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

杨波;张军;唐玉娟;孙言非

关键词:血液检测, 血细胞形态学, 机器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90例血液检测异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检测工作,记录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RDW-SD)、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量(MCH)等检测结果,并对两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对照组的HCT、MCV、RDW-SD、MCHC均高于观察组,其MCH明显少于观察组,阳性检测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为诊断患者病情提供可靠依据.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铸瓷贴面与聚合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比较铸瓷贴面与聚合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中山市中医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100例患者(152颗牙)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用E-max铸瓷贴面进行美容修复治疗,B组患者用Ceramage聚合瓷贴面进行美容修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贴面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状况、牙齿敏感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修复完整度明显高于A组,而A组患者的颜色匹配度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美学修复上,E-max铸瓷贴面、Ceramage聚合瓷贴面均可获得较好的美容修复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前者的优势体现在颜色匹配度高,后者的优势体现在修复完整度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材料贴面.

    作者:陈露;陈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翼状胬肉术后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综合分析翼状胬肉术后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阳江江华医院收治的41例翼状胬肉患者(47眼),在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检查手术前和手术后14d、手术后30 d、手术后90 d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角膜下方平均屈光度数与上方平均屈光度数的差值(I-S)、平均K值.结果:(1)手术后14d,患者的翼状胬肉已被完全切除,角膜和结膜面缝线也全部被拆除,角膜上皮完好愈合,结膜植片边缘水总完全消除.手术后30d以及90 d复诊观察结果显示,鼻侧球结膜充血状况显著减轻,未发现1例复发病例;(2)手术前后翼状胬肉患者的I-S值、平均K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指标的不同时间点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数值波动较大,平均K值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正常值.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角膜屈光状态,进行进一步的白内障手术时应该在手术后90d进行.

    作者:邓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应用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信宜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65例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均接受生化检验项目诊断,主要为肝功能5项,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也进行肝功能5项检查,比较两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AST、ALT、γ-GT、T-BIL、ALB五项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显示病情越严重,肝功能5项指标在升高或下降幅度上就越显著.结论:肝硬化患者生化检验中肝功能5项指标有着不错的鉴别价值,相比正常体检者五项指标差异显著,而且病情越严重,则升高或下降幅度越显著,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很好参考价值.

    作者:李成富;罗安成;张海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几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新诊断的T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70例作为A组,于同期另选取80例肺部良性肿瘤体检者作为B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糖分解烯醇酶(NSE)、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CYFRA21-1)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C-Ag、NSE、CEA及CYFRA21-1对T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血清SCC-Ag、NSE、CEA及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四项联合对T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约登指数、敏感度和特异度高,NSE对T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高.结论:联合检测SCC-Ag、NSE、CEA及CYFRA21-1有助于提高T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作者:温丽娴;卢星照;高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4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浓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有利于患者各项指征的改善.

    作者:陈曼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用于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阳张仲景医院收治的35例行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共发现肺动脉1681支,其中385支(22.90%)表现为不同程度栓塞;(2)直接征象表现为中心型、完全阻塞型等类型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主要有肺梗死、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包积液等.结论:16层螺旋CT可有效诊断肺动脉栓塞,能够清晰显现栓塞特点.

    作者:杨贤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对手部手术患儿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观察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对手部手术患儿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128例拟行手部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喉罩全麻,n=64)与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麻,n=64),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麻醉效果、术后口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术前T0时刻比,两组术中生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在T2、T3出现较大波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在T2、T3时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中断次数、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各口咽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有利于维持手部手术患儿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儿各口咽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彦华;梁高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早期肾损害的防治效果

    目的: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早期肾损伤应用当归补血汤联合六味地黄汤防治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南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246例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43%)高于对照组(7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mALB)、胱抑素(CysC)、血肌酐(S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采用当归补血汤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可有效延缓与减轻肾损害程度,达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景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丹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对血清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从东莞康华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AECOPD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患者肺功能均为重度以上且均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探讨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清BNP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ECOPD的治疗上采用丹红注射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BNP水平,使心脏功能改善.

