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处方抗生素在医院住院部的不合理应用分析

廖燕

关键词:处方抗生素, 医院住院部, 不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处方抗生素在医院住院部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甲组)与2015年1月至12月(乙组)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各挑选300张抗生素处方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这些处方中不合理的用药情况.结果:甲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总数为27张,溶媒选取不合理处方有3张,用量不合理处方有10张,疗程应用不合理处方有14张;乙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总数为9张,溶媒选取不合理处方有1张,用量不合理处方有3张,疗程应用不合理处方有5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住院部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处方抗生素的情况,而且发生率不低,但是此状态在时间的变化中也有所改善.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前后留置导尿护理对比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有效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体现手术中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剖宫产术患者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入室前由病房护士在病房为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观察组巡回护士麻醉见效后实施留置尿管.两组患者病人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和舒适度(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ECG、HR、MAP和VAS评分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实施留置导尿术可减轻疼痛、导尿成功率高,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何碧珍;何清明;李尉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二黄愈疡膏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黄愈疡膏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临床收治的60例DFU患者(属湿热毒盛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二黄愈疡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百多邦治疗,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相关炎症指标变化及溃疡面积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治疗组在降低CRP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缩小溃疡面积,治疗组在缩小溃疡面积,促进溃疡修复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黄愈疡膏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相关炎性指标,促进溃疡愈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磁热穴位敷贴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磁热穴位敷贴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东莞市南城医院门诊接受诊疗的204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加磁热穴位敷贴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与对照组的81.3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3.17±1.02)d、(3.67±1.07)d,与对照组患儿的(4.82±1.63)d、(5.42±1.55)d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97.06%与对照组的78.43%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磁热穴位敷贴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黄德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查出患有心脏病的60名孕妇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孕妇进行优质护理,将2010年1月前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孕妇产后2h和产后24 h的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h和24 h出血量(105.88±8.90)mL和(172.72±22.37) mL、产后住院天数(5.03±1.2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19±13.66)mL和(253.13±25.71)mL、(7.91±2.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进行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有效提升孕妇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孕妇的经济负担.

    作者:揭深秋;洪普;吴丹;柯玮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更年期综合征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目前社区中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并对其康复情况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社区中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300例,利用平衡随机法进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多增加饮食调整,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等社区综合干预.并要求患者填写更年期保健知识、更年期心理态度、更年期行为以及Greene症状评分法调查表,了解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绝经有关的心理、身体以及性功能障碍方面得到有效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比以往常规治疗方式更能够缓解其临床症状,同时对患者的身心带来显著提高,提升生活水平.

    作者:许卫红;梁韵;陈岁容;赵靖贤;谢少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丙戊酸钠结合用于治疗双相躁狂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丙戊酸钠结合使用治疗双相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海丰县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双相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结合组患者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躁狂量表(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6周结合组患者的躁狂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合组患者的复发率7.1%较对照组28.6%低(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症安全有效.

    作者:梁守芳;袁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胆总管结石108例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梁平县人民医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108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49.82±7.91)min、出血量(50.37±6.83)mL、切口长度(1.75±0.62)cm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2.71±3.35)h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

    作者:虞尚明;廖志军;周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胃肠外科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完全胃肠外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86例,采用常规进食方案的4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方式的4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改善情况与感染率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前血红蛋白(Hb)与血清白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0d,观察组Hb、血清白蛋白分别为(134.1±30.2)g.L1、(38.9±4.3)g.L-1,对照组Hb、血清白蛋白分别为(121.9±30.6)g.L-1、(34.2±3.5)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2.33%(1/43)低于对照组18.60%(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胃肠外营养应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治疗中,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极为明显,且感染率较低.

    作者:周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AMH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与胰岛素抵抗(I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和内分泌科门诊患者,选择PCOS患者54例,测定其血清AMH、生殖激素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以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1R)<2.14分为非胰岛素抵抗组(MR组)共32例,HOMA-IR≥2.14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22例.进行组间比较分析AMH水平与HOMA-IR的关系.结果:NIR组患者与IR组患者的血清AM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与HOMA-IR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PCOS患者的血清AMH与胰岛素抵抗水平无相关关系.

    作者:余莎;刘明铭;关嵩青;邓娟红;王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72例,按照就诊序列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术后3个月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范围、三角肌肌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和术后6个月、对照组术后12个月和术后6个月比较,前者均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较对照组(22.22%]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梅平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增强CT检查中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造影剂外漏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为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减少检查过程中造影剂外漏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1200例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来中山市人民医院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则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满意度以及造影剂外漏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剂外漏发生率及焦虑程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则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增强CT检查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娄彦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生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心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至2015年鹤山市双合镇双合卫生院收治的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手部骨折患者15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利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1年,对照组利用交叉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访术后2个月~1年,及时记录感染、骨不连、关节僵硬等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并发症发生率2%(骨愈合时间长、骨不连1%,感染症状1%),治疗的TAFS评分优良率91%,对照组有效率为71%,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28%(骨愈合时间长、骨不连17%,感染症状11%),治疗的TAFS评分优良率55%,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较好.

    作者:王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病变膝盖的疼痛评分、膝关节评分以及生存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变膝盖的疼痛评分、膝关节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都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让其膝关节的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作者:付群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亢并肝功能异常患者肝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兴宁市人民医院接受体检与医治的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48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为观察组,比对两组肝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以及观察组肝功能的复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与FT4、FT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两组对象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2周后A组与B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4周后A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接受肝肾功能检验对疗效评估与临床诊断具重要价值.

    作者:罗娜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引起静脉回流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究子宫输卵管造影引起静脉回流的原因.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进行造影检查的855例患者,对其中发生静脉回流的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结果:造影方法均能够清楚的显示出子宫输卵管正常或者异常情况,能够满足诊断的要求.在这些患者中有97例患者发生了静脉回流,发生率为11.35%.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引起静脉回流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结合诱导原因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静脉回流的产生,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作者:孔祥群;冯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拟补益脾肺方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补益脾肺方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门诊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胶囊及盐酸氨溴索分散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补益脾肺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积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益脾肺方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咳嗽症状),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抑制胃溃疡胃酸分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抑制胃溃疡胃酸分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从而提高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120例使用泮托拉唑的患者,观察药物抑制胃溃疡胃酸的分泌情况,及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泮托拉唑的治愈率为72.5%,临床有效率为85.8%,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2%,老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长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结论:泮托拉唑可安全高效抑制胃酸的分泌,缓解临床症状,健全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可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作者:曾文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均为的癫痫患者86例,根据其治疗药物的差异性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丙戊酸应用于对照组治疗中,将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应用于观察组治疗中,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74%,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采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其效果良好,有助于其血药浓度的维持,进而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盘毓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4h后、治疗4h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插管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h、24 h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气管插管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段辉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