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观察

李世渊;曾明;关宏业;赵新建;谭健韶;廖绪强

关键词: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应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98例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实施传统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研究组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实施改良TLIF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应用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左旋咪唑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左旋咪唑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4例难治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行阿奇霉素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盐酸左旋咪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免疫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旋咪唑可有效改善难治性肺炎患儿病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柯琼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确诊之前所有患者均实施FNAC检查,采用病理检查结果为黄金标准,评估FNAC检查准确率.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组织病理学和FNAC在诊断的准确性方面差异不大.FNAC诊断良性符合率为95.35%,FNAC恶性诊断符合率为90.32%,假阳性率9.68%.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采用FNAC实施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准确率高等特点,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俊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诊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死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陆丰市人民医院的收治16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同病灶梗死面积、不同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患者hs-CRP、Hcy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hs-CRP、Hcy指标水平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病灶梗死面积及预后(mRS)的相关性.结果:(1) hs-CRP、Hcy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重度组患者高于轻中度组,大面积梗死组高于非大面积梗死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RP、Hcy水平与NIHSS评分、病灶梗死面积及mRS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hs-CRP、Hcy高表达影响脑梗死发生发展和疾病转归,持续监测这2项指标水平变化有利于提高临床脑梗死诊疗效果.

    作者:陈瑞莲;陈新东;黄彦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宏力医院就诊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但白细胞介素12(IL-12)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指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3%,对照组为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者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增强肺功能,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吴增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并按单号、双号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随访显示,观察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

    作者:尉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妊娠高血压不同孕期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妊娠高血压孕妇不同孕期左心室功能的评价.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上饶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接诊5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A组),50例正常孕妇(B组),48例身体健康的未孕女性(C组).采集六组切面的动态二维图像对比3~4个周期,记录三组患者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AP)、心尖水平旋转角达峰绝对时间(Pti-AP)及达峰时间百分比(Perc-Pti-AP)、心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MV)、心底水平旋转角度达峰绝对时间(Pti-MV)及达峰时间百分比(Perc-Pti-MV)、舒张末期左室容量(LVEDV)、E/A、短轴缩短率(FS)、收缩末期左室容量(LVESV).结果:A组及B组孕妇中、晚期Prot-AP、Pti-AP、Perc-Pti-AP、Prot-MV、Perc-Pti-MV均高于C组,但Pti-MV则低于C组;A组及B组LVEDV、E/A、LVESV值显著低于C组,但FS值则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孕妇不同孕期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妊娠高血压及正常孕妇的中、晚期Prot-AP、Pti-AP、Perc-Pti-AP、Prot-MV、Perc-Pti-MV、FS均高于未孕健康女性,但Pti-MV、LVEDV、E/A、LVESV值显著下降,但其远期临床效果还需加大样本量进行证实.

    作者:王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氧气驱动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肺炎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东莞市石排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接受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等相关指标消失时间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除了接受抗感染治疗以外还要进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其临床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丘小其;何念晖;梁启慧;郭利美;易仟仞;肖永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

    目的:探索及分析针对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丰都县人民医院眼科病房接收的伴白内障的57例(66眼)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确诊后均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详细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视力、视野及中央前房深度等相关指标变化,且详细记录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的视力与术前相比明显更优(P<0.05);术后患者的眼压、视野缺损值与术前相比明显更小,中央前房深度明显更长(P<0.05).结论:针对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对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后的连续观察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来中山市西区医院诊治的25例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成像(MPR)、曲面重建(CPR)图像,重建后综合分析CT表现的少见部位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少见部位急性阑尾炎患者经手术治疗证明确实为急性阑尾炎,24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可见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后的连续观察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6%.结论:在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进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通过重建技术,多方位进行分析CT表现,可提高少见部位CT检查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梁攀;赵红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对颈椎退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分为两组:A组(32例)行寰枢后路融合术,B组(30例)行枕颈后路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及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变化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的S值明显降低,与A组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的C2-7角无明显变化,B组明显减小,A组术后的C2-3活动度明显大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对颈椎退变的影响较小,相比枕颈后路融合术,寰枢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颈椎退变风险更低,退变程度更轻,临床应用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朱文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祛痰、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及25-羟维生素[25-(OH)D3]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消退时间和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gM、IgA、IgG和25-(OH)D3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能显著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廖志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建立椎弓根通道治疗脊柱疾患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建立椎弓根通道治疗脊柱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常安医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需要椎弓根钉棒固定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X线引导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射线暴露时间,术后采用64排CT分析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根据Rampersand分级,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射线暴露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T下Rampersand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建立椎弓根通道治疗脊柱疾患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及X射线危害.

    作者:王波;刘永贵;付业常;梁越飞;杨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巫山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为两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绩效评价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G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且临床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显著高于研究组的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价值比较突出,有助于保证各项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落实,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唐勤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经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治疗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74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尾数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显著优于显微外科夹闭术,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作者:蔡邵帅;李龙;杨金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40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宫内节育器导致月经失调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于佛山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就医的宫内节育器所导致月经失调患者8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法、中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3例,占82.50%,不良反应2例,占5.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患者经过中西医方法治疗后,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超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共214例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法对患者进行缝合,观察组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进行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志远;伍秀丽;徐赐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问题式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问题式(PBL)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入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00例,作为研究组,参加PBL式孕期健康教育,并选取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参加普通孕期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的差异、分娩效益以及对分娩过程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选择剖宫产57例(57.00%),其中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占比为36.84%(21/57),对照组分别为81例(81.00%)、54.43%(44/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pgar评分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PBL式孕期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方式合理性,阴道分娩率高,可有效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选择率,消除产妇消极恐惧情绪,提高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

    作者:文哲;顾淑贤;黎秋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Tweed-Merrifield技术矫治成人严重双颌前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Tweed-Merrifield技术用于矫治成人严重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严重双颌前突患者2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使用Tweed-Merrifield技术进行矫治治疗,对矫治前后X线投影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矫治后,患者上、下牙前突度和倾斜度等有着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eed-Merrifield技术对成人严重双颌前突患者有着显著的矫治效果.

    作者:谢葵葵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并分析该治疗方式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压、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9%较对照组79.69%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清肌酐(SCr)、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1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疗效显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血压,同时还能对患者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研究组进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甲状腺结节疗效;操作耗时、术中出血、住院康复天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甲状腺结节疗效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操作耗时、术中出血、住院康复天数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减少出血和创伤,缩短手术和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是甲状腺结节的可行治疗术式.

    作者:张浩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