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

杨友招;朱艳;何锐;袁玮

关键词:中医疗法, 康复治疗, 膝关节僵硬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利川仁济骨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88例膝关节僵硬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4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康复组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K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情况,评估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康复组膝关节整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18%,明显高于常规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康复组KSS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康复治疗效果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固始县妇幼保健院98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腹股沟疝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中总出血水平、术后1d疼痛程度;患者术后慢性疼痛、暂时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股沟疝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中总出血水平、术后1d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暂时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可加速术后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耐受性好,恢复快.

    作者:赵家友;赵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46例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分为观察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n=46)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n=46).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脂、血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刘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INFα-2b)喷雾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南区医院儿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行INFα-2b喷雾剂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体征及症状改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相比对照组(71.88%)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部疱疹等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选择INFα-2b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而提升患儿疗效.

    作者:唐恒;李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对于糖尿病肾病系列病症,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选择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而观察组为9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与尿素氮(BUN)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十分明显的疗效,能够较快减轻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症状,减少并发症和相关反应出现的风险,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郑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78例(100眼)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9例(43眼)患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39例(57眼)患者行物理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病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伟;李玉军;孙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CRRT预防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预防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按照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标准实施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过滤(CVVH)加强液体管理,继续液体复苏的同时开始小量脱水,使尿量+脱水量达0.5 mL·kg-1·h-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清乳酸值(Lac)、氧合指数(PaO2/FiO2),及48 h内ARD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量、ScvO2 Lac、PaO2/FiO2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量、ScvO2、Lac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观察组患者ARDS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RRT对老年人严重脓毒症并发ARDS有一定预防作用,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

    作者:陈少武;瞿长春;邓石荣;梅英杰;曾德智;甘国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3D-DSA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98例,先后给予其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和3D-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D-DSA对动脉瘤(72.72%)、血管畸形(77.78%)、脑缺血(84.21%)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3D-D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烟雾病的诊断准确率,2D-DSA(81.82%)与3D-DSA(90.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SA对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准确率更高,优势显著.

    作者:黎希年;洪荣庆;曾纪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尉氏县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中选取110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n=55)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n=55)则在炔雌醇环丙孕酮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进行辅助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代谢指标变化以及妊娠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指标与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是38.18%,同对照组的18.18%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促进代谢,并提升妊娠率,解决不孕问题.

    作者:殷贵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半显微性状鉴定法用于中药材真伪鉴别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半显微性状鉴定法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药材中易混淆的鹤虱、蛇床子、虞美人及罂粟作为鉴别对象,鹤虱及蛇床子设为A组,虞美人及罂粟设为B组,于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由漯河市中医院10名中药药剂师分别采用体视显微镜、放大镜及扫描仪对两组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对三种不同仪器的半显微性状鉴定法鉴别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视显微镜在两组中药材鉴别中的鉴别效果显著,放大镜在两组中药材鉴别中的鉴别效果较差,扫描仪在两组中药材鉴别中的鉴别效果介于体视显微镜与放大镜之间.结论:半显微性状鉴定法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中具有简便、准确等优点,对中药材真伪鉴别方法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作者:康连香;张鹏;柴清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于iTRAQ定量蛋白组技术的肾小球肾炎唾液生物标志物研究

    目的:研究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标记技术筛选慢性肾小球肾炎(GN)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方法:纳入慢性GN患者38例以及健康对照者45例,采集唾液样本,提取唾液蛋白并酶解和iTRAQ标记,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鉴定蛋白,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 1.3处理数据,并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PANTHER,STRING和KEGG工具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总共鉴定出1482个蛋白,相对于健康对照组,GN组共鉴定出217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32个蛋白质显著上调(比值≥1.5),85个蛋白质显著下调(比值≤0.67).筛选出13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蛋白作为GN可能的生物标志物.结论:本研究发现多个与慢性GN相关的特异性表达的唾液蛋白和通路.慢性GN异蛋白主要与细脂类代谢,血红蛋白黏附,炎症反应,补体激活等生物功能或通路有关.

    作者:姚永超;程德金;曹美群;秦鉴;吴正治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中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莞市常平镇常平医院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50例,均接受区段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接受区段切除术后有42例切口缝线一期愈合,1例患者切口张力较大出现愈合延迟,1例患者由于初次手术未成功接受二次手术治疗,二次手术后成功愈合.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8.21±1.19)个月,随访期间没有患者出现复发,全部患者均表示满意术后的乳房外形.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区段切除术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术后能够迅速恢复.

    作者:梁素琼;洪泓;何文君;黄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甲状腺功能正常孕早期妇女TPO抗体阳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孕早期妇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阳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荣昌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的120例孕早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TPO抗体的性质将其分成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40例,阴性组80例.观察并比较所有孕妇妊娠过程中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情况以及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均优于阳性组;新生儿出生后临床特征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TPO抗体阳性的孕妇其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情况较为明显,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说明TPO抗体阳性会对妊娠结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作者:税国顺;雷登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7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TEAP检查与心腔内电生理(IEPS)检查,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患者TEAP和IEPS检测指标(诱发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用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IEPS为诊断金标准,TEAP诊断符合率为96.15%(75/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可准确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作者:周萍;赵金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深圳市急危重症临床护士对失禁性皮炎预防知信行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深圳市临床护士对失禁性皮炎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期望通过一系列干预策略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失禁性皮炎预防的知信行问卷,对2016年深圳市危重症护理年会上63名护士代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失禁性皮炎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百分制得分分别为(66.79±14.28)分,(88.15±10.03)分及(82.65±9.15)分.结论:临床护士对失禁性皮炎预防的态度和行为尚可,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需加强对临床护士失禁性皮炎相关知识的教育,制订规范的失禁性皮炎风险评估表,以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

    作者:阮海英;陈晖;杨梅;宋意;谢小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行以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和疼痛评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颈椎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肩周炎患者为92.31%,腰肌劳损患者为94.74%,关节炎患者为100.00%.结论: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行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可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陈海涛;安红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两步点滴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

    目的:观察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优化两步点滴法治疗老年患者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人民医院呼吸及危重症病区入住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PIP/TAZ延长输注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PIP/TAZ优化两步点滴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8 d生存率、影像学吸收率、细菌学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率43.33%(13/30)低于观察组的70.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生存率、影像学吸收率均略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菌学清除率63.33%(19/30)低于观察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重症肺炎患者采用PIP/TAZ优化两步点滴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临床治愈率与细菌清除率.

    作者:张凌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利拉鲁肽治疗糖耐量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韶关市铁路医院门诊就诊的31例糖耐量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15例患者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1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指标、血脂水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指标、血脂水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糖耐量异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使患者的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BMI)指标得到改善.

    作者:陈晓正;李珍梅;林慧卿;陈香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利川仁济骨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88例膝关节僵硬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4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康复组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K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情况,评估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康复组膝关节整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18%,明显高于常规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康复组KSS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康复治疗效果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

    作者:杨友招;朱艳;何锐;袁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冻融胚胎移植(FET)中应用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康华医院生殖中心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对1280例行FET,将其分为三组,自然周期组(1组)500周期,激素替代组(2组)400周期,降调后激素替代组(3组)380周期,对比三组妊娠结局.结果:三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中,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均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妊娠结局,其中自然周期方便经济、有效安全以及合理可靠等优势明显,建议在冻融胚胎移植中作为优选子宫内膜准备方案.

    作者:胡斐;罗嘉;周颖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环状混合痔行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环状混合痔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和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实施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比较两组患者常规手术指标、肛门功能恢复效果、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肛门功能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错内痔套扎、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并发症风险低,可有效促进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初德;罗欢平;罗然尔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