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肖阳;朱晚霞;李爱霞;骆晓敏;刘素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84例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42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4.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症状与预后.
作者:骆稚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中药的毒性成了近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中药毒性的分类开始,论述中药毒性的形成原因,来明确对中药毒性的一些理解.通过对中药毒性的研究,总结出几条防止中药毒性形成的防范措施.
作者:闫亚玲;伍延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4月在代县上馆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94例胃痛患者,根据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以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方法治疗胃痛能够得到理想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有着较高安全性,是临床上治疗胃痛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左香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组织物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茂名市电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早孕行药物流产后组织物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均未见肝肾损害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药物流产后组织物残留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林瑞玉;崔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7月祥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良好率为93.3%,满意度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康复良好率为66.7%,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和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桂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在吴忠市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胆结石老年患者10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手术、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2例(3.70%),少于对照组11例(20.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彭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B超诊断图像,掌握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结果:本组85例患者均采用B超诊断,经过手术或者是病理证实之后,有81例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准确性高达95.29%.结论:采用B超进行子宫肌瘤的诊断,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创伤,诊断快速方便,准确性高.
作者:丁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B超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西安市北方医院行经腹B超探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腹B超检查估测前列腺宽径、长度、厚度、质量,与实际参考值比较.结果:经腹B超检查估测前列腺重量与手术切除实际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腹B超可为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依据,且操作简便、无创,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作者:苏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复位外固定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更佳,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作者:谭德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其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预防处理与保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大埔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预防和保健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关干预,观察组患者焦虑心理明显改善,分娩孕周明显长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加强早期预防和保健处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情绪平稳,延长其分娩孕周,还有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
作者:罗运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不同的给药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2月期间泸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组、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术前,静脉组患者采用10 mg地佐辛静脉注射,肌注组患者采用10 mg地佐辛肌内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1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比较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组和肌注组的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差不大,并且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对比肌注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注射地佐辛可以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田有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低温热塑板外固定术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1月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低温热塑板外固定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与对照组的82.0%、1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热塑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杜竑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情绪,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马二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法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西双版纳农垦医院收治的疣状胃炎患者80例,均Hp阳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Hp根治疗法联合胃镜高频电凝治疗疣状胃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文绍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肠手术患者72例,将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输液治疗,观察A、B组分别予以肠内与肠外营养;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结果:3组患者血糖、肝肾功能在术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明显变化;观察A、B组患者术后IgA、IgG、IgM水平较之于术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有大幅度增加,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B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计数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胃手术后早期予以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
作者:罗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总结市级三甲医院如何圆满承办消化内镜治疗手术学术会议.在科室原有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一个工作日(周日)完成11例内镜治疗手术.其中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断术(POEM)3例,胃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3例,经口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1例,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3例.11例手术患者,仅1例POEM手术出现并发症:皮下气肿,经积极处理痊愈出院.其它10例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体会团队作战,细节管理,特别是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是圆满承办消化内镜治疗手术学术会议的关键.
作者:宋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舍曲林组,每组40例,米氮平组患者每晚口服30 mg的米氮平,舍曲林组患者每晚口服50 mg的舍曲林,治疗8周后使用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整体状况、睡眠障碍和睡眠指数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米氮平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舍曲袜组为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组患者抑郁量表的各项评分均优于舍曲林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时,使用米氮平治疗比舍曲林的疗效更好,患者的睡眠障碍明显改善,且使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厉三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繁峙县第一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血液采集检测标本不合格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包括采集血样时间、受检者服用药物、采血部位以及抗凝剂等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的临床检验得出,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量不足或采集过多、患者出现溶血情况、采集时间不当、血液标本中有凝块等,其中主要的原因为血液凝固,占总体的一半以上.结论:医护人员操作时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在工作中严谨细心,按照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13年12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类瘤样变(CIN)患者各6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3例宫颈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双重感染率、多重感染率,以及观察组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的高危HPV病毒感染率.结果:63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为94.29%,腺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为72.73%,其余类型的宫颈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为16.67%,三组不同种类的宫颈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鳞癌患者与腺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较高.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率、双重感染率以及多重感染率于宫颈癌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在CINⅢ期、CINⅡ期、CIN Ⅰ期中其病毒感染率逐渐减少.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予以有效阻断能够阻滞癌前病变的发展,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办法.
作者:黄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鼻咽癌放疗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部清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耳部清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3.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7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时,加强耳部清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中耳炎的治愈率.
作者:吴艳清;黄春桃;叶青苗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