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绍一种一次性真空抽血管放置方法

梁莉;谢均;黄娟

关键词:
摘要:目前临床所使用的一次性真空抽血管种类繁多,我科就有红头管、蓝头管、绿头管、紫头管及黑头管,且每种颜色又分长、短管。工作中抽血管放置容易杂乱,影响病区美观,且护士取用极不方便。我科采用塑料组合式零件盒放置一次性真空抽血管,起到有序放置,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教育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将信息化培训管理方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以医院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依托,构建护理教育信息系统,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护理培训,优化临床护理培训信息化管理,包括护士人员管理、业务管理、内网考核、评价指标提取,效能分析改进等,运用护理培训效率指标(考试组织时间、出题时间、阅卷时间、培训覆盖率、统计分析差错率)及护士满意度对应用信息系统培训前后的培训考核效率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信息系统构建后,除出题时间外,考试组织时间、阅卷时间、试卷统计分析时间、培训覆盖率与统计分析差错率分别为(4.31±1.32),(0.21±0.11),(0.35±0.17)h,(99.89±0.13)%,(0.05±0.02)%,与构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7.420,62.440,42.495,24.781,36.896;P<0.05)。除试题设置外,护士对培训方案、培训方式、考试方式、能力提升的满意度分别为(96.06±3.31),(98.51±2.56),(99.62±2.91),(94.91±2.98)分,与构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2.387,24.977,58.488,11.660;P<0.05)。结论护理教育信息系统可优化现代护理培训工作及管理模式,改进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杜娟;杨桂华;杨春艳;袁玮;焦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远郊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初探

    目的:探讨北京市远郊农村居民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10年美国ACC/AHA心肺复苏指南》,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郊区居民116名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培训后进行胸外按压技能水平的测试。观察受训者心肺复苏的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按压频率和技能合格率。结果116名居民培训后平均胸外按压深度为(44.39±10.21) mm,合格率为30.2%(35/116);平均胸外按压频率为(118.70±22.81)次/min,合格率为78.4%(91/11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受训者胸外按压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F值分别为2.960,4.149;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受训者胸外按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037,6.587;P<0.05)。结论远郊居民胸外按压质量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胸外按压深度是今后心肺复苏培训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李佳;徐奕旻;岳鹏;许亚红;吴芳琴;邓颖;冯新玮;李淑兰;吴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外科责任护士手术观摩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外科责任护士观摩手术过程对提高护士自身综合素质、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外科择期手术患者370例,将2013年10—11月择期手术的18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3年12月—2014年1月择期手术的1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的护士参加手术观摩,责任护士进行术前收集资料、术中全程观摩、术后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全方位的无缝隙护理。比较实施手术观摩前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护士手术观摩后,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由(95.01±2.13)分提升到(98.46±1.54)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由(91.30±0.20)分提高至(98.60±1.10)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8.742,-5.410;P<0.05)。结论临床护士参与手术全过程的观摩,为围术期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护理,有利于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王正梅;李金芳;孙春霞;丁涟沭;王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培训评估圈模式提高眼科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

    目的:探讨培训评估圈模式提高眼科手术室在职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6—12月对60名护士运用培训评估圈模式,对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结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方案。分别在2011,2012和2013年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应对能力及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2013年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应对能力得分分别为(84.63±4.69),(83.27±3.79),(88.67±4.66)分,分别高于2011与2012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24,14.30,32.45;P<0.01)。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2011和20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和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训评估圈模式用于提高眼科手术室在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切实可行。

    作者:邹莹;张佳璐;李雪;刘彤;郑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体化护理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认知干预、饮食干预等个体化护理措施。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情况、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含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20例,一般8例,差2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70,P<0.05)。观察组饮食达标率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5)。两组患者血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磷浓度、钙磷乘积、iPT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韩林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培养模式的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医院临床新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比较不同培养模式的新护士核心能力,为制定针对性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订单式”新护士培养模式,实行实习、就业一体招生,实习及应聘后采取“无缝隙”衔接,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2013年已注册的104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核心能力总分(158.40±25.95)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新护士在核心能力7个维度: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得分分别为(27.81±3.72),(26.37±2.96),(29.84±3.18),(26.05±5.47),(26.27±3.22),(17.57±2.34),(20.43±3.14)分,均高于非“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新护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07,5.530,3.782,4.531,3.912,2.195,4.053;P<0.05)。结论医院应加大“订单式”护生培养比例,推进院校与医院之间的有效衔接,拓宽医院人才建设的新途径。

    作者:徐海红;边亚滨;杨华珠;邱敏莲;刘永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次性透明敷料在留置鼻胆管患者中的应用

    经内镜鼻胆管外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 ENBD)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内镜胆管引流方法,它采用1根细长的塑料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食管、咽等从鼻孔引出体外,建立胆汁的外引流途径,解除胆管梗阻从而达到减压、减黄、消炎的目的。但临床上导管固定存在诸多问题:如患者面部泛油、出汗、3M胶布贴的时间过长粘性下降、导管过长以及导管末端连接引流瓶等原因导致导管固定不牢固,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导管滑脱,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另外,鼻胆管植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便利性造成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患者对导管牢固性的顾虑,情绪高度紧张,影响休息,不利于疾病康复。我科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使用一次性透明敷料在留置鼻胆管固定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晓莉;文凤;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核心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核心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的632名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士核心能力和自我效能,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632名护士核心能力总均分为(163.90±36.06)分,各条目均分(2.83±0.62)分,处于中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均分(26.13±5.09)分,与核心能力总分呈正相关(r=0.482,P<0.01);多元回归显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核心能力各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自我效能在不同方面影响护士核心能力,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

    作者:张琳;尹翔燕;李秀娥;王慧丽;王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矢志不渝砥砺耕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伴随又一个新年钟声的敲响,砥砺奋进的2014顷刻成为历史,满怀憧憬的2015奔腾而至。恰逢《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本刊编辑委员会以及全体编辑出版人员向一直关心、支持本刊发展的领导、广大读者、作者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真诚的祝福!

