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昱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因分型与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中山市南区医院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CISS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其他原因致脑梗死2组,以50例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体乳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分析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与胱抑素C含量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志愿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ISS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因致脑梗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含量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有重要关系,对临床检测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曾碧菲;吴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护理中采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8.0%,而对照组是82.0%,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张定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围手术期护理,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换药等,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9.6%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8%,观察组手术后相关指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文秀;付显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并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共15959例,进行早孕期超声筛查,对于自愿行无创产前检测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联合组共6627例,超声组共9332例;联合组筛查共523例高风险,筛查阳性率为7.89%,其中进行有创产前诊断检查共170例,证实染色体异常92例,检出率54.0%;超声组中共658例胎儿异常,筛查阳性率为7.05%,其中进行有创产前诊断检查120例,证实染色体异常20例,检出率16.67%.联合组筛查阳性率高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1 ~ 13+6周胎儿超声检查联合NIPT能提高筛查阳性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新;周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信应用于孕产妇营养指导的实施策略及作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博罗县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孕期保健孕产妇300人,采用干预方法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150例)和微信营养指导组(150例),常规组运用传统方式指导孕产妇营养饮食,微信营养指导组则通过微信工具给予孕产妇科学、合理营养指导,然后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微信营养指导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孕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营养指导组孕产妇对该医院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信移动工具对孕产妇进行系统化孕产期营养指导有显著临床效果,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
作者:杨春霞;宋莉;谭淑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影响.方法:将160例外感风热证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80例,观察组予常规西药加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各组均治疗3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降低TNF-α水平、改善中医症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能提高外感风热证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叶雨华;何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初步调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现状.方法:选择2016年3月MHD患者24例,用调查表登记患者各项资料.结果:患者年龄(64.43±13.59)岁;男女比例2:1,其中60岁以上MHD患者17例,占70.8%.原发病因第一位的是糖尿病肾病,占比37.5%,透析方式均为单纯血液透析;透析频率每周3次的患者占58.4%,平均每周透析时间(10.09±2.66)h.透析龄>5年的患者占16.7%.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为17例(占70.8%).血红蛋白达100 ~ 120 g·L-1的占25%,透析前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的达标者占50%,而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的达标率分别为70.8%,45.83%,62.5%,29.17%,但4项均达标者仅占8.3%.医保覆盖率100%.结论:本地区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64.43±13.59)岁,60岁以上患者较多;原发病因以糖尿病肾病为主.透析方式较单一,内瘘比例较高,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中贫血、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控制欠佳.医保覆盖率较高,达到100%.
作者:彭茜;蒋兰晔;朱一玲;麦丽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贵航贵阳医院收治60例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均住院天数为(5.2±2.6)d,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4±2.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均显著早于对照组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住院时间短,且恢复快.
作者:李湘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汕头市金平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骨科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4.5%、工作能力满意度为96.4%、沟通能力满意度为92.7%、病房管理能力满意度为94.5%,其护理满意度为9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4%、70.1%、67.3%、63.6%及护理满意度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危例数51例、危险3例,其预防有效率为98.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5例、6例及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李建陆;陈国胜;马剑玲;彭华;罗泽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和平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 5年12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5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90项症状自评表(SCL 90)评分、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SAS、SDS和SCL-90量表各个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优势明显,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邓洁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76例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腰大池引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癫痫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继发颅内感染的几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预后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持续腰大池引流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预后,但同时也可能引发继发性颅内感染,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邓国志;徐孝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治疗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全切纽与次全切组各27例,全切组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次全切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以后,次全切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全切组患者,全切组手术时间、镇痛剂的使用量、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高于次全切组,全切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要比次全切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54例患者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时,次全切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
作者:何铂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3种结肠造瘘方式对大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左侧结肠癌患者(A组)选择横结肠造瘘,右侧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B组和C组,分别选择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和乙状结肠腹膜内造瘘,比较3组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营养状态优于A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C组营养状态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对患者营养状态产生的影响较小,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横结肠造瘘对患者营养状态产生的影响较明显,并发症较多.
作者:谢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在东莞市黄江医院确诊为ICVD并行DSA的62例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ASP),观察组给予ASP联合氯吡格雷,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DSA前、DSA后7d血小板聚集情况及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DSA检查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DSA检查后7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同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不同的抗血小板方案后,两组患者行DSA检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P联合氯吡格雷虽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行DS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但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用ASP,能有效降低血栓风险,减少因DSA检查造成的血栓现象.
作者:王兵;刘丹娜;龚煜;郑壮辉;陈沛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取坎地沙坦、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左旋氨氯地平单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 h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1b)、脉压(P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应用坎地沙坦、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延缓患者的病情.
作者:朱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动态脉压(APP)监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合并冠心病,按APP大小分为2组:APP≤60 mmHg组19例,APP>60 mmHg组11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结果:APP>60 mmHg组的男性、糖尿病史构成比(81.82%、72.73%)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72.73%、病死率36.36%均明显高于APP≤60 mmHg组(42.11%、26.32%和31.58%、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前监测动态APP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病情预后及风险.
作者:饶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分析开展紧密型医联体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效果影响,阐明实施该种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实施紧密型医联体社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在此期间的入养老区的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医联体模式前入养老区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慢性病知晓率、生存几率、服药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医联体模式后比实施前,患者的慢性病知晓率提高,生存率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就医满意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 0.05).结论:实施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实现人员和物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极大地解决病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难题.
作者:黄良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常规管理模式的1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行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的1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文本护理、护理技术等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程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内组织物残留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宫内组织物残留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宫腔组54例和清宫组54例,清宫组患者给予常规清宫手术治疗,宫腔组患者给予宫腔镜宫内组织物残留电切术治疗,术后给予补佳乐、黄体酮和屈螺酮炔雌醇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和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宫腔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清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宫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和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清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宫内组织物残留电切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且可有效减少术中创伤,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和避免宫腔粘连的发生.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相关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得到更快康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