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的关系分析

陆明慧;张国莉

关键词:食管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状况以及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住院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评分处于中等水平,术前、手术日及术后3 d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分别为(108.43±13.51),(106.89±11.97),(98.57±12.48)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对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得分为(70.48±16.92)分;其疾病不确定感中的不明确性(r=0.401,P<0.05)、复杂性(r=0.217,P<0.05)、不连贯性(r=0.634,P<0.05)、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r=0.352,P<0.05)与焦虑呈正相关,而不可预测性与焦虑不相关(r=0.142,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存在较高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可改善患者焦虑的情绪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继续教育园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凝胶类手术体位减压垫在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介入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逐渐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操作也从原来股动脉穿刺法改为桡动脉穿刺法。桡动脉穿刺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无需在床上静卧8 h,但桡动脉较股动脉细,动脉搏动弱,操作时需要抬高患者手腕并使手掌下垂以便更清晰地摸到搏动,操作者以往是在患者手腕部垫1个500 ml注射液软袋或小号枕头,但这两件物品因没有在手腕部形成凹槽,操作时容易脱落移位,给操作者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和手术室交流后,采用凝胶类手术体位减压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伟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压测量操作状况的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目前全国部分医院中心静脉压( CVP)测量操作的现况,为构建CVP测量的标准化操作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236名中华护理学会2014年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研究者根据文献证实的影响CVP测量值的可控因素以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中心静脉置管后,研究对象所在科室只有48.7%常规进行X线片定位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236人调查对象中有55人(23.3%)表示CVP测量前撤除PEEP,87人(36.9%)表示并不撤除,94人(39.8%)表示会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撤除;在研究对象中有173人(73.3%)表示所在科室常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为双腔或多腔,但在测量CVP时管腔的选择上有131人(55.5%)表示所在科室统一规定选择主腔,有8人(3.4%)表示规定选择侧腔,有97人(41.1%)表示并无明确规定。结论目前全国部分医院在CVP测量操作上无统一规范,即便有相关的研究已经证实的影响因素,其研究成果并未被临床广泛接受。为提高临床CVP测量值的准确性,需构建CVP测量的的标准化操作规范。

    作者:关欣;王蕾;罗家音;邵欣;郝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应用研究

    目的:形成完善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对健康教育活动起到系统的监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1297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40例和对照组7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确定后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0,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8.88±2.88)分,高于对照组的(95.95±6.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P<0.01)。研究组患者在参与计划、寻求健康教育方式、控制疾病疼痛的方法、病情自我观察、生活自理能力、执行药物计划、选择食物、健康及功能锻炼的健康行为评价积极率分别为88.9%,92.7%,91.1%,85.1%,80.4%,83.3%,87.2%,81.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1.6,176.8,178.3,59.3,36.5,64.6,91.4,30.2;P<0.01)。结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形成对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与提高健康教育评价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培红;喻姣花;吕永利;陈庆;普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模式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在临床路径模式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62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41±1.12)d,平均住院费用(24568±158)元,均低于对照组的(14.56±1.56)d,(27431±28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5,48.65;P<0.01)。临床路径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48.4%,83.9%,均高于对照组的19.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制定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可提高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和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刘爽;王福莉;詹奇;蔡文芳;肖静;盖小博;杨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膨出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盆腔器官膨出( POP)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10月接受阴道封闭术治疗的POP患者36例,术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阴道准备及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术后加强监护,做好会阴护理,密切观察排尿、排便情况,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3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9±1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0±18) ml,无一例需要输血及尿潴留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88.9%(32/36)的患者门诊随诊1~18个月,无一例复发,客观治愈率为100%;91.7%(33/36)的患者电话随诊2~36个月,均无阴道组织物膨出症状,主观治愈率为100%。结论阴道封闭术不仅客观成功率较高,而且能有效缓解POP患者阴道、盆腔症状及排尿困扰症状,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年老体弱POP患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薄海欣;陈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院关节损伤门诊复查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量表调查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和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我效能。结果67例患者康复锻炼情况平均分为(3.05±0.51)分,关节活动度平均分为(3.35±0.76)分;一般效能感量表平均分为(2.90±0.45)分;康复锻炼情况与一般自我效能和关节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有针对性地指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对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晓艳;刘静;张建平;曲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手部皮肤缺损患者80例,均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为97.5%,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分别为80.0%和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1,5.54;P<0.05)。结论对于手部皮肤缺损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皮瓣成活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水飞;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照护人员糖尿病足认知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 DF)患者照护人员糖尿病足认知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后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老年DF患者的照护人员共233人,采用自制的DF认知状况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 20.0和AMO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照护人员DF认知平均得分为(70.32±10.80)分,照护时长与认知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9,P<0.05),不同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是否患 DF、照护时长是影响照护人员对 DF 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为提高照护人员的认知水平,应对低学历、少数民族、自由职业者、未患过DF以及新近照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何小明;王青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心供氧Y形管的设计与使用

