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琴;周友芬;唐顺姣;马少群;洪艳华;吴嘉敏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新诊断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CNL组和RLU组,每组70例.MPCNL组行MPCNL治疗,RLU组行RLU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石清除率.结果:MPCNL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显著低于RL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RL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PCNL比较,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可是手术步骤更为繁琐.
作者:陈远祥;华庆生;邹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用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三门峡骨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分组研究,观察组使用PFNA治疗,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愈合时长、下床时间、住院时长等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短,而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髋关节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26%,与对照组的26.3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用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作者:程国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呼吸困难导致心力衰竭(HF)患者的B型钠尿肽(BNP)、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中间片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水平与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床旁测定96例HF患者(观察组)和46例非HF(对照组)BNP、NT-pro BNP、MR-proA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BNP、NT-proBNP、MR-proANP水平随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提高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BNP、NT-proBNP、MR-proANP血浆浓度值呈高度相关(r=0.934,0.912,0.942,P<0.01).结论:BNP、NT-proBNP、MR-proANP均可用于HF早期诊断和HF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曾伏虎;袁剑雄;许粤燕;李浩平;何程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紫金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0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肛提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产妇常规肛提肌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分级与阴道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月后以及治疗6月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分级与阴道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肉的肌力与阴道肌电压,对产妇的产后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曾繁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对选择抗结核医治继发型结核患者应用饮食干预的高尿酸血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惠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选择抗结核医治继发型结核124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按照所选的不同干预方案分成两组,将62例行常规干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62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行饮食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食物应用频率、血尿酸水平及满意度予以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嘌呤含量较少食物应用频率较多所占比例87.10%对照组高,应用频率较少所占比例12.90%比对照组低,且嘌呤含量较高食物应用较多所占比例14.52%比对照组低,应用频率较少所占比例85.48%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选择抗结核医治继发型结核患者应用饮食干预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作者:李静;黄国楼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来阳春市中医院实施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共有80例,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开腹术加以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产生率为7.50%(1例胆漏与2例结石残留),对照组为35.00%(4例胆道感染、2例胆漏、1例胆道出血、7例结石残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50%,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运用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可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率,使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谢国裔;吴晓霞;黎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分别经钳检、刷检、支气管灌洗等途径进行取材,比较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式对肺癌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对各形态特征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取材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支气管镜下联合取材对肺癌的检出率为100.00%,均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气管镜下不同形态特征方面,联合取材对各形态特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联合取材对各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取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可对肺癌予以准确检查,其诊断价值良好,尤其是经多途径联合取材,可有效提高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国栋;冼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奥瑞姆(Orem)自护模式在髋关节翻修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Orem自护模式护理一位行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让患者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结果:本例患者通过采用Orem自护模式护理,患者术后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分得到显著的提高,提高了其自理能力,效果满意.结论:采用Orem自护模式护理人工全髋翻修术后的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永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针刺加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在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6年4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多动症患儿100例,通过抽签法+入院日期,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动症临床治疗期间,对患儿行针刺加耳穴贴压疗法,并辅以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艺军;吴雪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4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经腹腔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总体效果理想,可优化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钟伟枫;陈南辉;陈智林;钟凯华;万沛;刘思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60例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并于门诊跟踪的60例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患儿性别、血型、年龄、发病季节、家族史,首次发作时的发作方式、1d内惊厥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情况、原发性感染病及9例发作频繁的患儿(其中5例后期转化为癫痫)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复杂型热性惊厥好发于男童(男∶女=3.28∶1.00),以B型血儿童较多(33.3%),主要发病年龄以1~3岁(61.7%)的幼儿为主,多在夏季发病(31.7%),多数无惊厥家族史,以全面性发作为多(86.7%),在24 h内发作1次,持续时间大于15 min的占15.0%(9/60),2次的占40.0%(24/60),大于2次的占45.0%(27/60),惊厥持续时间以5 min(70.0%)多见,脑电图检查结果多无异常(83.3%),惊厥多继发于急性咽炎后.此外,有部分患儿在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后转变为癫痫(8.3%).9例基因检测的患儿,4例未转癫,5例转癫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4例为SCN1A新发突变,1例为GABRG2新发突变.结论:儿童复杂型热性惊厥好发于1~3岁的幼儿,男童多见,多发生在夏季,多数无家族史,临床表现以全面性发作为主,多继发于急性咽炎,每次病程内多发作≥2次,完善脑电图多数无异常放电,部分患儿多次发作后可转变为癫痫,对9例多次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完善基因检测可发现:SCN1A新发突变是热敏感型癫痫的主要致病突变,其次为GABRG2基因,首次发作的平均年龄为5.4月,多数继发于急性咽炎后,MRI检测多数无异常,首次脑电图检测可以为正常,可以表现为大发作和局灶性.临床医师首次接诊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应注意仔细询问病史,多次发作惠儿需完善相关基因检查,及早发现转化为癫痫可能,及早干预,改善预后.
