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徐占青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措施, 老年人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对象,依据处理方法差异分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院前急救措施,研究组采用规范化院前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快速反应评分、医护密切配合评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结果:研究组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快速反应评分、医护密切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情绪状态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措施效果确切,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医护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和医护密切配合度,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抢救成功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三仙四逆异功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仙四逆异功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三仙四逆异功散治疗,对照组用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仙四逆异功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余利华;孙志广;严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治疗的3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含有标准剂量(AraC)阿糖胞苷的化疗方案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后行HD-AraC巩固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行诱导缓解治疗,达到完全缓解70%,有效率为76.67%;行HD-AraC巩固治疗21例,1年总生存率76.19%,1年无复发生存71.43%,2年总生存率61.90%,2年无复发生存57.14%,复发6例,复发率28.57%,死亡4例、死亡率19.05‰11例无复发生存至今;所有患者均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粒缺发热发生率80.95%,确切感染率61.90%,败血症率4.76%,出血率14.29%,治疗相关死亡率4.76%;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8.06%,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9.05%,皮疹发生率9.52%,药物热发生率9.52%.结论:HD-AraC治疗AML疗效较好,可延长总生存周期及无复发生存期,减少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丽玲;欧瑞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频电刀与传统手术在口腔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对乐昌市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高频电刀与传统手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2013年5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乐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复诊率、术后组织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黏液囊肿、牙龈瘤和牙龈成形术手术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黏液囊肿、牙龈瘤、牙龈成形术术后复诊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黏液囊肿术后组织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牙龈瘤、牙龈成形术术后组织肿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黏液囊肿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牙龈瘤和牙龈成形术的术后疼痛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对比,高频电刀应用于口腔外科手术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作者:罗国兵;李瑞华;朱想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X线与MRI检查对腕关节不稳定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X线与磁共振(MRI)检查在腕关节不稳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腕关节不稳定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X线联合MRI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敏感性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检出率及敏感性(86.49%、86.49%)较对照组(54.05%、54.05%)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分析发现,MRI诊断结果可通过T1信号变化,较为清晰地判断患者腕关节情况,X线可通过正位片和侧位片对病灶进行观察.结论:X线联合MRI检查可提高腕关节不稳定诊断的检出率及敏感性.

    作者:袁昌咸;彭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方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徐闻县中医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共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方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各自的优势与适应证,在治疗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但相比之下,PFNA在治疗方面的优势更明显.

    作者:潘劲昭;吴鸿辉;叶仲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y(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的相关性,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初次就诊的念珠菌性阴道炎21例患者为初发组,将1年内反复发病4次(含以上)的患者13例患者设为复发组,另外选取本院健康体检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ELISA法检测,观察不同组别内IL-10、IFN-γ的表达水平,并研究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的关系.结果:初发组和复发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组的阴道分泌物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发组,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的阴道分泌物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初发组的IFN-γ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相关性.结论: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会影响念珠菌阴道炎,与其发病和复发情况具有相关性.

    作者:宋瑜;邓嘉鸣;王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7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用于7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源城区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7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上的差异,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改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结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叶东平;丘戈;曹建明;江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下尿路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研究.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罗定市中医院诊治的46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出血发生率高,为5.43%、尿频夜尿及尿失禁3.69%、尿路感染3.91%、尿道狭窄2.83%、尿潴留3.70%、膀胱痉挛1.30%等症状,另有2.17%患者会复发.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3.04%.结论:电汽化手术对于前列腺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应重视其术后并发症,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余书广;叶向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红细胞平均体积联合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联合血红蛋白(Hb)电泳检测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38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观察组)、98例非地中海贫血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基因诊断,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MCV,采用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测定Hb;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MCV、Hb单项及其平行、联合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脆性进行系列联合检测的结果、评价.结果: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MCV检测的特异度较低,而Hb检测的灵敏度偏低;MCV、Hb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分别为93.2%、82.3%,特异度分别为78.1%、97.2%,平行联合、系列联合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80.0%,特异度分别为71.6%、100.0%;平行联合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显著大于各单项检测,系列联合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特异度显著大于各单项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V联合Hb检测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其中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较高,联合MCHC、红细胞脆性进行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较高,对于筛查地中海贫血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锐芳;赖兆新;罗丽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干预前后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干预前后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妇产科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中使用的主要抗菌药物为头孢拉啶,占总比例为85.0%,其次为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分别为79.2%和74.2%,产妇经过干预后,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更加合理,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中,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比较中,产妇经过干预后,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与干预前相比较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予以干预措施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性,减少或者避免临床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

    作者:马美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血压合理用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误区和正确用药对策.方法:选择许昌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诊治资料,归纳高血压合理用药对策.结果:100例患者均得以治愈,安全出院,出院率为100%.方法: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施用科学、合理的用药对策,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性.

