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气容积(PEVl)、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躯体功能、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表(KPS)评分、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凯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咳嗽、胸闷、气促、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患者42例,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21例.粘连Ⅰ组患者以西医方法治疗,粘连Ⅱ组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差异.结果:粘连Ⅱ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粘连Ⅰ组(P<0.05).两组治疗前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 0.05);治疗后,粘连Ⅱ组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粘连Ⅰ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紊乱症状.
作者:黄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天麻钩藤饮与中医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中心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对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总有效率81.3%;观察组使用天麻钩藤饮及中医护理,总有效率为95.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患者使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及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粟冬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2015年在本中心门诊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模式对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对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综合征的发生率4.1%低于对照组的16.6%,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9.6%高于对照组的7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缓解其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罗映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AECOPD患者7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CT指导组40例,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菌药物应用;常规组39例,由主管医师根据病情程度、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临床症状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加重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指导组患者双重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PCT指导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抗菌药物费用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在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舒昱立;张清祥;邱汉辉;李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疏血通,对照组患者用银杏达莫,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好转率97.5%、并发症发生总率7.5%和对照组75.0%、2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治疗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临床特征,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曾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对2013-2014年本院32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出血量,做好出血治疗准备,对有软产道损伤、凝血障碍、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等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2例产后出血患者中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所占比例为65.6%,3例软产道损伤所导致.23例出血量为500 ~ 800mL,2例出血量大于1000mL.所有患者都及时对因治疗和血液补充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产后出血原因,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对因治疗,可提高临床救治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袁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甲胎蛋白(AFP)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180例血清样本,其中HCC患者80例,肝硬化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SGF、GGT、AFP水平.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清TSGF、AFP、GG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血清TSGF、AFP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血清TSGF、AF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血清GGT显著高于HCC组(P<0.05),HCC组血清GGT显著健康对照组(P<0.05).TSGF、AFP、GGT联合检测时敏感性90%,特异性85%、阳性预测值91%,显著优于上述3项的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与AFP单项相比,TSGF、AFP、GGT 3者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特异性更高,能显著提高HCC阳性检出率,临床诊断意义更显著.
作者:欧阳彬;丘燕丽;汪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必要性及早期矫治方法,为提高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早期矫治,分析对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矫治的必要性,并观察早期矫治方法对64例患儿的矫治效果.结果:本研究中的64例错(牙合)畸形患儿经相应矫治治疗及不良口腔习惯辅助矫治后,避免了功能损害性咬合障碍的出现,矫正了患儿发育不良的骨骼畸形,改善了患儿的颅面(牙合)功能及美观.结论:对于错(牙合)畸形儿童应进行早期矫治,并在矫治过程中遵循阶段性原则.
作者:周崇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李楚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在支气管镜引导下采取经鼻气管插管方法搭建人工气道,对照组患者则在喉镜引导下采取经口气管插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生命体征变化、首次插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首次插管成功率为100.00%(44/4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20.45%(9/44),首次插管成功率是79.55%(35/44).观察组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口气管插管方法,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较少,首次插管成功率较高,且生命体征变化较小.
作者:柏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站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庭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家庭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家庭功能.
作者:曾艳芳;徐庆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B组应用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A组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疗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均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但在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患者时,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能够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刘世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产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门诊接诊并住院的妊娠妇女,其中312例为瘢痕子宫孕妇,将其设为瘢痕组,并抽取305例非瘢痕子宫孕妇,将其设为非瘢痕组.对两组孕妇4个妊娠阶段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进行测量,4个妊娠阶段包括第11 ~ 13周、第22 ~ 24周、第30~32周、第38~40周.同时对其中38~40周的105例瘢痕子宫孕妇及100例非瘢痕子宫进行随访,了解其分娩主要采取的方式和过程.结果:在4个妊娠阶段中,瘢痕组和非瘢痕组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把握好剖宫产指征,综合考虑后选择适当的厚度进行阴道分娩.
作者:何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复方斑螯胶囊联合化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晚期肺癌患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后的功能状态评分(KPS)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的常规临床化疗过程中,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缓解率及治疗后KPS体力评分.
作者:梁亚海;刘美莲;周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23例宫角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保守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完全流产17例,不全流产5例,失败1例,治愈率为95.65%.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治疗率.
作者:谭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患者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70例VC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加行中医综合治疗,包括内服自拟中药生精汤治疗及艾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精液密度、A+B级精子比率、正常精子形态比率以及精子低渗膨胀(HOS)比率等精液常规参数水平均在治疗后1~3月内获得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终临床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C不育症患者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配合应用中药生精汤及艾灸关元穴、气海穴有助于改善精液质量并提高致孕率.
作者:谢志强;武日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中3级疼痛者占8.33%,护理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3级疼痛者占29.17%,护理有效率为66.67%.二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方法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朱明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及阴道助产术应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阴道助产术,观察组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各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的出血情况、新生儿出生后的窒息及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分娩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应用均能得到较好的母婴结局,医护人员应依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对分娩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作者:吕水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