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新;周鹏

关键词:早孕期, 胎儿超声检查, 无创产前检测, 染色体异常, 联合筛查
摘要:目的:探讨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并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共15959例,进行早孕期超声筛查,对于自愿行无创产前检测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联合组共6627例,超声组共9332例;联合组筛查共523例高风险,筛查阳性率为7.89%,其中进行有创产前诊断检查共170例,证实染色体异常92例,检出率54.0%;超声组中共658例胎儿异常,筛查阳性率为7.05%,其中进行有创产前诊断检查120例,证实染色体异常20例,检出率16.67%.联合组筛查阳性率高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联合NIPT能提高筛查阳性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并高血脂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中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梁平县中医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进行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而对照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高于观察组,且在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方面小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好于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

    作者:曹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血压300例患者的全科诊疗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300例高血压患者的全科诊疗.方法:选择湛江市吴川市吴阳镇卫生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对其全科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300患者接受湛江市吴川市吴阳镇卫生院给予的药物与非药物的联合治疗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专业的临床护理,其中286例患者(95.33%)的血压水平降至140/90 mmHg以下,12例患者(4.00%)的血压水平降至150/90 mmHg以下,1例患者(0.30%)出现头昏的症状,1例患者出现失眠症状(0.30%).无症状患者298例(99.40%),有症状患者2例(0.60%),并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血压控制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通过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并行以科学有效的专业性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疗效显著.

    作者:陈启明;何春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财经大学门诊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将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还能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维持其血压平稳.

    作者:蔡康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男护士在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男护士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方法: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昌市第三医院115名急救患者或家属进行护士性别倾向调查.结果:6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救车上配备男护士比配备女护士更合理,但在院内急救中,男护士与女护士的性别倾向比例分别为35%和36%,85%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耐力,86%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胆量,但更多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认为在行医疗过程中,女护士能够更仔细的为病人服务.结论:男护士在急救工作中更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急诊科需要扩大男护士的队伍.

    作者:罗清;胡正坤;袁浪;杨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宫腔镜宫内组织物残留电切术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内组织物残留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宫内组织物残留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宫腔组54例和清宫组54例,清宫组患者给予常规清宫手术治疗,宫腔组患者给予宫腔镜宫内组织物残留电切术治疗,术后给予补佳乐、黄体酮和屈螺酮炔雌醇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和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宫腔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清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宫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和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清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宫内组织物残留电切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且可有效减少术中创伤,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和避免宫腔粘连的发生.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在东莞市黄江医院确诊为ICVD并行DSA的62例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ASP),观察组给予ASP联合氯吡格雷,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DSA前、DSA后7d血小板聚集情况及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DSA检查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DSA检查后7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同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不同的抗血小板方案后,两组患者行DSA检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P联合氯吡格雷虽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行DS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但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用ASP,能有效降低血栓风险,减少因DSA检查造成的血栓现象.

    作者:王兵;刘丹娜;龚煜;郑壮辉;陈沛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76例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腰大池引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癫痫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继发颅内感染的几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预后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持续腰大池引流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预后,但同时也可能引发继发性颅内感染,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邓国志;徐孝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治疗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全切纽与次全切组各27例,全切组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次全切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以后,次全切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全切组患者,全切组手术时间、镇痛剂的使用量、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高于次全切组,全切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要比次全切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54例患者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时,次全切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

    作者:何铂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皮质类甾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质类甾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卫生院确诊治疗的COPD患者1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他林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机械通气、抗菌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他林组患者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每次4mg,每日2次)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次100 μg,每日2次)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疗效、治疗前后l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容积(FEV)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他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FEV1/FEV水平明显高于他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类甾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冯杰麟;邹晓荣;周国荣;周斌;刘玉娴;陈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冠脉介入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动态脉压(APP)监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合并冠心病,按APP大小分为2组:APP≤60 mmHg组19例,APP>60 mmHg组11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结果:APP>60 mmHg组的男性、糖尿病史构成比(81.82%、72.73%)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72.73%、病死率36.36%均明显高于APP≤60 mmHg组(42.11%、26.32%和31.58%、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前监测动态APP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病情预后及风险.

    作者:饶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液净化治疗马桑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马桑中毒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口服马桑叶中毒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连续治疗3d,每天治疗2h,同时联合药物等治疗.结果:该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均有抽搐,入院后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应用地西泮镇静治疗效果差,改用丙泊酚静脉注射镇静,顺利完成2h血液净化治疗后,神志逐渐转清楚.结论:对于重型马桑中毒患者及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可较早缓解.

    作者:廖莹;万启军;陈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诊断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肺炎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中PCT、CRP、W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5%、47.5%、40.0%,P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RP、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CRP及WBC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申宛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与手术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有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住院费用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宫内受孕率、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可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而针对早期输卵管未破碎的患者建议采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作者:雷泽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期妇女膳食营养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析妊娠结局与妊娠期妇女营养及膳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惠州市博罗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妊娠期妇女,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膳食均衡的10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而膳食不均的10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运用营养评定、膳食调查以及妊娠妇女健康问卷,对妊娠中晚期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孕反应、营养素补充、三餐结构、孕期营养宣教、偏食以及孕期体质量指数是影响妊娠膳食合理营养的重要因素;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及营养不均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妊娠期重视营养指导,能够使母婴健康水平提高,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莉;杨春霞;朱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并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共15959例,进行早孕期超声筛查,对于自愿行无创产前检测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联合组共6627例,超声组共9332例;联合组筛查共523例高风险,筛查阳性率为7.89%,其中进行有创产前诊断检查共170例,证实染色体异常92例,检出率54.0%;超声组中共658例胎儿异常,筛查阳性率为7.05%,其中进行有创产前诊断检查120例,证实染色体异常20例,检出率16.67%.联合组筛查阳性率高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联合NIPT能提高筛查阳性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新;周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临床要点.方法:随机选择普宁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经阴道分娩相关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出血量较对照组多,产程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8.09%(37/42),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0.48%(38/42),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4例,对照组剖宫产3例,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不会降低分娩成功率,在做好相关检查及监测工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作者:郑丽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广州新海医院就诊的300例腰腿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各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腰腿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白介素-8(IL-8)浓度、白介素-6(IL-6)浓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与治疗前(6.10±1.50)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腰腿痛VAS评分(2.60±0.82)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6.13±0.50)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更低,数据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TNF-α浓度(23.60±1.50)nmol·L-1、IL-8浓度(10.30±1.80)Pg·mL-1、IL-6浓度(16.89±3.50)pg·mL-1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TNF α浓度、IL-8浓度、IL-6浓度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腰腿痛的改善或者减轻,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林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3种结肠造瘘方式对大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3种结肠造瘘方式对大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左侧结肠癌患者(A组)选择横结肠造瘘,右侧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B组和C组,分别选择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和乙状结肠腹膜内造瘘,比较3组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营养状态优于A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C组营养状态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对患者营养状态产生的影响较小,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横结肠造瘘对患者营养状态产生的影响较明显,并发症较多.

    作者:谢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针对性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为96.0%,护理满意度为94.0%,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半年内复发率为6.0%,远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降低其复发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利于开展护理工作.

    作者:陈秀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鼻内窥镜下鼻前庭囊肿开窗术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实施鼻前庭囊肿开窗术以及传统手术治疗法对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当做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法,观察组予以鼻内窥镜下实施鼻前庭囊肿开窗术具体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术后3、6、12月反复发作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患者伤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月反复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实施鼻前庭囊肿开窗术可对鼻前庭囊肿患者产生显著疗效,操作便捷,创伤小,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各种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复原.

    作者:黄朝阳;黄成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