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宽;黄黎;王理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特点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血管直径超过2mm的共计724段,其中,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共计672段(92.82%),不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共计52段(7.18%).经ICA检查显示,7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42支,占56.8%;中度狭窄31支,占41.9%;重度狭窄37支,占50.0%;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74例患者中,轻度狭窄41支,占55.4%;中度狭窄31支,41.9%;重度狭窄38支占51.4%,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具有快速、无创的特点,在CT图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的情况下,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有着较高的特异度、敏感度,有利于冠心病的前期诊断.
作者:林伟添;侍丽;黄建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y(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的相关性,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初次就诊的念珠菌性阴道炎21例患者为初发组,将1年内反复发病4次(含以上)的患者13例患者设为复发组,另外选取本院健康体检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ELISA法检测,观察不同组别内IL-10、IFN-γ的表达水平,并研究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的关系.结果:初发组和复发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组的阴道分泌物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发组,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的阴道分泌物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初发组的IFN-γ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相关性.结论:IL-10、IFN-γ的表达水平会影响念珠菌阴道炎,与其发病和复发情况具有相关性.
作者:宋瑜;邓嘉鸣;王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在急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血液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所获得的诊断效果及其具备的价值.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粤东医院接收的84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是否合并心力衰竭为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单纯AECOPD患者)与观察组(AECOPD合并左心力衰竭),每组4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血液NT-proBN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1周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NT-proBNP浓度比入院时的血液NT-proBNP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得以改善明显.结论:血液NT-proBNP检测可作为一项有效指标,用于老年AECOPD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其对于患者预后的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坚锐;舒昱立;陈宜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18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将其划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曲美他嗪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且3组分别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曲美他嗪治疗以及二者联合治疗.持续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相较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曲美他嗪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比较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对较高;心绞痛次数更少,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也更短,与其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降脂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提升冠心病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王正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误区和正确用药对策.方法:选择许昌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诊治资料,归纳高血压合理用药对策.结果:100例患者均得以治愈,安全出院,出院率为100%.方法: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施用科学、合理的用药对策,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性.
作者:王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评价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患者中实施地佐辛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拟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另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术后不同时刻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神经阻滞优良率远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8h、12h疼痛评分均远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实施地佐辛超前镇痛能够显著提高优良率,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麻醉维持时间,还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李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的患病情况与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广州市天河区冼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位高龄老年人中筛选出1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血压、高脂血症以及有糖尿病和吸烟、饮酒史、心血管家族史和体质量指数等指标显示高于研究组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影响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因素在吸烟、饮酒以及疾病认知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护人员要从多角度分析其因素,提高社区高龄高血压对高血压的防范和治疗意识.
作者:刘焕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9月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收治的113例皮脂腺囊肿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传统肿物切除术、小切口微创摘除术、脓肿切开引流后延期刮除术,术后随访1~2年.结果:78例单纯性皮脂腺囊肿行小切口微创摘除术后,1例复发,再次行传统肿物切除术,愈合良好,无复发;19例粘连性皮脂腺囊肿行传统肿物切除术后,无1例复发;16例感染性皮脂腺囊肿行切开引流术后,延期囊壁刮除,伤口经换药后,二期愈合,其中1例复发,再次行传统肿物切除术,愈合良好,无复发.结论:不同类型的皮脂腺囊肿可根据其部位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进行治疗,以达到佳的美容效果.
作者:陈泽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单纯使用中药或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Medline、EMbase、CBM、CNKI、万方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选择随机对照研究,应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R3.0.1,WinBUGS 1.4.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rIs)表示.结果:终纳入19篇文献,均为双臂(two-arm)研究,研究总臂数为38,共194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其中治疗组993例,对照组953例.通过与硫酸镁的比较可知,川芎嗪±硫酸镁比单独使用硫酸镁的疗效好[相对危险度(RR)=0.29,95%CI:0.08 ~ 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干预措施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治疗效果由优到劣对药物进行排序,依次为黄芪+硫酸镁,川芎嗪,川芎嗪+硫酸镁,丹参+硫酸镁、硫酸镁和丹参.结论:黄芪与硫酸镁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且黄芪、川芎嗪分别与硫酸镁联合用药效果优于硫酸镁单独用药,黄芪+硫酸镁组合疗效佳,硫酸镁和丹参治疗效果不理想,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梁凤桃;方佳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运用普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高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普伐他汀.两组患者跟踪随访1年,比较血脂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脂调节情况比对照组患者的调节速度明显快,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脂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8.33%(59/60),对照组达到86.21%(50/5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为3.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运用普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血脂情况改善较好,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临床应用中,普伐他汀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害,有肝病史或饮酒史的病人应慎用,治疗期间要注意查肝功能.
