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詹红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湖南省中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83%,较对照组患儿77.08%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盆底肌肉神经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身痛(腹肌牵拉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盆底肌肉神经康复治疗仪经皮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吉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后身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应用盆底肌肉神经康复治疗仪经皮电刺激和传统中医活血祛瘀治疗.结果:对比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和治疗持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身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盆底肌肉神经康复治疗仪对产后身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解除患者疼痛,而且比传统中医治疗提前解除患者痛苦、接受治疗时间早、经济方便及具有较好效果,同时也提前解除了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压力.

    作者:郭冬招;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湖南省中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83%,较对照组患儿77.08%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詹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术前彩超体表定位在胆道再次探查术中寻找胆总管的体会

    目的:总结术前彩超体表定位胆总管在胆道再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37例胆道手术史的患者,行胆道探查术,术前采用彩超体表定位胆总管,分析效果.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准确地找到胆总管,无1例副损伤.结论:对于胆道再次探查手术的患者,行术前彩超体表定位胆总管,不仅减少手术时间,同时也可避免术中严重副损伤的发生.

    作者:宋金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9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内科接诊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9.04%,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5.74%,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黄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毒性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中药的毒性成了近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中药毒性的分类开始,论述中药毒性的形成原因,来明确对中药毒性的一些理解.通过对中药毒性的研究,总结出几条防止中药毒性形成的防范措施.

    作者:闫亚玲;伍延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8月秭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郑忠爱;周琼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行个体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实行个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较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谭丽莎;郑爱梨;黄婉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牟1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

    作者:李胜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1月之前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措施和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益赛普、环磷酰胺和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0%,对照组是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复位外固定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更佳,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作者:谭德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超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B超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西安市北方医院行经腹B超探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腹B超检查估测前列腺宽径、长度、厚度、质量,与实际参考值比较.结果:经腹B超检查估测前列腺重量与手术切除实际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腹B超可为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依据,且操作简便、无创,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作者:苏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呜玉中心卫生院收入的75例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hild-Pugh分级.B级患者39例;C级患者36例.抽腹水行细菌培养检查,行保肝、抗菌类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5例患者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55例,阴性20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多,各有27例、10例.铜绿假单胞菌、粪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分别为7例、7例、4例.治疗后,75例患者治愈50例,占66.7%;显效、有效分别为12例、8例;其余5例患者治疗无效.肝硬化B级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2.6%,低于C级患者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各类并发症14例,发生率18.7%.其中4例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分级越高,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若患者出现此类病症应及时处理、对症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韦天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承办消化内镜治疗手术学术会议的管理和体会

    总结市级三甲医院如何圆满承办消化内镜治疗手术学术会议.在科室原有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一个工作日(周日)完成11例内镜治疗手术.其中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断术(POEM)3例,胃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3例,经口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1例,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3例.11例手术患者,仅1例POEM手术出现并发症:皮下气肿,经积极处理痊愈出院.其它10例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体会团队作战,细节管理,特别是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是圆满承办消化内镜治疗手术学术会议的关键.

    作者:宋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嵌顿伴积脓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嵌顿伴积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就诊的胆囊结石嵌顿伴积脓的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和输液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胆总管损伤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嵌顿伴积脓,且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势.

    作者:余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肠手术患者72例,将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输液治疗,观察A、B组分别予以肠内与肠外营养;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结果:3组患者血糖、肝肾功能在术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明显变化;观察A、B组患者术后IgA、IgG、IgM水平较之于术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有大幅度增加,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B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计数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胃手术后早期予以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

    作者:罗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疏血通、奥扎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奥扎格雷、阿司匹林对不同时间段脑梗的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湄潭县人民医院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按发病到住院时间分为A、B、C共3组,A组:4h内(包括4h)34例,B组:4~24h,共54例,C组:24 ~ 72 h,共32例,3组均予拜阿司匹林、奥扎格雷、疏血通治疗,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脑梗死症状均有所改善,A组有效率94.1%,B组有效率92.6%,C组有效率78.1%,A、B两组的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A、B两组明显.3组血凝实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血通、阿司匹林、奥扎格雷联合对急性期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的治疗均有效,但4h内效果佳,提倡早期联合治疗.

    作者:郑继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水胶体伤口敷料在治疗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胶体伤口敷料在治疗静脉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广元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水胶体伤口敷料护理、硫酸镁湿敷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治疗疗效,静脉炎持续时间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治疗疗效、静脉炎持续时间及护理舒适度分别为100%、(5.2±2.3)d、(28.4±1.2)min,对照组分别为90%、(7.4±1.9)d、(20.6±5.4)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水胶体伤口敷料在治疗静脉炎时,比传统硫酸镁敷料更能提高治疗疗效,缩短静脉炎病程,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作者:尹成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学营养治疗联合定量运动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联合定量运动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罗湖区人民医院门诊已确诊的成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医学营养治疗和定量运动干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实施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医学营养治疗和定量运动干预,可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常规饮食和运动治疗.

    作者:张慧;赖日东;陈青青;罗俐聪;陈少峰;廖镜波;何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7月祥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良好率为93.3%,满意度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康复良好率为66.7%,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和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桂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颈椎骨折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患者颈椎骨折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10月入住新疆伊宁市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颈椎骨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8例,对其一般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进行了解.结果:经治疗后38例患者中,36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结论:颈椎骨折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经过抗感染、机械辅助排痰以及气管切开等治疗,可较好控制患者肺部感染,能够使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静;周谊;贾雍;李杰;飞尔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