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非溶栓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陈宏;詹自雄;汪银洲;张旭;郑峥

关键词:脑梗死出血转化, 大面积梗死, 心房颤动, 糖尿病, 高血压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非溶栓性脑梗死出血转化(HT)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有针对性干预非溶栓性H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住院患者中,诊断为非溶栓性急性HT的283例患者,以及非溶栓性急性脑梗死后未合并出血转化的321例患者,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非溶栓性HT的独立因素.结果: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脑梗死面积≥5 cm2、累及皮层、前循环梗死、糖尿病、心房颤动、脑梗死后1d高平均血糖浓度≥12mmol·L-1促进HT,其OR值分别为14.996、2.153、2.113、2.356、1.885、4.792;夏季、秋季、冬季发生HT的风险<春季,其OR值分别是0.116、0.192、0.164.而脑梗死后高收缩压在130 ~ 149 mmHg以及≥160 mmHg,脑梗死后高舒张压血压≥80 mmHg时抑制HT,其OR值分别为0.340、0.293、0.421.上述结果的P值均<0.05.结论:脑梗死面积>5 cm2、累及皮层、前循环梗死、春季发病、糖尿病、心房颤动、脑梗死后1d高平均血糖浓度≥12 mmol·L-1促进HT,其中脑梗死面积≥5 cm2促进HT的风险高.脑梗死后高收缩压在130 ~ 149 mmHg以及≥160 mmHg,脑梗死后高舒张压血压≥80 mmHg时抑制HT.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导乐分娩缩短产程和减少产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经阴道分娩患者施以全程导乐分娩干预后,观察在缩短产程以及减少患者分娩后并发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开封新区圣玛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经阴道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对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选择传统助产方法完成助产干预;观察组31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选择全程导乐分娩方法完成干预.终就两组阴道分娩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早期吮吸成功率展开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早期吮吸成功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经阴道分娩患者合理选择全程导乐分娩方式加以干预,有利于患者产程的缩短以及分娩后并发症的降低,从而优化经阴道分娩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刘刚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治疗脓毒性休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清远市人民医院选择7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遵循等比例原则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后均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38例,常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观察组38例,微量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同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h、1d、2d、5d的平均动脉压(MAP)、乳酸清除率(LCR)、心率(HR)与中心静脉压(CVP)四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休克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能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和30 d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能抑制细胞凋亡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平衡.

    作者:刘初铭;罗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东莞市南城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痣核扎线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痣核扎线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采用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头痛灵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头痛灵汤加减治疗中医证型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普宁市燎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各中医证型偏头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中医证型分为肝阳上亢证组、痰湿证组、肾虚证组、瘀血证组、血虚证组,每组24例,均给予头痛灵汤加减治疗.结果:组内两两比较显示:肝阳上亢证组、痰湿证组、肾虚证组、瘀血证组、血虚证组治疗后的头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痰湿证组、血虚证组均有1例出现嗜睡;痰湿证组有1例出现上腹部不适;五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灵活运用头痛灵汤加减治疗五个常见证型的偏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李素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T与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CT与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CT检查,对照组行MRI检查,比较两组的确诊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确诊率为71.21%,而对照组为88.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的诊断准确率要比CT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建议在临床上将CT检查和MRI检查并行,以加大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潘桂海;何学军;田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罗定市中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需择期行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6例Kummell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且在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d、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5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通过X线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变化情况,评价患者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满意程度.结果: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率为5.36%(3/56);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小于术前,而伤椎前缘高度均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56例Kummell病患者对治疗表示满意者40例,基本满意13例,差3例,总满意度高达94.64%(53/56).结论: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并发症少,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症状,恢复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并且临床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作者:黄栢通;梁富耀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光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治疗的9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清创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块消失的时间、乳汁恢复排泄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5.74%)优于对照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块消失时间、乳汁恢复排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时,采用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能够促进乳汁恢复排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裴伟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案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亚低温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巴塞尔指数(BI)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案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较好,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飞;粟永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4月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与血压、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趋于平稳,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采取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法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周寿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疏肝散结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应用疏肝散结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市东升医院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67例,按照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4),将安慰剂和疏肝散结方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各甲状腺激素含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病症患者应用疏肝散结方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抗体情况,恢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对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司徒银芳;陈丽;梁丽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他汀和依折麦布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p-PLA2的影响

