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赵小娟;檀贝贝;秦飞霞
目的:研究分析肾病患者凝血筛查试验异常的原因.方法:选取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凝血检查,其中检查117次.比较分析所有患者的凝血筛查试验异常情况,对其中原因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在117次的凝血筛查检查中结果异常的有42次,其所占比例为35.90%(42/117),剔除重复送检的患者,其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或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患者共70例,其中明确和不明确判别原因的患者分别10例和60例;再从检查结果异常的次数中分析比较发现PT延长合并APTT延长的为15次,其所占比例为35.71% (15/42).在凝血筛查试验异常情况单独分析来看,在A组(临界值范围内)造成患者单独PT延长、单独APTT延长和PT延长合并APTT延长的主要原因分别为FXⅡ缺乏(47.62%)、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联合缺乏(42.86%)和各种凝血抑制物居多(50.00%);从B组(临床意义)角度发生上述3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各种凝血抑制物、原因不明和狼疮抗凝药物阳性(LA),其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34.78%、100.00%和100.00%.结论:肾病患者在接受常规四项凝血功能检查过程中会出现异常情况,其中异常原因主要包括2方面即PT延长及APTT延长等,临床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意不同原因的产生,对其予以规避,保证患者凝血筛查试验的准确有效性,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90例血液检测异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检测工作,记录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RDW-SD)、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量(MCH)等检测结果,并对两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对照组的HCT、MCV、RDW-SD、MCHC均高于观察组,其MCH明显少于观察组,阳性检测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为诊断患者病情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波;张军;唐玉娟;孙言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术后四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2例确诊为四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发现,112例患者中有16例(14.3%)上肢静脉血栓,96例(85.7%)下肢静脉血栓;左侧60例(53.6%)、右侧34例(30.3%)、双侧 18例(16.1%);低回声58例(51.8%)、等回声26例(23.2%)、高回声22例(19.6%)、混合性回声6例(5.4%).血栓处内径明显较健侧增宽.结论:高频超声可用于术后四肢静脉血栓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娟;刘云;张亚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原因,并分析其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分别采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小夹板或石膏组,n=28)、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外固定架组,n=10)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n=30),比较三组畸形愈合发生率及畸形愈合和良好愈合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夹板或石膏组畸形愈合发生率为32.1%,且桡腕关节面移位、掌倾角及尺偏角均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桡骨高度与小夹板或石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尺偏角与外固定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畸形愈合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为28.6%,明显低于良好愈合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原因多为关节面不平整、桡骨远端短缩、尺偏角与掌倾角丢失等,临床需采取合理固定方式,以将腕关节功能改善.
作者:周志慧;王晓添;叶树森;陈金水;王伟;任玉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针对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这两种药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方法: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并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中选取260例进行研究,并按照给药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30例患者实施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的联合给药治疗,观察组中的130例患者则进行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的给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为7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进行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的给药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短期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从而提高饮食质量.
作者:周伟;吕志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CT与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CT检查,对照组行MRI检查,比较两组的确诊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确诊率为71.21%,而对照组为88.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的诊断准确率要比CT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建议在临床上将CT检查和MRI检查并行,以加大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潘桂海;何学军;田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不可手术及复发转移的68例经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本研究6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平均生存的时间为250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的血红蛋白(Hb)水平、化疗疗效评估、化疗周期、疾病进展的时间以及治疗方法在影响晚期食管癌预后生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与预后相关;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Hb水平、疾病进展的时间及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在化疗之前,纠正患者的贫血,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尽量延缓患者疾病进展时间,能延长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炎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米托蒽醌联合柔红霉素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新郑市中医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米托蒽醌治疗,观察组应用米托蒽醌联合柔红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G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IgA、IgM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痛的治疗过程中,米托蒽醌联合柔红霉素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陈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胫骨骨折患者中传统手术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医治的胫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本研究对照组是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手术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患者中,微创经皮钢板内固术的创伤性小,患者可快速恢复,手术优良率高,且安全性也很好.
作者:方云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蓝光联合茵栀黄、布拉氏酵母散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治疗的13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蓝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SB)、C反应蛋白(CRP)和转铁蛋白(TRF)水平差异,记录两组退黄时间和治疗后3个月时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头围、身长、体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退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7d后,两组TSB、CRP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RF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头围、身长、体质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布拉氏酵母散疗法对新生黄疸患儿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TSB水平并缩短患儿退黄时间,还利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对黄疸患儿病情转归和预后均有利.
