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明;何春平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广州新海医院就诊的300例腰腿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各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腰腿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白介素-8(IL-8)浓度、白介素-6(IL-6)浓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与治疗前(6.10±1.50)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腰腿痛VAS评分(2.60±0.82)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6.13±0.50)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更低,数据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TNF-α浓度(23.60±1.50)nmol·L-1、IL-8浓度(10.30±1.80)Pg·mL-1、IL-6浓度(16.89±3.50)pg·mL-1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TNF α浓度、IL-8浓度、IL-6浓度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腰腿痛的改善或者减轻,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林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围手术期护理,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换药等,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9.6%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8%,观察组手术后相关指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文秀;付显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相关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得到更快康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男护士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方法: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昌市第三医院115名急救患者或家属进行护士性别倾向调查.结果:6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救车上配备男护士比配备女护士更合理,但在院内急救中,男护士与女护士的性别倾向比例分别为35%和36%,85%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耐力,86%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胆量,但更多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认为在行医疗过程中,女护士能够更仔细的为病人服务.结论:男护士在急救工作中更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急诊科需要扩大男护士的队伍.
作者:罗清;胡正坤;袁浪;杨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妊娠结局与妊娠期妇女营养及膳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惠州市博罗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妊娠期妇女,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膳食均衡的10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而膳食不均的10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运用营养评定、膳食调查以及妊娠妇女健康问卷,对妊娠中晚期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孕反应、营养素补充、三餐结构、孕期营养宣教、偏食以及孕期体质量指数是影响妊娠膳食合理营养的重要因素;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及营养不均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妊娠期重视营养指导,能够使母婴健康水平提高,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莉;杨春霞;朱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80例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分析两组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复发率.结果:采用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的观察组不仅总有效率要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复发率也明显比采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味桂芍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洗应用于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提高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还可以降低此病的复发率,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郑文君;况常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用于献血者血液初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东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共146953人次,其中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献血的为对照组(72164人次),初筛血液使用乙型肝炎试纸条,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献血的为观察组(74789人次),初筛血液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比较两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复检阳性率.结果: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剂初筛血液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复检阳性率从0.67%下降至0.53%;血液因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报废的从0.66%下降至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HBsAg/TP进行血液初筛,操作简单、可靠,能大大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作者:么俊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给予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等保健系统管理模式更新对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28例儿童保健系统中的同龄儿童,其中有A1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给予传统模式,A2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给予新模式.B1组32例高危新生儿给予传统模式,B2组32例高危新生儿给予新模式.在4组儿童3个月、6个月和1岁时用Ucsc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儿童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人能力等项目进行测评.结果:B2高危新模式组经过1年的治疗后,其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人能力等项目均达到正常新生儿同等发育水平.且1年后A2组儿童的5个能区DQ的得分明显高出A1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保健体系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干预等保健体系的更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婴幼儿智力以及各项自身能力的发育,对儿童未来早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重庆市建设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并且改良后的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安全性较高,联合奥氮平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曾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已引起国内外临床的广泛关注.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病理学特征、病情恶性程度、及临床预后方面有相对大的差异存在.大部分病例在就诊时缺乏特异性表现,在如何对其选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争议,而随着微创医学的进步,内镜治疗渐渐体现出其价值,笔者就此展开探讨.
作者:杨宗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皮质类甾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卫生院确诊治疗的COPD患者1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他林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机械通气、抗菌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他林组患者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每次4mg,每日2次)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次100 μg,每日2次)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疗效、治疗前后l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容积(FEV)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他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FEV1/FEV水平明显高于他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类甾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冯杰麟;邹晓荣;周国荣;周斌;刘玉娴;陈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在东莞市黄江医院确诊为ICVD并行DSA的62例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ASP),观察组给予ASP联合氯吡格雷,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DSA前、DSA后7d血小板聚集情况及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DSA检查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DSA检查后7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同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不同的抗血小板方案后,两组患者行DSA检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P联合氯吡格雷虽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行DS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但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用ASP,能有效降低血栓风险,减少因DSA检查造成的血栓现象.
作者:王兵;刘丹娜;龚煜;郑壮辉;陈沛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相对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以制定更加高效及时的抢救对策,降低死亡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总比例为93.3%.有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因伤势危重死亡,总比例为6.7%.结论: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的及时性、准确性、预见性、科学性是影响严重多发伤患者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分析开展紧密型医联体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效果影响,阐明实施该种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实施紧密型医联体社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在此期间的入养老区的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医联体模式前入养老区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慢性病知晓率、生存几率、服药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医联体模式后比实施前,患者的慢性病知晓率提高,生存率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就医满意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 0.05).结论:实施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实现人员和物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极大地解决病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难题.
作者:黄良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多发性结石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孤立肾多发性结石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MPCNL治疗)和对照组29例(开放式取石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结石取净率、术后2个月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方式,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的概率小,并且结石的清除率高,对患者肾脏产生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作者:于世超;黄春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海藻糖对糖氧剥夺所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SH-SY5Y细胞,建立糖氧剥夺损伤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锥虫蓝染色来检测细胞存活情况;采用DCFH 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藻糖不仅能够明显抑制缺氧缺糖(OGD)条件下的神经细胞死亡(P<0.05),还能抑制过氧化氢所致SH-SY5Y细胞死亡.结论:海藻糖对糖氧剥夺所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金鑫;李叶;孙祯卿;王育波;陆斌;罗毅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东莞市长安医院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设为对照组,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纽患者采用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止痛时间、水疱消失时间及结痂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止痛时间(2.23±1.68)d、结痂时间(4.03±1.51)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有助于加快治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钟信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临床要点.方法:随机选择普宁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经阴道分娩相关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出血量较对照组多,产程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8.09%(37/42),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0.48%(38/42),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4例,对照组剖宫产3例,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不会降低分娩成功率,在做好相关检查及监测工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作者:郑丽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呼吸机与纳洛酮联合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实施呼吸机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前pH值、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31±0.05)、(8.02±1.37)kPa、(7.23±0.85)kPa,治疗后分别为(10.45±2.18)、(13.57±3.62)kPa、(18.74±2.52)kPa;对照组治疗前pH值、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26±0.04)、(7.14±1.02)kPa、(8.27±1.33)kPa,治疗后分别为(17.34±7.05)、(11.62±3.78)kPa、(16.50±4.22)kPa,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与纳洛酮联合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显著改善呼吸循环系统,消除呼吸困难.
作者:余伟清;黄维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因分型与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中山市南区医院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CISS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其他原因致脑梗死2组,以50例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体乳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分析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与胱抑素C含量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志愿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ISS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因致脑梗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含量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有重要关系,对临床检测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曾碧菲;吴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