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夏厚朴汤加减在慢性咽喉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胡少争;景朝丽;董韶昱;李志刚

关键词:半夏厚朴汤, 慢性咽喉炎, 金嗓利咽丸
摘要:目的:分析半夏厚朴汤加减在慢性咽喉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登封市中医院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金嗓利咽丸组给予金嗓利咽丸治疗,半夏厚朴汤组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咽喉炎治疗总有效率;自觉症状消失时间、声嘶消除时间、喉部病变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结果:半夏厚朴汤组慢性咽喉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金嗓利咽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厚朴汤组自觉症状消失时间、声嘶消除时间、喉部病变消失时间短于金嗓利咽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血清炎症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半夏厚朴汤组血清炎症指标优于金嗓利咽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减在慢性咽喉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改善血清炎症指标,降低炎症水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方法:选自开封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0例进行研究,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35例则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颅内压水平、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切口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显著,为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薛长理;张万宏;郑光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阳江市培阳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培阳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研究的118例肺结核耐药患者均选自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患者,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防痨与肺疾病联合会(IUATLD)中的比例方法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以及乙胺丁醇(EMB)四种药物的耐药性和菌种进行检测.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可知22项因素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而OR值较高的因素依次为全程规则用药、服药管理、耐HRES数量、治疗3月痰涂片和治疗2月痰涂片,对单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可知,OR值较高依次为不规则用药、减少药物治疗剂量、3月痰培阳性,不良反应和2月痰培阳性.结论:经过研究可知,不规则用药、减少药物治疗剂量、初始耐药、不良反应以及2、3个月末痰培仍阳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为此需要加大培阳肺结核患者的防控工作力度.

    作者:陈勇毅;阮运河;戴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综合减重方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减重方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中,并按其入院标号分为综合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患者结合个人意愿饮食、运动治疗,综合组则实施综合减重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综合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2hIN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减重方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产科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产科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发生感染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从高到底依次为呼吸道45例(47.37%)、切口22例(23.16%)、泌尿生殖系统18例(18.95%)、消化系统8例(8.42%)、其他2例(2.1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产科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剖宫产、胎膜早破、瘢痕子宫、产妇年龄较大、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长及侵入性操作等.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引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产科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多,且相关危险因素多,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产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作者:邓艳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局部皮瓣修复预后观察

    目的:研究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实施局部皮瓣修复的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南方医院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42例,患者均接受一期切除术,术后均实施局部皮瓣修复,其中A组游离创缘后拉拢缝合,共15例;B组选择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共15例;C组选择皮片移植,共12例,比较修复效果.结果:A组愈合总有效率为53.33%,B组86.67%,C组75.00%;A组修复满意度为60.00%,B组93.33%,C组91.67%;A组3例出现不良情况,C组1例,B组未出现.结论:局部皮肤松弛、病灶较小患者,可以选择拉拢缝合;针对皮肤较大面积缺损的患者,局部皮瓣修复的效果明显.

    作者:吴灿;张立宪;李远东;肖宏卫;张柏;刘华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中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行LEEP的CIN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患者切除深度为15 ~ 20 mm,B组患者切除深度为21 ~ 25 mm.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B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EEP中采用15 ~ 20 mm的切除深度,有助于CIN患者宫颈的修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康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OU)患者食物不耐受的检测结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治疗的180例复发性ROU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对14种常见食物的食物特异性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阳性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8%,观察组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牛肉、鸡肉、玉米、鸡蛋(蛋白/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麦、大豆、西红柿、小麦、虾、鳕鱼、螃蟹等食物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后,有效者158例、无效者22例,有效率为87.78%.结论:ROU的发病与食物不耐受有确切关联,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能够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进行饮食控制能有效减少复发.

    作者:连艳珍;岳保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异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T1、T2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陈家趁;蔡宜良;吴铁;陈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风险防范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170例患者,总结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研究护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做基础.结果:在1170例患者中,共发生不安全事件35例,事故发生率为2.99%.其中跌倒5例,占全部事件的14.28%,甘露醇外渗8例,占22.85%,医嘱查对错误20例,占57.14%,坠床2例,占5.71%.结论:在对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性事件为跌倒、甘露醇外渗和医嘱查对错误.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安全风险积极应对,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邓燕霞;欧阳珍;周少华;王丽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床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对肝硬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惠东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L)、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丫-谷氨酰转肽酶(γ-G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指标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生化检验中相关项目的指标值变化,与健康人差异较大,这可以作为临床上对肝脏损害诊断的依据,为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提供新的方向和辅助手段.

    作者:郭国才;钟惠香;魏德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在中山市中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进行治疗的120例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全部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根据给予不同的治疗药物,将以抗生素治疗为治疗方案的60例患者归纳为对照组,而选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作为治疗药物的另6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不仅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周耀辉;冯劲立;周永茂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患者病床号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治疗,研究组55例患者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保留时间、药物外溢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灌肠药物保留时间为(7.14±0.56)h,明显高于对照组,每次药液外溢比例为9.10%,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本院自制的改良保留灌肠装置来进行保留灌肠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药物保留时间,减少药物外溢.

    作者:李阳红;朱晨茜;宋志红;杨小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林英基名老中医治疗痛证的临床经验与特色简介

    介绍林英基名老中医对“疼痛”的临证经验,根据疼痛的病因分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外引小络而痛”,从而制定了中医治疗的思路:一是疏通,二是补益,三是温通、缓急(解痉).通过典型病案介绍林老的治疗临证特色.

    作者:李孔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诊CT平扫对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对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安阳市人民医院90例高度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患者经病理和手术证实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前采用急诊CT平扫进行诊断,观察急诊CT平扫的检出情况.结果:急诊CT平扫的诊断准确率为97.78%,与病理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CT平扫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准确探测阑尾病变部位、类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吴雪;王淑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双球囊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双球囊(COOK球囊)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单胎、足月、头位,并且具有引产指征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低位小水囊引产,给予观察组COOK双球囊引产,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24 h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宫颈评分为(8.52±2.25)分,高于对照组的(6.02±1.32)分,分娩时间为(8.25±4.22)h,短于对照组的(13.56±3.7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与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双球囊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石群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小剂量尿激酶、纤溶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昭通市威信骨泰医院收治的88例下肢DVT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药物治疗.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纤溶酶组50例,尿激酶组38例,纤溶酶组给予纤溶酶治疗,尿激酶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酶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优于尿激酶组,且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纤溶酶对下肢DVT的血管再通率均较高,但是采用纤溶酶的患者康复速度更快,并发症更少,疗效更安全.

    作者:冷恒;陈翼翔;李晓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肺部疾病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肺部疾病并发低钠血症的老年患者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年收治的老年肺部疾病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180例,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经过有效护理后,血清钠指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肺部疾病患者常伴有低钠血症的情况,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生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低钠血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

    作者:尚会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汤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医院慢性盆腔炎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与研究组(常规西医联合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A、IgG、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汤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症状、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清记;李凤阳;王波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探究参附注射液配合常规内科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联合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7d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3.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IV级的患者比例(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参附注射液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其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曾淑英;梁龙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将马山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经诊断明确为子宫肌瘤的患者(64例)纳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治疗后统计比较患者手术情况.结果:子宫肌瘤数量:单发肌瘤患者与多发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大小:直径< 6cm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用时较直径>6cm的患者明显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位置:前壁与后壁肌瘤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均较壁间深部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出血量、手术时间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子宫肌瘤的数量、大小及位置.

    作者:苏玉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