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莞市职业性苯中毒诊断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陈满连;蔡木蔚;卢歆韵

关键词:苯中毒, 职业病, 防控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东莞市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现状及防控对策.方法:以2014年至2016年东莞地区《职业病报告》中苯中毒职业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疾病诊断现状,并给出相应的疾病防控措施.结果48例苯中毒职业病患者中,男性占比58.33%,女性占比41.67%;发病年龄主要以30 ~ 49岁年龄段为主,发病率为68.75%;发病主要接触年限为6~ 12年,发病率为66.67%.结论苯中毒职业病好发于接触苯年限在6~ 12年的30 ~ 49岁中壮年人群,为有效预防减少苯接触工作人员苯中毒职业病的发生,加强苯接触人群的健康监护,提高其防护意识极为必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年轻高血压患者个案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年轻高血压个案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或就诊中年龄小于50岁的高血压患者,同意加入个案管理的病例列入为观察组,不同意加入个案管理的列入为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在社区采取个案管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自我效能SES评量表、生活质量、疾病知识认知水平、遵医行为、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干预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对高血压调控的认知水平更高,遵医行为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肌酐更低,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对比,两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肌酐更低,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年轻高血压个案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利于改善高血压症状,对血压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

    作者:梁耀荣;黄卫东;鲁敏卿;戴美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重庆市建设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并且改良后的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安全性较高,联合奥氮平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曾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陷胸汤联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茶山医院经胃镜检查检出的患有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纽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小陷胸汤与四逆散联合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胃炎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原因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陷胸汤与四逆散联合方案对患有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正武;饶媛;龙芸芸;陈宝如;杨第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财经大学门诊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将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还能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维持其血压平稳.

    作者:蔡康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治疗,不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再通时间、ST-T段回落≥50%时间、住院时间及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再通时间、ST-T段回落≥50%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6.59%,经x2检验,观察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并控制病情,减少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黄培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乐昌市中医院收治的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混合痔上黏膜环切除术与挂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分期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同期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1%)明显低于对照组(2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行混合痔上黏膜环切除术与挂线疗法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治疗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承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盆腔粘连并发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盆腔粘连并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5例盆腔粘连并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盆腔粘连并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钟凤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124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SMI率为96.8%,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7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作者:唐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均给予传统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前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视觉模拟量表法(VAS)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的CASCS及VAS评分显示:两组均较各自治疗前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值的比较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传统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的传统手法.

    作者:高尊礼;赵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患者输血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患者输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12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输血进行治疗,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上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输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纠正贫血,减少输血量和输血风险.在贫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方式.

    作者:李绮萍;韦明壮;罗绮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优质护理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儿中的实施效果,为NHB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NHB患儿133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6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优质护理的相关措施(专科护理、抚触护理、严密观察等),B组64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胎便排出时间短于B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值和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康复进程缩短、生存质量提高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余碧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更新模式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给予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等保健系统管理模式更新对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28例儿童保健系统中的同龄儿童,其中有A1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给予传统模式,A2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给予新模式.B1组32例高危新生儿给予传统模式,B2组32例高危新生儿给予新模式.在4组儿童3个月、6个月和1岁时用Ucsc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儿童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人能力等项目进行测评.结果:B2高危新模式组经过1年的治疗后,其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人能力等项目均达到正常新生儿同等发育水平.且1年后A2组儿童的5个能区DQ的得分明显高出A1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保健体系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干预等保健体系的更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婴幼儿智力以及各项自身能力的发育,对儿童未来早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巫溪县中医医院收治的54例C1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TCRC组和LEEP组,每组各27例,每组行对应术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CRC组与LEEP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C与LEEP治疗CIN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TCRC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随诊条件、技术设备等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游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女性不孕不育症相关因素与病因探讨

    目的:对女性不孕不育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与发病原因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60例不孕不育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不孕不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原因.结果女性不孕不育症的相关因素主要是性生活过于频繁、不了解月经周期中的佳受孕时期、不良妊娠史、生殖与性健康知识缺乏;原发性不孕患者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原因(51.2%),其中为主要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41.3%)、黄体功能不全(27.5%),继发性不孕患者主要为输卵管原因(52.0%),其中主要的是生殖系统炎症(39.8%)、子宫内膜异位症(31.6%).结论:女性不孕不育症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不断加强关于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以对不育不孕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陈银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研究中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眼底病患者,基于病情特殊性,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结合药物种类差异分为不同的小组,包括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应用一般性治疗模式和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中有25例治疗有效,治疗组39例中治疗显效和有效人数35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底病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杜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大埔县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如控制血压、吸氧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治疗,他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s-CRP,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脂[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 CRP及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他汀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和hs-CRP水平及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HDL-C水平明显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他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炎症状态,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陈应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梗死不同病因分型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因分型与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中山市南区医院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CISS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其他原因致脑梗死2组,以50例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体乳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分析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与胱抑素C含量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志愿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ISS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因致脑梗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含量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有重要关系,对临床检测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曾碧菲;吴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东莞市长安医院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设为对照组,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纽患者采用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止痛时间、水疱消失时间及结痂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止痛时间(2.23±1.68)d、结痂时间(4.03±1.51)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有助于加快治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钟信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再程放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再程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90例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实施再程放疗,每次1.8 ~ 2.0 Gy,每周5次.照射剂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总剂量为45 ~ 60 Gy.结果:84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 54例,疾病稳定(SD) 14例.Ⅱ级放射性食管炎者36例,Ⅲ级放射性食管炎者4例.14例为Ⅱ级放射性肺炎,2例为Ⅲ级放射性肺炎.死亡74例,10例病患在治疗后3个月发生食管穿孔,5个月后病死.6例因全身恶化.2例在接受治疗后因肺部出血病死,病死于肺部感染者共计6例,心衰8例,呼吸衰竭10例.内科合并症为12例.恶性病变20例.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为40%和18%.CR者生存时间均在2年以上,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实施再程放疗技术,可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品质,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治疗结果尚待进一步探析.

    作者:王志伟;侯欣;时磊;谢萱虎;孙萍;段永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80例

    目的:探讨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80例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分析两组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复发率.结果:采用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的观察组不仅总有效率要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复发率也明显比采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应用于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提高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还可以降低此病的复发率,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郑文君;况常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