋白、胃肠减压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例数以及行为状态评分(KPS)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胃肠减压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采取生长抑素治疗,可提高缓解率,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童永玫;张廷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排除患者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以外的其他重要器官的严重病症,如脑脑卒中、肝肾功能损伤等病症等.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终对其中32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平均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正常的降压和控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但是观察组患者另外添加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加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后,其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比对照组较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通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王少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室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598例患者,回顾分析确诊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0例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结果:共计60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3%),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多发伤、重症胰腺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感染性休克等;死亡11例(18.33%),由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多发伤、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重症胰腺炎等原因所致;60例合并消化道溃疡患者中有35例由应激反应所致(58.33%),死亡率为(11.43%),原因包括多发伤、重症胰腺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应早期作出评估诊断,掌握其发生病因,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志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两种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布地奈德进行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治疗期限为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用药结束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时间肺活量(FVC)和治疗总有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哮喘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能较好的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缩短哮喘缓解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杨花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及肿瘤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埃克替尼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0土1.2)个月,有效率(ORR)为30%,厄洛替尼组平均PFS为(4.0±0.6)个月,ORR为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厄洛替尼组为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ORR较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梁葳;黄壮荣;章海波;陈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