    作者:王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季节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的影响

    目的:了解季节对东莞地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东莞光明眼科医院收治的281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对其做结膜囊细菌培养,并分成春夏组(5月~10月)及秋冬组(11月至次年4月).结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7.21%,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春夏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38%,秋冬组阳性率为3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率较高,并且季节因素对其带菌率有一定影响.

    作者:封亮旗;吴启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分析在治疗膀胱肿瘤时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PKB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从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中抽取84例,并将其均分为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行TUPKBt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TUPKBt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年度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辅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痰来源标本分离的2745株病原菌的类别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所分离出的274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55%,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48%)、大肠埃希菌(12.71%)、鲍曼不动杆菌(10.02%)、肺炎克雷伯杆菌(8.60%),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占21.42%,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16%)、革兰阳性杆菌(3.50%)、屎肠球菌(2.00%)、粪肠球菌(1.6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高,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痰培养药敏分析结果提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重耐药菌(MDRB)、广泛耐药菌(PDRB)较多,建议根据药敏结果联合、轮转选用抗生素,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生成,同时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和管理,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作者:李兰英;陈林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特点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血管直径超过2mm的共计724段,其中,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共计672段(92.82%),不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共计52段(7.18%).经ICA检查显示,7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42支,占56.8%;中度狭窄31支,占41.9%;重度狭窄37支,占50.0%;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7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41支,占55.4%;中度狭窄31支,41.9%;重度狭窄38支占51.4%,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具有快速、无创的特点,在CT图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的情况下,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有着较高的特异度、敏感度,有利于冠心病的前期诊断.

    作者:林伟添;侍丽;黄建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东莞市大岭山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确诊收治的120例肾铸型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三组,甲组40例实施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乙组40例实施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丙组40例实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与乙组、丙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与丙组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治疗肾铸型结石效果显著,可结合采用标准通道结合微通道,清除结石效果显著,应用安全.

    作者:戴勇;米其武;焦万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股骨近端防旋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焦作市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收治并经PFNA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85例,由专科护士给予包括术前评估、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康复护理等一系列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85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住院时间8~20d,平均12.4 d.1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褥疮,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复查X片显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和骨折复位均良好,无髋内翻、内固定断裂、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PFNA治疗前后,给予行之有效的全面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充分发挥PFNA治疗创伤小、内固定稳定性好、并发症少的优势,使患者得到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永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总结预防方法.结果:所有65例患者中,术后上肢水肿5例,皮下积液3例,皮瓣坏死1例,上肢抬举受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损伤范围大、术后处理不当等有关,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潘青竹;王银娣;叶凤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在乳腺导管原位癌定性诊断中的研究应用.方法:选取博罗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怀疑为恶性非肿块型的乳腺病患者100例,分别进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查和常规超声检查,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查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敏感性、准确性为92.1%、89.0%高于常规超声检查60.5%、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在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敏感性、准确性较高.

    作者:骆圣娟;刘艳;赵穗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微波照射肺俞穴联合抗感染治疗小儿肺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波照射肺俞穴联合抗感染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60例小儿肺炎患者,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疗法,给予微波照射肺俞穴治疗.对比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呼气高峰流量(PEFR)为(4.50±0.50)L/S、共振频率(Fres)为(14.82±1.45)Hz、大通气量(MVV)(58.38±4.60)%、气道阻力(Raw)为(85.00±6.28)%,呼吸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EFR、Fres、MVV、Raw等呼吸功能指标明显获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18.46%)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5%)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照射肺俞穴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更为安全可靠以及耐用.

    作者:唐首丹;王靖涛;宋剑泓;黄巍;张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