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诊断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临床价值分析

申宛冬

关键词:小儿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肺炎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中PCT、CRP、W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5%、47.5%、40.0%,P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RP、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CRP及WBC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研究中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眼底病患者,基于病情特殊性,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结合药物种类差异分为不同的小组,包括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应用一般性治疗模式和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中有25例治疗有效,治疗组39例中治疗显效和有效人数35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底病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杜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男护士在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男护士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方法: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昌市第三医院115名急救患者或家属进行护士性别倾向调查.结果:6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救车上配备男护士比配备女护士更合理,但在院内急救中,男护士与女护士的性别倾向比例分别为35%和36%,85%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耐力,86%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胆量,但更多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认为在行医疗过程中,女护士能够更仔细的为病人服务.结论:男护士在急救工作中更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急诊科需要扩大男护士的队伍.

    作者:罗清;胡正坤;袁浪;杨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比索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救治中行地高辛疗法+比索洛尔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雷州骨科医院收治的COPD并发心力衰竭患者60例,以不同用药措施分为两组:甲组30例施以比索洛尔疗法,乙组30例联合施以地高辛疗法+比索洛尔疗法,观察两组效果及其心功能/肺功能临床改善水平等.结果:甲组有效率66.67%(20/30),乙组是93.33%(28/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心功能及其肺功能的临床改善水平都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COPD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后,联合施以地高辛疗法+比索洛尔疗法可行性高,效果显著.

    作者:洪充;周胜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抢救护理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均成功获救,且未发生脏器大出血及反跳等并发症.结论:彻底洗胃、控制抽搐、纠正凝血障碍以及血液净化清除毒物是急性溴敌隆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小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东莞市长安医院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设为对照组,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纽患者采用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止痛时间、水疱消失时间及结痂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止痛时间(2.23±1.68)d、结痂时间(4.03±1.51)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有助于加快治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钟信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31例A组施以肠外营养支持疗法,34例B组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两组疗效分别统计.结果:A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计分(20.8±5.1)分,B组是(14.5±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例营养指标及其免疫功能临床改善水平也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救治重症脑出血时,通过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行性高.

    作者:詹德利;刘伟清;劳永光;黄庆;宋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诊断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肺炎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中PCT、CRP、W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5%、47.5%、40.0%,P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RP、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CRP及WBC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申宛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治疗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全切纽与次全切组各27例,全切组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次全切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以后,次全切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全切组患者,全切组手术时间、镇痛剂的使用量、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高于次全切组,全切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要比次全切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54例患者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时,次全切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

    作者:何铂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儿科收治的108例肺炎患儿,对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108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的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患儿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加快患儿康复的时间.

    作者:孙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患者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影响.方法:将160例外感风热证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80例,观察组予常规西药加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各组均治疗3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降低TNF-α水平、改善中医症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能提高外感风热证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叶雨华;何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梗死不同病因分型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因分型与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中山市南区医院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CISS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其他原因致脑梗死2组,以50例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体乳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分析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与胱抑素C含量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志愿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ISS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因致脑梗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含量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有重要关系,对临床检测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曾碧菲;吴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相关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得到更快康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均给予传统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前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视觉模拟量表法(VAS)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的CASCS及VAS评分显示:两组均较各自治疗前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值的比较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的传统手法.

    作者:高尊礼;赵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女性不孕不育症相关因素与病因探讨

    目的:对女性不孕不育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与发病原因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60例不孕不育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不孕不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原因.结果女性不孕不育症的相关因素主要是性生活过于频繁、不了解月经周期中的佳受孕时期、不良妊娠史、生殖与性健康知识缺乏;原发性不孕患者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原因(51.2%),其中为主要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41.3%)、黄体功能不全(27.5%),继发性不孕患者主要为输卵管原因(52.0%),其中主要的是生殖系统炎症(39.8%)、子宫内膜异位症(31.6%).结论:女性不孕不育症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不断加强关于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以对不育不孕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陈银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坎地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唐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取坎地沙坦、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左旋氨氯地平单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 h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1b)、脉压(P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应用坎地沙坦、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延缓患者的病情.

    作者:朱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陷胸汤联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茶山医院经胃镜检查检出的患有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纽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小陷胸汤与四逆散联合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胃炎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原因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陷胸汤与四逆散联合方案对患有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正武;饶媛;龙芸芸;陈宝如;杨第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东莞市职业性苯中毒诊断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目的:分析东莞市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现状及防控对策.方法:以2014年至2016年东莞地区《职业病报告》中苯中毒职业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疾病诊断现状,并给出相应的疾病防控措施.结果48例苯中毒职业病患者中,男性占比58.33%,女性占比41.67%;发病年龄主要以30 ~ 49岁年龄段为主,发病率为68.75%;发病主要接触年限为6~ 12年,发病率为66.67%.结论苯中毒职业病好发于接触苯年限在6~ 12年的30 ~ 49岁中壮年人群,为有效预防减少苯接触工作人员苯中毒职业病的发生,加强苯接触人群的健康监护,提高其防护意识极为必要.

    作者:陈满连;蔡木蔚;卢歆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镇痛分娩对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意义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山市坦背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1200例自然分娩头位单胎初产妇病例,按照是否采取镇痛分娩进行分组,镇痛分娩组和无镇痛分娩组均为600例产妇,比较两组产妇转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1)和无镇痛分娩组对比,镇痛分娩组剖宫产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作用显著,能够在不延长产程和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梁碧宽;李艺平;罗小年;陈秋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用于献血者血液初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东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共146953人次,其中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献血的为对照组(72164人次),初筛血液使用乙型肝炎试纸条,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献血的为观察组(74789人次),初筛血液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比较两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复检阳性率.结果: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初筛血液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复检阳性率从0.67%下降至0.53%;血液因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报废的从0.66%下降至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HBsAg/TP进行血液初筛,操作简单、可靠,能大大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作者:么俊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结合红外线照射在复发性盆腔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结合红外线照射在复发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复发性盆腔炎患者7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中药灌肠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症状改善程度.结果:(1)与对照组(68.42%)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下腹部坠痛改善率为73.68%,白带增多改善率为81.58%,盆腔压痛改善率为76.32%,附件增厚改善率为78.95%)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结合红外线照射在复发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惠琼;甘秀华;薛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