作者:李晓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持续小剂量微泵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河南省濮阳市红十字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患儿分作A组、B组,每组40例.A组采取奥美拉唑静滴治疗,B组采取奥美拉唑持续小剂量微泵滴注,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安全性.结果: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7.5%,与B组的1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儿平均止血的时间是(1.99±0.56)d,高于B组(1.02±0.3)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患儿采取奥美拉唑持续小剂量微泵滴注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患儿出血的时间.
作者:崔利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经阴道分娩患者施以全程导乐分娩干预后,观察在缩短产程以及减少患者分娩后并发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开封新区圣玛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经阴道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对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选择传统助产方法完成助产干预;观察组31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选择全程导乐分娩方法完成干预.终就两组阴道分娩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早期吮吸成功率展开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早期吮吸成功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经阴道分娩患者合理选择全程导乐分娩方式加以干预,有利于患者产程的缩短以及分娩后并发症的降低,从而优化经阴道分娩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刘刚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中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以及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阳江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1000例,以数字随机法作参考,对患者进行分组,500例接受CR检查,归为CR组;500例接受螺旋CT检查,归为CT组;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以及CR检查结果.结果:比较病理检查结果,CT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CR组患者的诊断率为87.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所纳入1000例对象中,创伤类型多为肋骨骨折,经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肋软骨存在线样低密度影,或是钙化区中断,少数患者CT检查显示为断端错位;其次为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合并症状包括皮下气肿、肺挫伤、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纵膈气肿、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肾脏损伤、胰腺损伤、腹腔积血、肠系膜撕裂以及膈肌损伤.结论: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行螺旋CT检查,相比较CR检查来说,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在胸腹部创伤患者合并多脏器损伤,或是病情较为危重情况方面的检出率更为可靠.
作者:李旭军;陈任政;陈智慧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阑尾炎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儿30例,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15)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n=15)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良好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阑尾炎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综合分析翼状胬肉术后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阳江江华医院收治的41例翼状胬肉患者(47眼),在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检查手术前和手术后14d、手术后30 d、手术后90 d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角膜下方平均屈光度数与上方平均屈光度数的差值(I-S)、平均K值.结果:(1)手术后14d,患者的翼状胬肉已被完全切除,角膜和结膜面缝线也全部被拆除,角膜上皮完好愈合,结膜植片边缘水总完全消除.手术后30d以及90 d复诊观察结果显示,鼻侧球结膜充血状况显著减轻,未发现1例复发病例;(2)手术前后翼状胬肉患者的I-S值、平均K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指标的不同时间点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数值波动较大,平均K值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正常值.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角膜屈光状态,进行进一步的白内障手术时应该在手术后90d进行.
作者:邓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对手部手术患儿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128例拟行手部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喉罩全麻,n=64)与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麻,n=64),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麻醉效果、术后口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术前T0时刻比,两组术中生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在T2、T3出现较大波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在T2、T3时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中断次数、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各口咽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有利于维持手部手术患儿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儿各口咽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彦华;梁高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西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S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颈椎牵引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ESCV)评估两组患者的眩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0 d后眩晕症状评分以及ESCV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SA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小针刀松解枕下三角结合颈椎牵引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冯刚;张瑶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加味左归四藤汤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收诊的LI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味左归四藤汤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6.19%,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左归四藤汤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LI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效果差异.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中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微创手术手术时长更短、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微创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金红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提升AECOPD抗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80例痰细菌培养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180例AE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84例(46.67%),分离菌株106株;革兰阴性杆菌72株,占比67.92%,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3株(21.70%),铜绿假单胞菌19株(17.92%),肺炎克雷伯菌14株(13.21%);真菌23株,占比21.70%,其中白色念珠菌10株(9.43%),热带念珠菌7株(6.60%),近平假丝酵母菌4株(3.77%);革兰阳性菌11株,占比10.38%,其中溶血葡萄球菌5株(4.7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株(2.83%),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1.89%);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0%、80.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磺胺甲恶唑、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度分别为100.00%、66.70%、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红霉素敏感度分别为100.00%、100.00%、100.00%;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对5-氟胞嘧啶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广州市白云区AECOPD患者近年来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首选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革兰阳性菌首选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真菌首选5-氟胞嘧啶.
作者:龙妙甜;刘云阁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