    作者:《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设计性动物实验在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设计性动物实验在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0级护理本科1~2班55名护生为观察组,3~4班55名护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设计性动物实验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实验目标达成度以及护生对实验教学的满意度进行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实验理论考核成绩为(78.34±10.42)分,综合实践考核成绩为(82.76±11.4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936,3.079;P<0.01)。观察组护生中98.2%认为本次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96.4%认为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综合设计性动物实验引入外科手术室护理教学,能够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符合当今护理人才培养理念。

    作者:王雪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绩效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思考

    目的:应用护理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引导更多的有专业知识、有能力且有丰富经验的护士留在临床一线工作。方法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方法( KPI)对全院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分配进行专家论证,并与护理代表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终选择可实际操作的指标纳入考核项目,建立护理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实践,比较绩效管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分别为(3.02±0.32),(4.28±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实施前后总均分分别为(4.08±0.46),(4.68±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结论护理绩效管理是提高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管理方法和科学工具,在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同时使护士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晓萍;罗玫;高晓燕;谢新民;魏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在尿道下裂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在尿道下裂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7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伤口愈合情况与术后疼痛分级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甲级愈合10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4例,优于对照组的4,10,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07,P<0.05)。干预组患儿术后伤口疼痛分级0级8例,1级5例,2级2例,3级2例,优于对照组的2,3,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可加速尿道下裂手术患儿伤口甲级愈合,缓解术后疼痛,有助于患儿术后恢复。

    作者:孙菊花;张琳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对性安全护理措施在肾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肾内科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肾内科7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常规肾内科对症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88.9%,两组患者整体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14,P<0.01);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6例、水肿16例,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14例、水肿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60,3.902;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肾内科老年患者的恢复情况,降低感染和水肿的发病率,对于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意义重大。

    作者:马成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归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归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归侨老年抑郁症门诊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6)和干预组( n=35)。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情志调摄、饮食调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GDS得分(12.71±7.31)分,对照组为(14.45±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P<0.01);干预组48.6%患者评定为无抑郁,高于对照组1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5);干预组SSRS得分为(5.52±0.72)分高于对照组的(4.89±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2,P<0.01)。结论运用中医辨证饮食调理与情志调摄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归侨老年抑郁症较一般常规护理方法效果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利玲;赖伟玲;叶小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团体心理护理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EORTC 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团体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2.42±3.12),(44.11±4.4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34±4.11),(56.25±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86,3.264;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54.52±13.81),(79.74±22.13),(73.21±23.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81±10.24),(64.34±21.21),(54.63±27.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24,-3.747,-3.614;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能改善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反思性学习对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业务培训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思性学习对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业务培训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护士30名,根据工作年限、学历等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业务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实施反思性学习,随访3个月对两组护士的业务培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培训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操作技能、交流沟通能力、病情观察能力、责任管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90.45±7.12),(91.44±6.12),(18.55±1.23),(17.64±1.65),(18.43±1.25),(18.16±1.24)与(17.19±1.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9±7.75),(83.54±7.54),(17.25±1.65),(16.45±1.65),(17.89±1.26),(17.36±1.22)与(16.73±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30,5.951,3.684,4.205,4.226,4.635,5.656;P<0.05)。观察组护士纪律性、协作性、积极性、责任心、自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1,P<0.05)。结论反思性学习可有效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业务培训效果,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改善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黄求进;聂婉翎;王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不舒适原因评估、心理干预、休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训练放松、术后药物反应和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穿刺处出血、排尿或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47,4.000,6.618;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对介入治疗知识的掌握、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301,19.869,4.76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身心压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颖颖;于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一次性真空抽血管放置方法

    目前临床所使用的一次性真空抽血管种类繁多,我科就有红头管、蓝头管、绿头管、紫头管及黑头管,且每种颜色又分长、短管。工作中抽血管放置容易杂乱,影响病区美观,且护士取用极不方便。我科采用塑料组合式零件盒放置一次性真空抽血管,起到有序放置,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莉;谢均;黄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参与成批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援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

    目的:分析成批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援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效果,改进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对成批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护能力。方法针对参与2010年上海“11?15”特大火灾救护的42名护理人员进行相应救护核心能力培训,培训周期为1周。对42名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核心能力自我评价量表及满意度调查表调查42名成员培训前后的核心能力及对培训的满意度,并对所获取的资料分析、整理、归纳。结果经救治的19例吸入性损伤患者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7.28%和85.71%,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培训后,42名护理人员理论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67.60±9.23)分上升至(82.31±4.98)分,操作技能平均成绩由(63.93±6.68)分提升至(77.60±3.72)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09,-11.59;P<0.01)。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人员对操作课程设置、培训专家及总体满意情况均为100%,对理论课程设置满意度为97.62%。结论成批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援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护能力。

    作者:孙颖;冯苹;张玲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