作者:郑富文;徐国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总结预防方法.结果:所有65例患者中,术后上肢水肿5例,皮下积液3例,皮瓣坏死1例,上肢抬举受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损伤范围大、术后处理不当等有关,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潘青竹;王银娣;叶凤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20(R)-人参皂苷Rg3(GRg3)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GRg3抑制角膜瘢痕增生的机制.方法:直接选用大白兔获取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后进行原代培养,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10 mg·L-1,20 mg·L-1,50 mg·L-1,100 mg·L-1,150 mg· L-1,200 mg·L-1)GRg3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应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研究不同浓度GRg3对培养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当GRg3浓度达到20 mg·L-1及以上时,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均显著受抑制.当GRg 3浓度达到50 mg·L-1及以上时,GRg3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结论:GRg3具有抑制体外培养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随着GRg3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GRg3抑制作用增强.GRg3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岳丽菁;唐敏;张阳;黄丹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证候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选择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接收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证候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证候相关因素.结果: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证候主要有8个,各证候对应危险因素如下:肝郁痰热证:饮酒和较小工作压力;肝郁化火证:焦虑状态;脾虚湿困证:电脑前工作和眩晕家族史;热证:高血压病史;气血两虚证:久站和生活安逸;风痰证:低头伏案工作和酗酒;肝阴虚证:年龄层次;气虚证:颈椎病病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证候主要有8个,其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可加以利用.
作者:魏中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笔者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对某基层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提出存在问题,并完善系统的设计流程和解决问题,使电子病历系统为医院行政管理、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和医疗付款审核提供技术支持,实施适合的“以患者为中心、有利于病历质量控制、实现临床科研数据”的电子病历系统.
作者:温慧兰;罗以娟;杜春花;林俊雄;谭永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合作用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接受诊治的5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两组患者均应用胺碘酮,观察组则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结果:在疗效及相关治疗指标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占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程度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效果确切.
作者:刘其荣;杨凌霜;高建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76例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下背疼痛均有所减轻,视觉模拟量表(VAS)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干前屈、后伸和侧屈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均有所扩大,且观察组患者扩大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均有所减轻,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SF-36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大患者躯干活动范围,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贾党培;李莉;仵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颅脑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择的60例对象均为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颅脑术后脑水肿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谷红注射液治疗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的30例患者归入观察组研究对象.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住院时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统计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GO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总计发生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总计发生5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颅脑手术的患者要注重其术后脑水肿的情况,可使用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脑水肿,显著改善患者术后颅脑缺血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还有改善预后的效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艽龙胶囊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功能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艽龙胶囊口服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脘饱胀、胃脘烧灼和口干口苦)进行评价,同时观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饱胀、胃脘烧灼和口干口苦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脘饱胀、胃脘烧灼和口干口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4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对照组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艽龙胶囊联合多潘立酮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脘饱胀、胃脘烧灼和口干口苦等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嵩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进行研究,共有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保胎治疗,观察组在保胎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娩出后早产儿抗感染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孕周的母婴结局,包括剖宫产、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结果:在28 ~ 34周内,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4~36周内,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6 ~ 37周内,两组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早产胎膜早破情况应该根据不同孕周、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保胎治疗方法,以大程度地保证母婴安全,娩出后早产儿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处理措施,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夏伟桃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珠海市金湾区三灶医院收治的42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体会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手术治疗34例,非手术治疗8例;治疗成功40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常发生误诊和误治,早期确诊和早期手术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邓小文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