    作者:朱彩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6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治愈率,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在各大医院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张巧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火针“膝五针”治疗膝骨关节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膝五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明确诊断为KOA的78例患者,随机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膝五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并依据KOA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治疗前后量化评分,依据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S评分、中医症状量化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膝五针”治疗KOA效果显著,优于普通针刺.

    作者:程刚;吴朔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与分析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宫颈评分<4分且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观察组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疗效.结果:在促宫颈成熟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引产成功率方面:观察组剖宫产3例、阴道产27例,引产成功率90.0%(27/30);对照组剖宫产18例、阴道产12例,引产成功率40.0%(12/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分娩前后的白细胞、体温等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增加产妇阴道产几率,提升引产成功率,并能有效避免感染.

    作者:刘晓丽;邓飞越;钟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体外碎石配合中药及黄体酮治疗肾结石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体外碎石配合中药及黄体酮治疗肾结石的价值.方法:选取西峡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12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即通过体外进行碎石,并对患者进行消炎,若出现疼痛则服用适量的止疼药;观察组患者采用体外碎石配合中药及黄体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积水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消失时间进行记录以及对比,以探究体外碎石配合中药及黄体酮治疗的综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以及积水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外碎石配合中药及黄体酮对肾结石进行治疗的效果较显著,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痛苦程度.

    作者:王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对腰腿痛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究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对腰腿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中山市陈星海医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116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与观察组(58例,雷火灸+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与运动功能、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富格·迈耶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降低,FMA评分均有所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FMA评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远高于对照组8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可减轻腰腿痛患者疼痛、提升下肢运动功能与治疗效果.

    作者:林兆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头痛灵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头痛灵汤加减治疗中医证型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普宁市燎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各中医证型偏头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中医证型分为肝阳上亢证组、痰湿证组、肾虚证组、瘀血证组、血虚证组,每组24例,均给予头痛灵汤加减治疗.结果:组内两两比较显示:肝阳上亢证组、痰湿证组、肾虚证组、瘀血证组、血虚证组治疗后的头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痰湿证组、血虚证组均有1例出现嗜睡;痰湿证组有1例出现上腹部不适;五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灵活运用头痛灵汤加减治疗五个常见证型的偏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李素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中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以及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阳江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1000例,以数字随机法作参考,对患者进行分组,500例接受CR检查,归为CR组;500例接受螺旋CT检查,归为CT组;以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以及CR检查结果.结果:比较病理检查结果,CT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CR组患者的诊断率为87.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所纳入1000例对象中,创伤类型多为肋骨骨折,经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肋软骨存在线样低密度影,或是钙化区中断,少数患者CT检查显示为断端错位;其次为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合并症状包括皮下气肿、肺挫伤、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纵膈气肿、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肾脏损伤、胰腺损伤、腹腔积血、肠系膜撕裂以及膈肌损伤.结论: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行螺旋CT检查,相比较CR检查来说,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而且在胸腹部创伤患者合并多脏器损伤,或是病情较为危重情况方面的检出率更为可靠.

    作者:李旭军;陈任政;陈智慧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罗定市中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需择期行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6例Kummell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且在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d、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5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通过X线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变化情况,评价患者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满意程度.结果: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率为5.36%(3/56);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小于术前,而伤椎前缘高度均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56例Kummell病患者对治疗表示满意者40例,基本满意13例,差3例,总满意度高达94.64%(53/56).结论: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并发症少,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症状,恢复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并且临床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作者:黄栢通;梁富耀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东莞市南城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痣核扎线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痣核扎线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采用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光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治疗的9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清创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块消失的时间、乳汁恢复排泄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5.74%)优于对照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块消失时间、乳汁恢复排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时,采用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能够促进乳汁恢复排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裴伟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不可手术及复发转移的68例经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本研究6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平均生存的时间为250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的血红蛋白(Hb)水平、化疗疗效评估、化疗周期、疾病进展的时间以及治疗方法在影响晚期食管癌预后生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与预后相关;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Hb水平、疾病进展的时间及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在化疗之前,纠正患者的贫血,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尽量延缓患者疾病进展时间,能延长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炎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