    吸氧是目前解决患者缺氧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心供氧装置的广泛应用为氧疗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插拔吸氧管情况,如连接管路和呼吸机调试时,需进行呼吸机和氧气管的切换;进行雾化治疗时,需进行吸氧管与雾化管路的切换;根据患者需求,有时还会进行面罩和鼻导管的切换;因为加床现象,导致床旁中心氧源接头无法满足需求等。在前三种情况中,因中断吸氧而有可能导致某些患者血氧下降,病情加重,反复插拔更换氧气管路易导致氧气表头接口处产生松动而产生漏气。同时由于医院病房标准设计为1张床1个中心氧源接口,如为增加中心氧源,需要病房重新施工,一方面影响患者的治疗,一方面工程浩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资源浪费。以上情况提示只提供一个氧源是不够的,需要把1个氧源分成2个甚至更多的氧源。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研制了一种中心供氧Y形管,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颖臻;尤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种新型护理盘的制作及使用

    护理托盘为临床护理中常用医疗器械,护理人员将各种护理常用物品放置于托盘;往返病房和治疗室途中会遇到患者求助,这时护士通常单手平托托盘为患者服务,由于单手平托托盘不容易掌握平衡,有时会使托盘倾覆,给护士工作带来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我科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护理盘,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艳玲;刘永红;夏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护协同管理方案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管理方案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20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医护协同管理方案与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医护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的自我效能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责任管理、交流沟通条目得分分别为(17.34±2.23),(18.00±1.65),(18.11±1.23),(17.25±2.43),(18.21±1.5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11±2.12),(13.43±2.44),(16.65±2.34),(15.45±2.22),(16.46±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3,5.653,4.845,5.324,4.345;P<0.05)。观察组医师、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0.0%,96.7%,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76.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10,5.192,6.687;P<0.05)。观察组发生医护患矛盾4例(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例(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 P=0.037)。观察组护士积极性、责任心、自信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及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为(7.43±1.65),(7.25±1.65),(7.65±1.76),(7.65±1.98),(8.76±1.65),(36.34±2.4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55±1.65),(5.34±1.65),(5.54±1.56),(5.87±1.87),(5.87±1.43),(30.54±3.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42,5.545,4.765,4.234,6.065,4.534;P<0.05)。结论医护协同管理有效改变了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更好地执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且提高了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晓春;张永玲;赵娜;黄求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叙事医学在癌症疼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叙事医学方法强化护士对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取入住青岛中心医院肿瘤科的NRS≥4分癌痛患者544例,2012年7—12月收治的2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3—8月收治的28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癌痛规范化治疗和基本的疼痛健康教育,试验组在给予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利用叙事医学方法强化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发现存在于患者自身的具体问题并针对性地解决,减轻患者疼痛。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 NRS)和自制的疼痛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1.1%,对照组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为98.6%,对照组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结论叙事医学方法在临床治疗中能够辅助提高患者疼痛缓解率及其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在对患者疼痛的健康教育中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洁;王璐;杜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持续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持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80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持续健康教育。依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 ESCA)、自制自我管理能力调查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水平进行评价。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ESCA 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ESCA总分为(122.1±11.7)分,生活质量总分为(47.1±4.2)分,均高于对照组(106.0±10.3),(34.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92,8.926;P<0.05), ESCA 4个维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健康教育能够提升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枝;王丽;曹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技能水平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技能水平掌握情况,为持续改进培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268名工作3年内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学历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CPR)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3,P<0.05);在编护士操作平均成绩优于非在编护士[(93.08±2.81)vs(90.72±2.58);t=2.484,P=0.014];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操作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和不同聘任方式护士的培训考核,加强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薄弱环节的训练及督导;完善培训方法,强化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及考核力度,不断提升护理技能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张大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结合红外线治疗仪用于伤口止痛的效果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结合红外线治疗仪干预疗法应用于伤口止痛的效果,并筛选佳干预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14例伤口患者分为4组,各组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A组(55例)应用利多卡因凝胶湿敷5 min后红外线治疗仪照射5 min的减痛干预方案,B组(52例)采用利多卡因凝胶湿敷5 min同时红外线治疗仪照射5 min的干预减痛方案,C组(54例)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5 min后利多卡因凝胶湿敷5 min的方案,D组(53例)采用利多卡因凝胶湿敷5 min的减痛方案。使用疼痛评估工具( VAS)量表评价方案处理前、中、后及伤口包扎固定后患者疼痛得分,并统计4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结果 B 组在方案处理过程中疼痛得分为(2.66±2.64)分,优于 A 组(3.01±2.18)分、C组(3.16±2.32)分、D组(3.66±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P<0.05)。 D组护理操作人员时间明显少于其他组(F=393.29,P<0.05)。结论 B组方案在操作过程中减轻疼痛效果明显,耗时较短。 D组方案操作时间短,护理人员可以结合工作需求,选择佳方案。

