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问题式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文哲;顾淑贤;黎秋妹

关键词:问题式孕期健康教育, 瘢痕子宫, 分娩结局
摘要:目的:研究问题式(PBL)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入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00例,作为研究组,参加PBL式孕期健康教育,并选取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参加普通孕期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的差异、分娩效益以及对分娩过程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选择剖宫产57例(57.00%),其中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占比为36.84%(21/57),对照组分别为81例(81.00%)、54.43%(44/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pgar评分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PBL式孕期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方式合理性,阴道分娩率高,可有效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选择率,消除产妇消极恐惧情绪,提高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巫山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为两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绩效评价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G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且临床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显著高于研究组的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价值比较突出,有助于保证各项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落实,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唐勤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诊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死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陆丰市人民医院的收治16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同病灶梗死面积、不同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患者hs-CRP、Hcy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hs-CRP、Hcy指标水平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病灶梗死面积及预后(mRS)的相关性.结果:(1) hs-CRP、Hcy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重度组患者高于轻中度组,大面积梗死组高于非大面积梗死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RP、Hcy水平与NIHSS评分、病灶梗死面积及mRS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hs-CRP、Hcy高表达影响脑梗死发生发展和疾病转归,持续监测这2项指标水平变化有利于提高临床脑梗死诊疗效果.

    作者:陈瑞莲;陈新东;黄彦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医辨证治疗便秘浅谈

    目的:便秘是临床比较多发的一类疾病,可能为单独发病,也可能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排便困难以及排便间隔时间异常延长是便秘的主要临床表现.从中医角度来看,便秘存在实秘和虚秘的差别,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实秘和虚秘表现.中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有多种,但整体来看都是从病因出发,强调辨证施治.本研究中笔者具体分析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具体方法.

    作者:韩永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接受治疗的84例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接受检查明确肿瘤类型,并对患者的肝功能和门静脉高压程度进行评估,可根据检查及评估结果制定适宜患者病情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手术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谭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传统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对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分别施以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62例高眼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在对高眼压青光眼疾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应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平均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高眼压青光眼治疗期间,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水平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揭阳地区62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揭阳地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的疾病特点.方法:选取揭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62例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患儿,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发症、转归情况、住院天数,分析患儿的主要致病菌.结果:62例患儿中,全身表现以黄疸常见,共40例,其次分别为发热39例,精神、食欲差33例,体质量不增或下降8例,系统表现以消化系统表现为主,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54/62),平均住院天数(17.58±3.02)d,血培养阳性率为82.26%(51/62),主要致病菌包括无乳链球菌、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结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尽早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詹陈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妊娠高血压不同孕期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妊娠高血压孕妇不同孕期左心室功能的评价.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上饶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接诊5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A组),50例正常孕妇(B组),48例身体健康的未孕女性(C组).采集六组切面的动态二维图像对比3~4个周期,记录三组患者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AP)、心尖水平旋转角达峰绝对时间(Pti-AP)及达峰时间百分比(Perc-Pti-AP)、心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MV)、心底水平旋转角度达峰绝对时间(Pti-MV)及达峰时间百分比(Perc-Pti-MV)、舒张末期左室容量(LVEDV)、E/A、短轴缩短率(FS)、收缩末期左室容量(LVESV).结果:A组及B组孕妇中、晚期Prot-AP、Pti-AP、Perc-Pti-AP、Prot-MV、Perc-Pti-MV均高于C组,但Pti-MV则低于C组;A组及B组LVEDV、E/A、LVESV值显著低于C组,但FS值则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孕妇不同孕期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妊娠高血压及正常孕妇的中、晚期Prot-AP、Pti-AP、Perc-Pti-AP、Prot-MV、Perc-Pti-MV、FS均高于未孕健康女性,但Pti-MV、LVEDV、E/A、LVESV值显著下降,但其远期临床效果还需加大样本量进行证实.

    作者:王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观察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24例,随机抽取62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另6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尽早消除症状,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付光蓉;周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黄芪建中汤加昧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为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奥美拉唑、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良好,患者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王振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南沙区鱼窝头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9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乳腺肿物表面切口行纤维腺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乳房对称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传统治疗方式相比,虽然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但伤口愈合、美观度较好,患者治疗依从度高.

