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泰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进行常规性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处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恢复情况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良反应的研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罗仁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高龄癌症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小楼镇卫生院高龄癌症患者62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4例,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展开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14%,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1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病菌主要为G-菌.结论: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降低高龄癌症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罗伟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湖南省中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83%,较对照组患儿77.08%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詹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致玻璃体积血的佳时机.方法:将在本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玻璃体积血患者57例(62眼),按照玻璃体积血时间分为3组:A组1个月内,共20只眼;B组1~3个月,共25只眼;C组3个月以上,共17只眼.比较各组患者视力恢复、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低于C组(P=0.000);随着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上升.A组术后平均视力显著高于B组和C组(P< 0.05);B组平均视力显著高于C组(P=0.000);随着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终视力呈明显下降趋势.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00);随着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上升.结论:对于积血吸收不完全、存在再次出血风险的玻璃体积血患者应该立即手术,以提高患者术后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冯小志;黎作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紫杉醇化疗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临沧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紫杉醇化疗的患者60例,通过化疗前的心理疏导与预防用药,化疗中的饮食指导,化疗后的精心护理等措施进行护理指导,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另外有1例患者在紫杉醇化疗时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使用其他方法继续化疗.60例患者中,无严重胃肠反应与白细胞下降而导致化疗中断的情况.结论:肿瘤患者使用紫杉醇化疗时,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患者均能够忍受紫杉醇化疗.再配合护理人员全面、严谨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烧伤膏加吹氧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红臀新生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分析两组的护理措施效果,对照组按常规清洁臀部涂鞣酸软膏后用尿片包裹,观察组在皮肤清洁基础护理上再采用烧伤膏外涂后,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20 ~ 30 min/次,3次/d,然后用尿片包裹.治疗1个疗程后按痊愈、好转、未愈三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两组患儿的红臀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红臀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烧伤膏外涂,再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能有利于局部皮肤的暴露和干燥,有效提高疗效,治愈效果显著.
作者:孙雪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6日至2014年8月26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经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疗基础上加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甘油三酯水平(TC)以及胆固醇水平(TG)3项血脂指标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可使患者血糖尽快达标,还可加速其血脂代谢水平的恢复,药效佳.
作者:张健;俞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B超诊断图像,掌握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结果:本组85例患者均采用B超诊断,经过手术或者是病理证实之后,有81例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准确性高达95.29%.结论:采用B超进行子宫肌瘤的诊断,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创伤,诊断快速方便,准确性高.
作者:丁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95例患者的手术1次成功,成功率为95%,所有患者在术后3d均能够下床活动.术后11例使用止痛剂,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体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4月山西省繁峙县中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患者溃疡面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好转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且观察组多数患者分布在显效程度,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能够通过中药的药效渗透以及药物加减治疗使患者得到更具针对性的胃部保护,更好的改善溃疡面情况.
作者:贾华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手术等候患者心理进行评测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排除高血压患者,首台手术30例为对照组,手术等候时间2h、2~4h、4~6h各30例为观察3组、观察2组,观察1组,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情绪波动.结果:观察3组患者的体征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患者的情绪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着等待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的情绪焦虑较为严重.结论:HAMA在手术等候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恐惧心理,维持患者血压的稳定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加快医院床位的周转率,提高病床的利用率,选择佳时间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作者:陈月娥;周慧;卢秋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临沧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交藤龙牡二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联合组在治疗后的客观睡眠监测指标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小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4.1%,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可明显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徐艳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9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内科接诊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9.04%,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5.74%,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黄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救治中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急性左心衰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吸氧、利尿、扩血管以及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吗啡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呼吸、心肺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病例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为(87.62±10.32)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7.62±10.31)mm Hg,平均氧分压为(90.62±13.62)mm Hg,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可使左心衰病人的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
作者:谭宪华;张振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英德市人民医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加呼唤式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昏迷转清醒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昏迷转清醒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催醒,减少致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绍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联合定量运动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罗湖区人民医院门诊已确诊的成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医学营养治疗和定量运动干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实施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医学营养治疗和定量运动干预,可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常规饮食和运动治疗.
作者:张慧;赖日东;陈青青;罗俐聪;陈少峰;廖镜波;何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多元化管理与传统方法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24例,分为多元化管理组110和传统教育组114,通过3个月的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传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 2 h)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组除了上述指标较干预前降低之外,甘油三酯(TG)及收缩压也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多元组HbAlc、FBG、2 hPG、TG较传统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多元组血糖达标率为66.4%,高于传统组的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率方面,多元组与传统组干预后血糖达标率分别为66.4%和50.9%,多元组干预后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元化管理,血糖达标率高于传统教育,为糖尿病患者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教育模式.
作者:楼肖阳;朱晚霞;李爱霞;骆晓敏;刘素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析综合防制管理体系在提升铁路病媒生物防控与监管效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分别从全国已经和未曾建立综合防制管理体系的城市中各抽取20个作为A组与B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评价综合防制管理体系在铁路病媒生物防控与监管方面效果.结果:A组各城市的铁路局由于实施了病媒生物防制的综合防治管理体系,所用防制经费为(5.2±1.3)万元,20个城市的所有铁路局中,发生臭虫侵袭的平均次数为(0.10±0.01)次,两项结果均低于B组各城市的铁路局.A组病媒生物防制方面的工作人员占所有铁路局总工作人员比例的21.25%,而B组所占比例为9.2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防制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铁路病媒生物防控与监管相关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玉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1月之前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措施和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益赛普、环磷酰胺和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0%,对照组是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伤口敷料在治疗静脉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广元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水胶体伤口敷料护理、硫酸镁湿敷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治疗疗效,静脉炎持续时间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治疗疗效、静脉炎持续时间及护理舒适度分别为100%、(5.2±2.3)d、(28.4±1.2)min,对照组分别为90%、(7.4±1.9)d、(20.6±5.4)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水胶体伤口敷料在治疗静脉炎时,比传统硫酸镁敷料更能提高治疗疗效,缩短静脉炎病程,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作者:尹成会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