    作者:周昕;蒋琪霞;李洋;彭青;黄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PICC导管简易防水保护套的制作与应用

    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 PICC置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目前临床中化疗、中长期输液治疗、胃肠外营养以及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等均把PICC管作为首选的输液通道[1]。 PICC置管后,护士进行健康宣教时,交待患者可以沐浴,但需在有人协助的情况下抬高手臂或用保鲜膜多层包裹置管处手臂,以防止水浸湿贴膜或进入到贴膜内。贴膜遇水容易使贴膜卷边导致导管脱出,贴膜内进水则会引起穿刺点出现炎症,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局部或全身性感染[2]。对于行动方便的患者在沐浴时,常存在种种顾虑,因而不敢沐浴,或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缠上非医疗用的保鲜膜抬高手臂沐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在沐浴或接触生活用水时,因无法使用专用的医用保护套进行保护,从而引起穿刺点感染或导管脱出等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简单、经济、防水性能强的简易防水保护套,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进英;石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状况以及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住院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评分处于中等水平,术前、手术日及术后3 d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分别为(108.43±13.51),(106.89±11.97),(98.57±12.48)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对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得分为(70.48±16.92)分;其疾病不确定感中的不明确性(r=0.401,P<0.05)、复杂性(r=0.217,P<0.05)、不连贯性(r=0.634,P<0.05)、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r=0.352,P<0.05)与焦虑呈正相关,而不可预测性与焦虑不相关(r=0.142,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存在较高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可改善患者焦虑的情绪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陆明慧;张国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元化培训提高耳穴埋豆定位准确性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实施耳穴埋豆治疗失眠定穴准确性的培训方法。方法对新毕业、新招聘、新入院工作的护士实施多元化培训结合督查考核,包括中医理论知识的培训、讲授互动练习法、光碟指导练习法、模拟演练方法等,培训前后对护士实施耳穴埋豆治疗失眠的穴位定位准确性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前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的得分分别为(85.37±9.15),(88.35±8.65)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1.54;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得分分别为(96.07±3.93),(95.12±4.88)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2.38;P<0.05)。结论对护士实施多元化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有利于提高护士实施耳穴埋豆治疗失眠的定穴准确性。

    作者:王洁;黄香妹;金瑞芬;卢韵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集中型健康教育模式在NICU低收入家长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中型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低收入家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NICU低收入家长200名,按患儿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名)和对照组(100名),对照组低收入家长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型健康教育。采用自制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和自觉遵医行为表及医院统一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价两组研究对象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状况、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7.0%,高于对照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P<0.01);观察组家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遵医行为情况:治疗情况为92.0%,配合检查为95.0%,按时缴费为100.0%,探陪制度为90.0%,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37,20.41,18.58,14.59;P<0.01)。结论集中型健康教育的实施促进了NICU低收入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增加,遵医行为增强,可作为NICU低收入家长健康教育模式推广。

    作者:刘淑娟;魏雪;曹军华;郝祥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