作者:陈思敏;叶星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5岁以下喘息儿童血清白三烯(LT)、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抗菌肽37(LL-37)水平及KL-6、LL-37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喘息患儿100例,根据哮喘预测指数(API)及临床诊断结果分成API阳性组(n=34)、喘息性支气管炎组(n=31)、支气管肺炎组(n=35),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清KL-6、LL-37、LT表达水平以及第1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即FEV1/FVC,分析KL-6、LL-37与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儿的KL-6、LTB 4、LTC 4、LTD 4、LTE 4水平高于对照组,LL-37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I阳性组的血清KL-6高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与支气管肺炎组,血清LL-37低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性支气管炎组的KL-6水平低于支气管肺炎组,三组患儿的FEV1/FVC低于对照组,且API阳性组的FEV1/FVC低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清KL-6与FEV 1/FVC呈负相关(r=-0.657,P<0.001),血清LL-37与FEV1/FVC呈正相关(r=-0.733,P<0.001).结论:通过测定5岁以下喘息儿童的血清KL-6、LL-37表达水平,能进一步分析喘息病因,其中血清KL-6、LL-37检测为评估惠儿肺功能变化提供了依据.
作者:郭彩云;张金凤;魏楚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龙川县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腹横纹小切口经腹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经腹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阴囊血肿等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作者:刘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改良折刀位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优势和缺点.方法:对东莞东华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16例行改良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其优缺点.结果:16例患者手术进展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3.5~5.0h,平均(263.13±27.98)min.术中出血量150~700 mL,平均(350.00±158.99)mL;1例患者术后出现骶前间隙感染,经通畅引流、抗感染、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5例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经对症处理后2例患者2周内恢复正常,2例患者半年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随访1.5年后仍排尿费力,需药物协助排尿;术后勃起功能障碍1例,可勃起的患者逆向射精1例,经随访半年后逆向射精有改善;术后均根据病理分期行术后辅助治疗,随访6月~3年,1例患者有全身广泛转移,1例患者有前列腺转移,未发现死亡患者.结论:改良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
作者:张慧嫦;李君久;熊秋华;黎东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行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的护理方式.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POCD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MMSE)、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ADL评分、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疾病、生理职能、精力、一般情况、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全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涂婵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逐渐明确剖宫产术胎头娩出困难情况下小产钳的应用途径,方法:选择普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新式剖宫产时发生胎头娩出困难使用小产钳助产者62例为观察组,同时使用徒手取胎头者6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损伤(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阿氏评分≤7、子宫下段裂伤、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胎儿娩出时间(65±12)s明显短于对照组(120±3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母婴损伤发生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娩头困难的剖宫产中,使用小产钳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母婴危险.
作者:刘悦珠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对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8例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8+T细胞(CD8+%)下降,CD4细胞(CD4+%)、CD4+ %/CD8+%出现明显性的上升,观察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6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6%(4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哮喘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马群;丁建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羌活胜湿汤合四妙散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上的效果,对临床治疗提出对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口服美洛昔康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羌活胜湿汤合四妙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缓解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更短,疼痛评分更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胜湿汤合四妙散可以在根本上改善患者关节疼痛感,缩短治疗周期,有效降低患者由于病症而带来的痛苦,治疗更为有效安全.
作者:邓发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析对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英德市慢性病防治医院收治的3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福平治疗,观察组20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血清干扰素-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对照组为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汉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揭阳市榕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8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接受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孕妇接受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对比两组孕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丙泊酚用量和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意识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麻醉有效率为97.67%,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麻醉起效后的心率、麻醉起效后的平均动脉压和麻醉起效后的氧分压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接受无病人工流产术的孕妇实施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可以有效提高麻醉和镇痛效果,使孕妇的人工流产术顺利进行.
作者:吴东鹏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