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苏颖颖;于惠玲

关键词:肝肿瘤, 介入治疗,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不舒适原因评估、心理干预、休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训练放松、术后药物反应和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穿刺处出血、排尿或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47,4.000,6.618;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对介入治疗知识的掌握、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301,19.869,4.76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身心压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核心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核心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的632名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士核心能力和自我效能,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632名护士核心能力总均分为(163.90±36.06)分,各条目均分(2.83±0.62)分,处于中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均分(26.13±5.09)分,与核心能力总分呈正相关(r=0.482,P<0.01);多元回归显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核心能力各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自我效能在不同方面影响护士核心能力,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

    作者:张琳;尹翔燕;李秀娥;王慧丽;王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培训评估圈模式提高眼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

    目的:探讨培训评估圈模式提高眼科手术室在职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6—12月对60名护士运用培训评估圈模式,对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结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方案。分别在2011,2012和2013年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应对能力及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应对能力得分分别为(84.63±4.69),(83.27±3.79),(88.67±4.66)分,分别高于2011与2012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24,14.30,32.45;P<0.01)。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2011和20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和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训评估圈模式用于提高眼科手术室在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切实可行。

    作者:邹莹;张佳璐;李雪;刘彤;郑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教育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将信息化培训管理方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以医院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依托,构建护理教育信息系统,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护理培训,优化临床护理培训信息化管理,包括护士人员管理、业务管理、内网考核、评价指标提取,效能分析改进等,运用护理培训效率指标(考试组织时间、出题时间、阅卷时间、培训覆盖率、统计分析差错率)及护士满意度对应用信息系统培训前后的培训考核效率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信息系统构建后,除出题时间外,考试组织时间、阅卷时间、试卷统计分析时间、培训覆盖率与统计分析差错率分别为(4.31±1.32),(0.21±0.11),(0.35±0.17)h,(99.89±0.13)%,(0.05±0.02)%,与构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7.420,62.440,42.495,24.781,36.896;P<0.05)。除试题设置外,护士对培训方案、培训方式、考试方式、能力提升的满意度分别为(96.06±3.31),(98.51±2.56),(99.62±2.91),(94.91±2.98)分,与构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2.387,24.977,58.488,11.660;P<0.05)。结论护理教育信息系统可优化现代护理培训工作及管理模式,改进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杜娟;杨桂华;杨春艳;袁玮;焦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培养模式的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医院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比较不同培养模式的新护士核心能力,为制定针对性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订单式”新护士培养模式,实行实习、就业一体招生,实习及应聘后采取“无缝隙”衔接,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2013年已注册的104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核心能力总分(158.40±25.95)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新护士在核心能力7个维度: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得分分别为(27.81±3.72),(26.37±2.96),(29.84±3.18),(26.05±5.47),(26.27±3.22),(17.57±2.34),(20.43±3.14)分,均高于非“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新护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07,5.530,3.782,4.531,3.912,2.195,4.053;P<0.05)。结论医院应加大“订单式”护生培养比例,推进院校与医院之间的有效衔接,拓宽医院人才建设的新途径。

    作者:徐海红;边亚滨;杨华珠;邱敏莲;刘永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人因学病房床单元的选择与优化

    目的:针对传统病房床单元选择与设计过程中涉及人因学因素较少的现状,提出基于人因学的病房床单元的选择与设计的优化。方法基于人因学理论,从病房床单元物质客体本身具有的系统特性出发,采用全院普通病床一体化、电动自动控制病床、病床替代转运平车、床头柜加电子锁及取消热水瓶存放、个体化需求的处理等措施,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主要解决目标,将“人”的因素考虑到硬件建设中,对病房床单元进行选择与设计的优化。结果医院的整体硬件设施得到质的提高,方便了患者与医护人员,实现了整体转运功能及术后患者的安全转运,确保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基于人因学病房床单元的选择与优化,提高了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使医院的管理更趋人性化、系统化、科学化。

    作者:贺彩芳;余园园;陈丽莉;詹健;孙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失禁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的设计与效果评价

    目的:设计神经内科患者失禁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观察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收入神经内科的108例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1—6月收入神经内科的96例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失禁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失禁相关性皮炎愈合时间及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22.92%)低于对照组(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 P<0.05);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愈合时间(4.42±1.17)d短于对照组的(5.36±1.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5);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4,P<0.01)。结论失禁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使失禁患者皮肤护理方法标准化,将皮肤护理的内容以护理路径的形式表现出来,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严重程度,缩短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病程。

    作者:王清;沈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一次性真空抽血管放置方法

    目前临床所使用的一次性真空抽血管种类繁多,我科就有红头管、蓝头管、绿头管、紫头管及黑头管,且每种颜色又分长、短管。工作中抽血管放置容易杂乱,影响病区美观,且护士取用极不方便。我科采用塑料组合式零件盒放置一次性真空抽血管,起到有序放置,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莉;谢均;黄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士留职意愿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深入探讨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为提高护士留职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对11名注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使用Colaizzi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个主题因素影响护士留职意愿,分别为同事间关系、工作回报、管理者的能力与支持、组织支持、护患关系、工作负荷和外部因素。结论护士留职意愿受多因素影响,管理者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留职率。