    目的:探讨他汀和依折麦布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脂蛋白磷脂酶A(Lp-PLA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1] 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他汀组(110例)、依折麦布组(110例)、联合用药组(80例)三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脂质指标的测量以及对每组患者分别在用药的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为期1年的Lp-PLA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动态水平观察.结果:联合用药组脂质指标水平除HDL-C指标其他均低于他汀组、依折麦布组,经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Lp-PLA2、hsCRP水平低于其它两组,结论:本研究能明确他汀和依折麦布的联合使用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值指标以及Lp-PLA2、hs-CRP水平、表明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应用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更好的降脂效果,提高降脂达标率.

    作者:王杰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颅内压监测判断颅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对颅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5例颅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ICP检测器进行监测,对照组采用经验判断或影像学变化等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ICP监测判断颅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余瑞钿;罗江兵;吴敬伦;冯家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小针刀结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西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S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颈椎牵引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ESCV)评估两组患者的眩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0 d后眩晕症状评分以及ESCV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SA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冯刚;张瑶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8年5月来龙川县细坳镇卫生院进行治疗的331例腹外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73例,采用常规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158例,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3%)显著低于对照组(2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以及住院观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0.63%)显著低于对照组(1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以及住院观察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腹外疝的理想术式.

    作者:杨德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恙虫病患者的T细胞水平与疾病发展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CD3+、CD4+、CD8+水平评估恙虫病患者病情的轻重及判断病情变化,为临床有效治疗恙虫病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4例恙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恙虫病患者进行基础的治疗后动态监测体内的CD3+、CD4+、CD8+的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时期患者体内CD3+、CD4+、CD8+的水平以及有无并发症条件下CD3+、CD4+、CD8+的水平.结果:恢复期患者体内的CD3+、CD4+、CD8+水平高于急性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CD4+/CD8+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体内CD3+、CD4+、CD8+水平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CD4+/CD8+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细胞亚群的变化对于恙虫病病情的监测和控制起着重要作用,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恙虫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健华;李春明;谢仁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4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有利于患者各项指征的改善.

    作者:陈曼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在不同年资护理人员中的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在不同年资护理人员中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400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龄不同分为四组,每组各有100例护理工作人员,其中,将护龄<1年的实习护理工作人员作为观察1组,将护龄为1~5年的护理工作人员作为观察2组,将护龄为5~ 10年的护理工作人员作为观察3组,将护龄>10年的护理工作人员作为观察4组,对比并分析四组患者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的情况.结果:观察3组、观察4组的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的发生总例数与观察1组、观察2组相对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4组的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的发生总例数与观察3组相对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工作人员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的发生原因有心理紧张、急救急用、用力不均、方法错误、不熟练等.结论: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在不同年资护理人员中均有发生,加强对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相关原因的防范十分重要.

    作者:张景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早期肾损害的防治效果

    目的: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早期肾损伤应用当归补血汤联合六味地黄汤防治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南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246例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43%)高于对照组(7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mALB)、胱抑素(CysC)、血肌酐(S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采用当归补血汤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可有效延缓与减轻肾损害程度,达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景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RP和PCT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85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8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CRP和PCT水平,以及CRP和P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误诊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及PCT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检查结果要比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和P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PCT水平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并且CRP和PCT是感染性炎症的标志物,可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董帅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非布司他干预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实施非布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肇庆市端州区红十字医院接受治疗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8例,以患者就诊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39例(行别嘌醇治疗),观察组39例(行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给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2.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为74.3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9%,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UA水平,以及血脂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实施非布司他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吴能森;杜小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