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目的:研究分析养胃消瘀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环氧酶(COX)的影响.方法:选取茂名石化医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共计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养胃消瘀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X蛋白表达积分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OX-1表达积分与COX-2表达积分经对比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COX-2蛋白表达积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COX-2蛋白表达积分下降幅度比对照组COX-2蛋白表达积分下降幅度明显;治疗纽患者经养胃消淤汤治疗后显示COX-1表达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消瘀汤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作者:吴红苗;缪新;杨军强;李可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紫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首次排胎便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患儿家长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家长满意率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首次排胎便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7.09±1.26)d、(41.72±10.24)h、(219.88±30.21)μmol·L-1,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曾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儿中的实施效果,为NHB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NHB患儿133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6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优质护理的相关措施(专科护理、抚触护理、严密观察等),B组64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胎便排出时间短于B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值和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康复进程缩短、生存质量提高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余碧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选取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90例妊娠期牙龈炎患者,收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分析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再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健康教育,将两组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健康行为主动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0.45±1.28)分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65.40±1.26)分(P<0.05),观察组妊娠期牙龈炎患者健康行为主动率95.56%高于对照组患者健康行为主动率66.67%(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后,再对患者实施口腔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还能增加健康行为主动率.
作者: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讨论64层计算断层扫描(CT)低剂量扫描肺体积测量指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郁南县人民医院经临床肺功能检查确诊的36例COPD患者(观察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64层CT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全肺低剂量(50 mAs)及常规剂量(100 mAs)吸气末扫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呼气末体积、体积比、体积变化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CT低剂量扫描肺体积指标可较好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
作者:麦东浩;左桂光;张建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用于献血者血液初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东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共146953人次,其中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献血的为对照组(72164人次),初筛血液使用乙型肝炎试纸条,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献血的为观察组(74789人次),初筛血液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比较两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复检阳性率.结果: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初筛血液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复检阳性率从0.67%下降至0.53%;血液因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报废的从0.66%下降至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HBsAg/TP进行血液初筛,操作简单、可靠,能大大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作者:么俊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进行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产后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缩宫素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血压恢复情况及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的比较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米索前列醇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且产后患者出血量少.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信息系统支持下转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在新的救治流程下从外院转运3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15年同期转运病例作为对比,总结操作流程、转运方法及术前护理.结果:323例患者被成功救治,新救治流程平均首次医疗接触(FMC) 进门时间为(41.5±14.0)min;而实施前平均FMC进门时间为(82.0±15.0)min,抢救时间缩短约41 min.结论:信息系统支持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是可行的,并可缩短抢救时间,但需要对转运医师和急救护士进行严格的培训.
作者:魏见娣;李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不同剂量枸缘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9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枸缘酸钠咖啡因5 mg·kg-1维持剂量,而观察组则运用枸缘酸钠咖啡因15 mg·kg-1维持剂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用药第1天、第2天以及第3天两组的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呼吸暂停早产儿枸缘酸钠咖啡因15 mg·kg-1维持剂量治疗,能够改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宋剑弘;王靖涛;唐首丹;冯炽光;刘启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财经大学门诊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将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还能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维持其血压平稳.
作者:蔡康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并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共15959例,进行早孕期超声筛查,对于自愿行无创产前检测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联合组共6627例,超声组共9332例;联合组筛查共523例高风险,筛查阳性率为7.89%,其中进行有创产前诊断检查共170例,证实染色体异常92例,检出率54.0%;超声组中共658例胎儿异常,筛查阳性率为7.05%,其中进行有创产前诊断检查120例,证实染色体异常20例,检出率16.67%.联合组筛查阳性率高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联合NIPT能提高筛查阳性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新;周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明确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确保其早日康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时间段为未进行护理阶段)在廉江市人民医院行进行疝修补治疗的患者504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时间段为实施护理后阶段)在本院行进行疝修补治疗的患者69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的感染率为0.99%,因此本院积极采取或干预措施,观察组的感染率为0.00%.结论:明确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并采取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林国凤;陈增梅;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定痫汤加减配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部分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癫痫部分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定痫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末,观察组拉莫三嗪用量明显比对照组减少900 mg.结论:定痫汤加减配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部分发作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古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给予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等保健系统管理模式更新对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28例儿童保健系统中的同龄儿童,其中有A1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给予传统模式,A2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给予新模式.B1组32例高危新生儿给予传统模式,B2组32例高危新生儿给予新模式.在4组儿童3个月、6个月和1岁时用Ucsc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儿童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人能力等项目进行测评.结果:B2高危新模式组经过1年的治疗后,其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人能力等项目均达到正常新生儿同等发育水平.且1年后A2组儿童的5个能区DQ的得分明显高出A1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保健体系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干预等保健体系的更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婴幼儿智力以及各项自身能力的发育,对儿童未来早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较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巫溪县中医医院收治的54例C1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TCRC组和LEEP组,每组各27例,每组行对应术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CRC组与LEEP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C与LEEP治疗CIN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TCRC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随诊条件、技术设备等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游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患者输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12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输血进行治疗,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上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输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纠正贫血,减少输血量和输血风险.在贫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方式.
作者:李绮萍;韦明壮;罗绮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后中医综合调理对女性健康保护效果.方法:将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及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门诊的200例人工流产女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西药调理,后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综合调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后疼痛程度、疲劳程度.结果:观察组流产后疼痛程度、疲劳程度轻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后的女性应用中医综合调理,可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对女性健康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钟雪云;朱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行骨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于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中心卫生院接诊的98例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依术式不同分两组,对照组行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观察组行骨搬运技术,对比组间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软组织损伤面、骨损伤长度均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胫骨骨折患者特种外科医院(HSS)、Kofoed评分及股骨骨折患者HSS、Harris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率8.16%比对照组22.45%低(P<0.05).结论: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在骨搬运技术医治下,可有效修复受损软组织及骨缺损,促进各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风险,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颜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均给予传统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前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视觉模拟量表法(VAS)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的CASCS及VAS评分显示:两组均较各自治疗前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值的比较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的传统手法.
作者:高尊礼;赵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抗冠心痛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东莞市横沥镇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痛患者,将其按照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分成氯吡格雷组与阿斯匹林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阿斯匹林组的总有效率为76.2%,氯吡格雷组的总有效率为92.9%,氯吡格雷组明显高于阿斯匹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阿斯匹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斯匹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氯吡格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氯吡格雷组明显低于阿斯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而氯吡格雷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作者:严林虎;方军;刘敏恒;陈锦江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