    作者:唐少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PD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血清Hcy,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其中行常规治疗者为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FA)、维生素B12(VitB 12)者为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与血清Hcy水平的关系和相关性.结果:PD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清FA与VitB 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VitB 1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4,P<0.05),与血清F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25,P< 0.05),与VitB 12无显著相关性(r=-0.325,P>0.05).结论:Hcy与PD的发生和进展有密切联系,补充FA和VitB 12可改善PD患者高Hcy水平症状,Hcy可指示预后.

    作者:李裕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探讨对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清溪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80例接受急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胺碘酮治疗,给予参照组患者心律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总体的有效率为97.50%,参照组为82.5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参照组为2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付志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对颈椎退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分为两组:A组(32例)行寰枢后路融合术,B组(30例)行枕颈后路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及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变化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的S值明显降低,与A组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的C2-7角无明显变化,B组明显减小,A组术后的C2-3活动度明显大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对颈椎退变的影响较小,相比枕颈后路融合术,寰枢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颈椎退变风险更低,退变程度更轻,临床应用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朱文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品管圈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单位组圈,按QCC七大手法实施各项活动,应用各种改善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及科室文化等各方面问题,周期性QCC为主,每期结束进行总结.以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管理制度、各项指标的发生率、临床科室人员及手术室的满意度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活动实施后,不良事件R1、R2、R3、R4、R6及总不良事件发生数均显著低于实施前,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实施后,临床科室、手术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与活动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持续改进工作质量,有利于提升临床科室及手术室工作人员满意度,提升医院运作效率.

    作者:巫秀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掌握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当中随机挑选7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1%、复发率1.43%、并发症发生率2.86%.回访结果显示,切口愈合率92.86%、乳房对称率95.71%、乳头乳晕正常率88.57%、切口裂痕发生率1.43%;不同瘤体直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比较,< 1cm组和>3cm组无复发,1~3 cm组出现1例复发(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1cm组、1~3 cm组无并发症出现,>3cm组出现2例(6.06%)创内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可作为优选治疗手段.

    作者:种铁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食管癌患者诊治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贾征;张立国;李军;陆江;胡红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博罗县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经手术探查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并对其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计算诊断准确率.结果:60例患者中共有5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和手术探查的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98.33%,其中下肢静脉完全阻塞者23例、部分阻塞者有11例,中央型血栓有13例、周围型血栓16例、混合型血栓有30例,部分再通者有12例、少部分再通者有13例.结论: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积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既有助于提高其病情诊断的操作性与准确性,又能清楚显示患者血栓阻塞的程度和范围,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叶晓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743例育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高要区育龄妇女孕前优生知识知晓情况,为构建科学的一级预防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肇庆市高要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743例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结构式优生知识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关于孕前优生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对743例育龄女性孕前优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育龄妇女对孕前优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对孕前检查及准备措施的知晓率高,为70.8%,而对服用长效避孕药对受孕影响的知晓率低,为18.7%.结论:育龄妇女对孕前优生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政府部门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关于优生知识的健康教育,丰富健康教育形式,大限度满足育龄妇女获取优生优育健康知识的需求,切实提高优生优育健康知识的整体知晓率.

    作者:吴间冰;杨晓凌;曾水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抚触和游泳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抚触和游泳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在云浮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生儿科住院并接受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6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蓝光、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游泳和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胆红素的动态变化、睡眠时间、住院时间、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的变化差异.结果:两组患儿胆红素变化、睡眠时间、住院时间、MDI和PDI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抚触和游泳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对促进胆红素的降低、改善睡眠、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丽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建立椎弓根通道治疗脊柱疾患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建立椎弓根通道治疗脊柱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常安医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需要椎弓根钉棒固定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X线引导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射线暴露时间,术后采用64排CT分析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根据Rampersand分级,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射线暴露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T下Rampersand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建立椎弓根通道治疗脊柱疾患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及X射线危害.

    作者:王波;刘永贵;付业常;梁越飞;杨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