    作者:张洁;张建华;李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本科护生老年人及老年护理专业态度和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老龄化知识,并分析影响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因素。方法便利抽取某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共112名本科护生,采用人口学调查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 KAOP)和Palmore老年知识问卷( FAQ1)进行调查。结果85.7%的本科护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老龄化知识,75.0%表示对老年人感兴趣,65.2%愿意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12名(100.0%)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积极态度(KAOP得分>102分),一年级护生得分(145.5±11.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32.9±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P<0.05)。一年级护生对老龄化知识得分(12.0±2.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2.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P<0.05)。本科护生的年龄和老龄化知识得分与对老年人态度得分呈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1,-0.374;P<0.05),对老年人的兴趣与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呈正相关(r=0.314,P<0.01)。结论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正向态度,知识正确率较低,提示应该转变老年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和兴趣,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

    作者:蒲丽辉;胡秀英;刘祚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团体心理护理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EORTC 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团体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2.42±3.12),(44.11±4.4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34±4.11),(56.25±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86,3.264;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54.52±13.81),(79.74±22.13),(73.21±23.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81±10.24),(64.34±21.21),(54.63±27.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24,-3.747,-3.614;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能改善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工作满意度,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全院856名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职业本身、个人发展、工作关系、工作压力、护理管理、医院管理、福利待遇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为54.2%,护士对工作压力满意度得分高,对医院管理满意度得分低。不同年龄、护理岗位、科室、职称、劳动性质的护士,其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70,4.09,5.92,5.71,5.24;P<0.05)。护士离职意向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均呈正相关( P<0.01)。经多元回归分析,护士离职意向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职业本身。结论落实完善绩效管理,做好基于职业规划的岗位管理,切实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可降低护士离职意愿。

    作者:韩斌如;尉俊铮;张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采用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继续教育答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绩效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思考

    目的:应用护理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引导更多的有专业知识、有能力且有丰富经验的护士留在临床一线工作。方法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方法( KPI)对全院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分配进行专家论证,并与护理代表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终选择可实际操作的指标纳入考核项目,建立护理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实践,比较绩效管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分别为(3.02±0.32),(4.28±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实施前后总均分分别为(4.08±0.46),(4.68±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结论护理绩效管理是提高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管理方法和科学工具,在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同时使护士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晓萍;罗玫;高晓燕;谢新民;魏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体化护理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认知干预、饮食干预等个体化护理措施。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情况、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含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20例,一般8例,差2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70,P<0.05)。观察组饮食达标率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5)。两组患者血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磷浓度、钙磷乘积、iPT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韩林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水凝胶敷料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眼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水凝胶敷料用于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眼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4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n=22)和对照组( 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创通气时即给予眼部敷贴水凝胶敷料,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使用无创通气后第7天,试验组患者眼部舒适度评分为(76.91±3.02)分,对照组为(72.56±2.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7,P<0.01);试验组患者发生异物感3例、眼睑肿胀1例,对照组分别为11,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59,5.162;P<0.05)。结论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在治疗期间敷贴水凝胶敷料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眼部不适等症状的发生。

    作者:谷红俊;毛娟;于丽丽;郭明学;贾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喉癌颈部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评估喉癌颈部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水平,探讨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途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或随访的喉癌患者84例。采用造口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84例喉癌颈部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喉癌颈部造口患者的总自我效能水平为(76.56±24.47)分,影响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有社会支持、抑郁、造口术后时间。结论诸多因素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喉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护理人员应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喉癌颈部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倩;李虹彦;刘欣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免缝合引流管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腹腔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免缝合引流管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引流期间预防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术中放置免缝合引流管,对照组置入普通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程度、导管脱出、引流管戳孔周围局部皮肤感染及换药次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导管脱出和引流管戳孔周围皮肤感染,对照组分别为1例和6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为中、重度者3例,对照组为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为(0.50±0.14)次/d,对照组为(1.19±0.33)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8,P<0.05)。结论免缝合引流管可减轻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降低引流管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马培芳;代利;宋璧麟;岳婷;熊丹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远郊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初探

    目的:探讨北京市远郊农村居民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10年美国ACC/AHA心肺复苏指南》,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郊区居民116名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培训后进行胸外按压技能水平的测试。观察受训者心肺复苏的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按压频率和技能合格率。结果116名居民培训后平均胸外按压深度为(44.39±10.21) mm,合格率为30.2%(35/116);平均胸外按压频率为(118.70±22.81)次/min,合格率为78.4%(91/11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受训者胸外按压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F值分别为2.960,4.149;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受训者胸外按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037,6.587;P<0.05)。结论远郊居民胸外按压质量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胸外按压深度是今后心肺复苏培训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李佳;徐奕旻;岳鹏;许亚红;吴芳琴;邓颖;冯新玮;李淑兰;吴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次性透明敷料在留置鼻胆管患者中的应用

    经内镜鼻胆管外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 ENBD)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内镜胆管引流方法,它采用1根细长的塑料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食管、咽等从鼻孔引出体外,建立胆汁的外引流途径,解除胆管梗阻从而达到减压、减黄、消炎的目的。但临床上导管固定存在诸多问题:如患者面部泛油、出汗、3M胶布贴的时间过长粘性下降、导管过长以及导管末端连接引流瓶等原因导致导管固定不牢固,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导管滑脱,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另外,鼻胆管植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便利性造成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患者对导管牢固性的顾虑,情绪高度紧张,影响休息,不利于疾病康复。我科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使用一次性透明敷料在留置鼻胆管固定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晓莉;文凤;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