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海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的60例胆囊疾病的患者(包括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痛苦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康复更快,术后4~6d出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的并发症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如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对影响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阳春市中医院收治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60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低血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在空腹时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探究影响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以及血清肌酐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患者自身年龄以及患者体重指数.结论: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是因为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为了有效降低低血糖出现概率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向患者宣传发生低血糖的特点以及预防的措施,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黄英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急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急诊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西药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益气通脉汤进行治疗,以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48.2%,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急诊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乔茂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将要求紧急避孕的140例妇女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各70例.对照组口服左炔诺孕酮片,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比用药后对月经的影响.结果: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用药后对月经的影响对比,观察组妇女的月经延迟率及月经过多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对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影响小.
作者:李裕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2012年8月-2014年5月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102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临床护理,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在入院及转院接受治疗半年后根据国际标准评定,恢复良好患者48例,中度残疾患者16例,重度残疾患者6例,死亡患者32例.结论:对于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要做到细心全面的检查、重视临床观察方法、提高整体护理观念,要及早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吴钟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系统药物联用现状分析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2010年8到2013年5月共抽查6857张门诊处方并整理分析,明确消化系统药物治疗中用药不合理处方以及医嘱,并参阅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总结.结果:抽查分析的处方中,点评统计其中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处方380张,其中消化系统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30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7.9%.结论:分析不合理用药现状以及原因,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医生、药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协作改善消化系统药物联用不合理现状,规范消化系统药物情况,有利于提高用药治疗效果.
作者:左来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疗法用于治疗高危因素人群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一2014年3月中山市板芙医院收治的高危因素人群宫内早孕7周内行药物流产后的患者4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流血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用于治疗高危因素人群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治疗,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月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9月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并发肠梗阻的患者41例,分析其产生肠梗阻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41例患者痊愈出院的有35例,其余需要继续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原因有服用传统抗精神疾病药物,患者自身长期生活懒散、多卧床、性格孤僻以及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氯氮平是容易引起肠梗阻的药物.应及时、准确地找到致病原因,并予以针对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
作者:曾美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钢板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且术后的随访患者康复较好,无脱钉、断钉、钢板松动、断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骨折愈合,是固定此类患者较好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作者:李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间合并患有子宫肌瘤患者经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南涧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2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治疗的剖宫产无子宫肌瘤产妇12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剖宫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经临床治疗分析,两组产妇治疗期间的出血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时发生的出血、宫缩乏力和胎儿窘迫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低体重儿发生率和早产儿的发生率上升.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子宫缩复情况,降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对减少患者后期手术带来的生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也会增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李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老年病患围术期的安全性评估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贵州水矿集团总医院间治疗口腔颌面肿瘤患者11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手术治疗以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治疗组依照我院相关科室制定方案,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结果.结果: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其伤口暴露时间,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或避免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针对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及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其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情况.
作者:国秋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规则抗体在不同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其临床输血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通过用抗人球蛋白法,筛查与鉴定预备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分析该抗体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结果:6780例临床患者阳性率0.41%(28/6780),男性的阳性率0.33%(9/2740),女性的阳性率0.47%(19/4040),其中孕妇阳性率0.60%(12/2000),非孕妇女性阳性率为0.35%(7/2020).28例阳性中,Rh血型系统比例高67.86%(19/28).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利于选择适合患者的血液,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
作者:张赟;张劲;李建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中西医综合干预治疗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吴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8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根据患儿所选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采用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阿奇霉素抗感染常规西医疗法)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按摩和心理干预疗法,即中西医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理指标及其肺功能情况.结果:据调查结果显示,以上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78.95%(30/38);在心理指标上,以焦虑、忧郁、激惹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得出,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在肺功能上,对照组患儿在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及其用力呼出量上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患儿在以上多个评级指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综合干预疗法疗效显著.
作者:李彦甫;吴康莲;黎日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夹江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吴永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顽固性肛门瘙痒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发现手术配合中药熏洗在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的效疗显著,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配合中药熏洗在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上具有显著可靠疗效.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Ⅲ级系统胎儿产前超声筛查对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产妇5590例,对其超声结果进行分组监测,观察组用超声Ⅲ级系统对2335例产妇进行检查.对照组3255例产妇接受Ⅰ级、Ⅱ级产前超声筛查.对比两组不同超声系统检查胎儿畸形的阳性情况,评价超声检查Ⅲ级系统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统计数据发现观察组中确诊为阳性的产妇有235例,其中超声Ⅲ级系统检出阳性结果228例,阳性检出比率为97.02%,对照组中确诊为阳性的产妇有271例,其中超声阳性检出211例,畸形胎儿阳性检出比率为77.86%,明显低于观察组阳性检出比率.两组胎儿畸形阳性检出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级超声检查系统检测范围广,筛查结果的有效性强,能准确有效对畸形胎儿进行筛查.
作者:潘锐柯;于明;张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诊内科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出现昏迷症状的急诊内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昏迷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昏迷西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对出现昏迷症状的急诊内科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姚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应用开塞露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大埔县妇幼保健院出生足月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两组新生儿情况,观察组进行新生儿游泳联合应用开塞露塞肛,对照组进行常规新生儿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胎粪排出时间、胎粪排出量、胎粪变黄时间、黄疸指数变化、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速度、睡眠情况等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游泳联合开塞露可促进婴儿体重发育和增长,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作用.
作者:赖静波;涂运珍;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6月池州市中医医院甲状腺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对预防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金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肿瘤并发贫血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从2009年1月-2014年1月和县人民医院化疗的肿瘤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白血病患者,其中胃癌21例,肝癌10例,淋巴瘤11例,乳腺癌24例,鼻咽癌6例,结直肠癌30例,肺癌18例.所有患者都是第一次做血细胞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治疗组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重组方法来治疗贫血并发症,而对照组只是采取常规性补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从疗效来看,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6.67%和0,治愈率分别为93.34%和13.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来看,各种比较指标均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并发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常勤柱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