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气管切开患者预后的尝试

陈杰珍;杨婕;容彩莲

关键词:毒蛇咬伤, 综合护理干预, 气管切开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毒蛇咬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护理中的作用及方法.方法:选择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毒蛇伤行气管切开危重型患者58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音乐疗法、大蒜液气管内滴入,加强气道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术48 h内发生躁动、非计划拔管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3%,对照组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0.7%.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毒蛇咬伤患者行气管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内中膜、CRP及HCY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及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治疗TI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内五科住院诊断为TIA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没有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CY、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TIA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HCY、CRP水平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钟少;王雷;邝素雅;杨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治疗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收治的50例自愿进行妊娠终止的瘢痕子宫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为中期妊娠,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依沙吖啶引产,观察组患者采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引产.对两组患者引产情况、引产效果、引产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宫缩开始时间、引产总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产成功率10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84.0%,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中胎盘胎膜残留、胎盘粘连、软产道损伤等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P>0.05).结论: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的瘢痕子宫进行引产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明显加快患者宫缩的产生,减少引产时间,减少引产出血量,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72例,按照就诊序列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术后3个月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范围、三角肌肌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和术后6个月、对照组术后12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前者均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较对照组(22.22%]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梅平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外伤后脑梗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其的临床治疗措施,记录治疗效果和统计存活率.结果:40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配合其他的辅助治疗方法,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40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中,恢复情况良好24例,中残5例,重残4例,死亡7例,患者的存活率为82.50%.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临床死亡率较高;应该严格控制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和手术操作流程,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孙伯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糖尿病并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甲硝唑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伴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疗中应用牙周基础治疗与甲硝唑联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甲硝唑,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0%,复发率是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复发率是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伴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疗中,牙周基础治疗与甲硝唑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郭晓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0~1岁幼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0~1岁幼儿感染性疾病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及非感染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患儿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并统计3组患儿的阳性率,根据检查结果分析hs-CRP在3组患儿中的水平表现;结果: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 0.05),病毒感染组在治疗前的hs-CRP水平比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100.0%,病毒感染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37.5%,对照组在治疗前的阳性率为0.0%,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明显大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菌感染的患儿在hs-CRP水平上均表现为升高,阳性率为100.0%,病毒感染的患儿在hs-CRP水平表现为或许升高,临床上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判定患儿是否被感染,非感染的患儿其hs-CRP水平表现为正常.

    作者:邓淑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大埔县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COPD加重期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治疗,并辅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结合力和血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加重期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森昌;姜仁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4h后、治疗4h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插管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h、24 h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气管插管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段辉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温针灸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中山市中医院接治的68例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行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67.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EV1为(1.71±038)L、FVC为(2.41±0.33)L,FEV1/FVC为(81.64±11.04)%,PaO2为(65.89±5.61)mmHg,PaCO2为(52.36±4.69)mmH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朱吉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磁热穴位敷贴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磁热穴位敷贴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东莞市南城医院门诊接受诊疗的20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加磁热穴位敷贴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与对照组的81.3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3.17±1.02)d、(3.67±1.07)d,与对照组患儿的(4.82±1.63)d、(5.42±1.55)d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97.06%与对照组的78.43%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磁热穴位敷贴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黄德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红藤汤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目的:对红藤汤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东莞市南城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红藤汤灌肠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包块和积液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包块大小和盆腔积液量都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燕;林婷;黎满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工作场所攻击行为与脑fMRI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工作场所攻击行为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fMRI)的变化.方法:对23例工作场所攻击行为中施暴者和20名正常者自愿行R-fMRI.探讨工作场所攻击行为中施暴者脑功能异常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病理生理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工作场所攻击行为施暴者Reho显著增高的脑区是右侧前扣带回、左侧杏仁核、双侧岛叶及海马旁回;Reho显著减低的脑区是右侧眶额叶皮层、右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结论:工作场所攻击行为施暴者的额叶、边缘系统(右侧前扣带回、左侧杏仁核、双侧海马旁回)及岛叶的异常与攻击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特定的联系.

    作者:金军;汤小俐;马俊林;莫信;曹晋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身体机能、心理健康、主观健康、情绪、社会功能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云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在2015年6至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8例,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的是为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和运动耐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也有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呼吸分级和运动耐力情况.

    作者:涂芳芳;冯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保乳根治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保乳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保乳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68例,给予其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评价指标得分的变化.结果:保乳根治术后乳腺癌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干预后患者认知功能、焦虑、愤怒、恐惧、抑郁等指标得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负面情绪,应予以重视并在临床中积极开展.

    作者:刘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前后留置导尿护理对比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有效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体现手术中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剖宫产术患者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入室前由病房护士在病房为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观察组巡回护士麻醉见效后实施留置尿管.两组患者病人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和舒适度(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ECG、HR、MAP和VAS评分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实施留置导尿术可减轻疼痛、导尿成功率高,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何碧珍;何清明;李尉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产儿微量喂养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出生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和对照组早产儿喂养过程中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5%和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静脉营养时间较对照组短,到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对照组早,其母亲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微量喂养护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作者:杨丽娟;许春华;沈亦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分阶段抽选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7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方式和联合胶体果胶铋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4.3%、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4.3%,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口苦和1例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有2例口苦和1例皮疹病例,发生率为8.6%,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吴维新;林芳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治疗的7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将结果和患者入院前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前,两组患者在头晕方面的频率以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在频率及时间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反馈,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大大改善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症状.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生活方式改变对血脂异常人群干预价值

    目的:探索改变生活方式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韶关市浈江区风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例血脂异常的居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前后分别向干预组和对照组发放相同的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并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末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比干预前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时间段内生活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TC、TG、LDL-C的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而HDL-C的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水平.

    作者: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