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黄英

关键词:高危型,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癌前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13年12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类瘤样变(CIN)患者各6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3例宫颈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双重感染率、多重感染率,以及观察组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的高危HPV病毒感染率.结果:63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为94.29%,腺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为72.73%,其余类型的宫颈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为16.67%,三组不同种类的宫颈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鳞癌患者与腺癌患者的HPV病毒感染率较高.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率、双重感染率以及多重感染率于宫颈癌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在CINⅢ期、CINⅡ期、CIN Ⅰ期中其病毒感染率逐渐减少.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予以有效阻断能够阻滞癌前病变的发展,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办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HAMA评测手术等候患者心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手术等候患者心理进行评测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排除高血压患者,首台手术30例为对照组,手术等候时间2h、2~4h、4~6h各30例为观察3组、观察2组,观察1组,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情绪波动.结果:观察3组患者的体征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患者的情绪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着等待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的情绪焦虑较为严重.结论:HAMA在手术等候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恐惧心理,维持患者血压的稳定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加快医院床位的周转率,提高病床的利用率,选择佳时间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作者:陈月娥;周慧;卢秋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水胶体伤口敷料在治疗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胶体伤口敷料在治疗静脉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广元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水胶体伤口敷料护理、硫酸镁湿敷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治疗疗效,静脉炎持续时间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治疗疗效、静脉炎持续时间及护理舒适度分别为100%、(5.2±2.3)d、(28.4±1.2)min,对照组分别为90%、(7.4±1.9)d、(20.6±5.4)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水胶体伤口敷料在治疗静脉炎时,比传统硫酸镁敷料更能提高治疗疗效,缩短静脉炎病程,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作者:尹成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温针灸加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蔡甸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电针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作者:李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昆明市冶金医院收治的10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9例,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十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照组患者55例,采用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十阿莫西林三联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30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阶段的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症状、幽门螺杆菌(Hp)等,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3例(6.12%),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4例(7.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腹痛症状,疗效好.

    作者:袁凤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8月秭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郑忠爱;周琼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昆明医学院附二院石林天奇医院收治的肝胆外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可以提高肝胆外科创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

    作者:徐靖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致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内科治疗高血压致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内科就诊治疗的高血压致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其内科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改善,治疗无效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7例(脑疝5例,肾衰竭2例).结论: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为降低颅内压、稳定患者血压、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注重脑保护,从根本预防脑出血则要多加控制血压稳定.

    作者:王益旺;严清梅;刘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102例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 102例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10月到2014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2例血培养和/或脑脊液等无菌部位培养明确为肺炎链球菌患儿的病历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①102例患儿男女比为1.22:1;年龄分布0~3岁51例(50%),2~5岁30例(29.41%),5~10岁14例(13.73%),≥10岁7例(6.86%).败血症82例(80.4%),化脓性脑膜炎40例(39.2%),其中19例存在基础疾病(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等)(18.6%),胸腔积液10例,脑积水10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败血症8例,脓毒性休克7例;临床治愈26例(25.5%),好转51例(50%),死亡10例,自动出院12例(预后不良).②102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率47.1%,红霉素99%,克林霉素96.1%,多重耐药率82.35%,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利福平耐药.(③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发热持续时间1~14d,平均(7.35±2.61)d.70例患儿同时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多和CRP增高,20例患儿降钙素原>10 ng/mL.结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好发于0~3岁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有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存在基础疾病情况下罹患IPD增多.加强IPD的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积极推广肺炎链球菌疫苗,同时有效地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减少IPD发病,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作者:邹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在重度脑外伤中的疗效评估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在重度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脑外伤患者58例,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醒脑静注射液,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率、重残、死亡率分别为51.72%、13.79%、3.45%,对照组患者的良好率、重残、死亡率分别为13.79%、31.03%、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徐斌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盆底肌肉神经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身痛(腹肌牵拉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盆底肌肉神经康复治疗仪经皮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吉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后身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应用盆底肌肉神经康复治疗仪经皮电刺激和传统中医活血祛瘀治疗.结果:对比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和治疗持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身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盆底肌肉神经康复治疗仪对产后身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解除患者疼痛,而且比传统中医治疗提前解除患者痛苦、接受治疗时间早、经济方便及具有较好效果,同时也提前解除了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压力.

    作者:郭冬招;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烧伤膏加吹氧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膏加吹氧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红臀新生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分析两组的护理措施效果,对照组按常规清洁臀部涂鞣酸软膏后用尿片包裹,观察组在皮肤清洁基础护理上再采用烧伤膏外涂后,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20 ~ 30 min/次,3次/d,然后用尿片包裹.治疗1个疗程后按痊愈、好转、未愈三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两组患儿的红臀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红臀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烧伤膏外涂,再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能有利于局部皮肤的暴露和干燥,有效提高疗效,治愈效果显著.

    作者:孙雪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加减桂枝茯苓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和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佳,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向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元化管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多元化管理与传统方法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24例,分为多元化管理组110和传统教育组114,通过3个月的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传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 2 h)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组除了上述指标较干预前降低之外,甘油三酯(TG)及收缩压也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多元组HbAlc、FBG、2 hPG、TG较传统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多元组血糖达标率为66.4%,高于传统组的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率方面,多元组与传统组干预后血糖达标率分别为66.4%和50.9%,多元组干预后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元化管理,血糖达标率高于传统教育,为糖尿病患者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教育模式.

    作者:楼肖阳;朱晚霞;李爱霞;骆晓敏;刘素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弥渡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良好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医院急诊科的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许美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瘘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肠瘘的病因、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10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治疗的15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肠瘘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生肠瘘的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十二指肠瘘1例,胃肠吻合口瘘1例,胆肠吻合口瘘1例,小肠瘘6例,阑尾瘘1例,阑尾残端瘘1例,回结肠吻合口瘘2例,乙状结肠瘘2例.15例均行腹腔引流,其中6例肠瘘自愈,5例半年后行肠瘘切除手术,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医源性是发生肠瘘的主要原因,肠瘘应尽早建立腹腔引流,对于保守治疗不成功者可择期行确定性手术治疗.肠瘘需个体化治疗.

    作者:杨士民;周振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重庆长安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统计分析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临床结果,探讨肝胆外科中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4个月,未出现异常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观察组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姚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品防治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品防治垂体后叶素在治疗咯血患者时出现的腹痛、呃逆、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咳血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垂体后叶素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100.0%,79.17%),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对大咯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增强止血效果.

    作者:周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

    公共卫生管理作为疾病传染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干预措施仍存有一系列问题,且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传染病的预防产生一定阻碍.本文从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出发,积极探讨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不同的抢救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抢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抢救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抢救过程中止血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48例,再出血1例,转而手术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6.00%、2.00%及2.00%,对照组止血成功39例,再出血6例,转而手术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8.00%、12.00%、8.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过程中应用全面护理方法,有助于增强止血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杨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东省中小学校医队伍基本情况调查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中小学校医队伍现状的抽样调查和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促进校医人才培养、规范校医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对全省2万多间中小学校进行按不少于30%的比例来进行分层抽样调查,以便分析广东省中小学校医队伍现状.结果:全省中小学校医队伍总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中小学之间、城乡之间差异很大.结论:要加强全省,特别是乡镇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尽快采取措施培养和补充引进校医人才.

    作者:刘其礼;李红颜;保泽庆;张学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