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

张羽;湛炜璋;关永祥;袁庆培;钟健雄;戚德峰

关键词:腹腔镜, 显微镜, 精索静脉结扎术, 静脉曲张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与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精索精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另外80例患者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显微镜组(P<0.05),腹腔镜组和显微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和显微镜组术后3个月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以及精子正常形态率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两组的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和显微镜组术后发生阴囊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1.25%和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并发症少,效果确切,优于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化瘀中药的主要药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随着临床对中医治疗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中药开始应用在临床疾病治疗当中.活血化瘀中药是中医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其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组织异常增生、抗心肌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肿瘤、炎症等重要功效,已经在临床上被广为应用,主要用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且应用效果较好,临床疗效显著,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保障.

    作者:刘正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少见并发症19例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术后少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关治疗措施.方法:将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行妇科腹腔镜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术后少见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与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0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9例见术后少见并发症,发生率为4.7%.结论:患者的手术类型、体质、手术时间差异均会导致腹腔镜术后并发症,但有部分并发症未见明显诱因.

    作者:聂东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联合应用FDG和PET/CT对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氟代脱氧葡萄糖(FDG)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8例原发性肝癌联合应用FDG和PET/CT检查分析.结果:FDG-PET联合检查对外生型或肝内型胆管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2%,特异性为93%.结论:联合应用FDG和11C-acetate的PET/CT检查,可明显提高对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费时又费钱.

    作者:杨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士层级管理绩效分配法在特需病房护士绩效管理中的效果观察修改

    目的:研究分析护士层级管理绩效分配法在特需病房护士绩效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期间31名护士跟166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他们使用分层管理,使用绩效考核分配方法对员工奖金进行公平的、合理的以及科学的分配,对绩效系数、岗位工资、护理层级进行进一步确定,根据实际需要构建一个科室绩效管理小组同时要构建一个有效的护理人员信息平台,构建Excel工作量表,把工作量以及考核量转化成分数形式,实现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分析比较其使用绩效分配法之前以及之后的效果.结果:护士使用绩效分配法之之后的满意度为80.64%明显优于使用绩效分配法之前的满意度的16.13%,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使用绩效分配法之后的满意度为98.80%明显优于使用绩效分配法之前的满意度的39.15%,.结论:护士层级管理绩效分配法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实现护士个人绩效的量化管理.

    作者:林斯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沐舒坦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沐舒坦采用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安全性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从从东莞市凤岗镇凤岗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抽取62例,分为两组,各31例,单纯给予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沐舒坦,观察两组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7.77%,与对照组患儿的77.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滴注结合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艳萍;张育生;赖志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65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胎儿不同时期心脏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014年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GE730彩超仪对15650例孕妇行常规中孕筛查(20~24)周,高危妊娠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24 ~ 30周),晚孕超声检查(30~35周),部分病例运用STIC技术留取容积数据.结果:超声发现先天性心脏畸形65例中,首次由中孕胎儿筛查发现先心病48例(占73.85%),误诊5例,漏诊14例.首次由晚孕胎儿筛查发现先心病7例(占10.77%),误诊1例,漏诊1例.首次由胎儿超声心动图发现先心病8例(占12.31%),误诊2例,漏诊2例.首次由STIC技术发现先心病2例(占3.07%).发现的先心病有单纯室间隔缺损2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9例,不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法洛氏四联征6例、大动脉转位4例、右室双出口3例、二尖瓣闭锁左室发育不良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2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单心房3例、单心室1例、右位主动脉弓2例、升主动脉狭窄2例、主肺动脉干狭窄2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永存动脉干1例、房间隔膨出瘤1例.全部经上级医院产前诊断或尸检及产后追踪证实.结论: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在不同阶段的应用,能优势互补,大限度减少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误诊及漏诊.

    作者:刘碧玉;梁理娟;李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80例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7月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按照其使用治疗药物的差异,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者都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在用药上,对照组患者仅通过静脉注射酚妥拉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还使用硝普钠微量泵,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特征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显效和有效患者共有78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中,显效和有效患者有67例,总有效率7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特征有红细胞含量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大等,可根据此进行诊断;在治疗上,借助酚妥拉明、硝普钠微量泵持续给药治疗效果明显,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血液中氧气含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胡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营养不良与营养正常青少年心肺功能和体型特征比较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与营养正常青少年心肺功能与体型特征的差异.方法:整群抽取我市高中高三、初中初三和小学六年级学生1800名,根据身高标准体重,筛选营养不良学生,高三筛选出42名、初三筛选出35名及六年级筛选出34名,并根据年纪、性别及年龄分布,选取相应人数的营养正常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学生的心肺功能、体型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营养不良组学生的Ersman指数、肺活量指数等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对青少年体型发育、心肺功能均有负面作用,需给予积极干预确保其营养充足,增强学生的体质.

    作者:黄颂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7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使用TAC方案(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使用T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方案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锦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期脑梗死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化指标和早期临床转归之间存在的联系.方法:选取汕尾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接受入院治疗的2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属于首次发病,并在24h内检测患者的血脂、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方面,入院时对患者采用中国脑卒中量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进行评分,入院后的第10天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轻型、中型、重型这三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血钙、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这些项目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化指标和早期临床转归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黄剑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两种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方法

    目的:探讨两种前牙反的矫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前牙反(牙合)患者40例,对其进行矫正治疗.结果:患者治疗长42个月,短为6个月,平均为10个月.结论:应根据患者牙列的情况及畸形成度,选择简单、高效的矫治疗术.术后患者均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宝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肾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肾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护肾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肾的效果,为痛风肾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贵州省黎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痛风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痛风定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护肾痛风泰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仅血尿酸(UA)、血肌肝(Cr)水平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UA)、血肌肝(Q)、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肾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肾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吴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百草枯(PQ)的急救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影响因素,总结防治肺纤维化及其他致死性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蒙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中毒患者的用药方式、方法及其他辅助治疗手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肝肾功能正常并均已出院者22例,占62.9%;死亡患者13例,占37.1%;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清及尿PQ浓度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损害、黏膜损伤、肺部纤维化等并发症.结论:百草枯中毒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进行救治,延误病情可能导致患者肺部纤维化,从而无法逆转,因此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潘焱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络穴位自血介入疗法和变应原注射脱敏疗法治疗IgE介导慢性荨麻疹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络穴位自血介入疗法和变应原注射脱敏疗法治疗IgE介导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6例确诊为尘螨引起、IgE介导、变态反应性、慢性荨麻疹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组65例,变应原注射脱敏疗法组41例,治疗一年后观察两组疗效情况及复发、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变应原注射脱敏疗法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可采用经络穴位自血介入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并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汪培土;郭昱;潘柳婵;郑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病史、疾病类型、治疗方式等相关因素.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总体发生几率为6.0%,附件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并发症几率分别为2.1%、9.8%、14.9%、30.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手术史和手术类型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有子宫手术史的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几率更高,手术分级越高,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几率也就越高.

    作者:王燕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下实施78例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重点探索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下实施胃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03月03日-2014年03月03日遂溪县城月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接受胃穿孔修补术的78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开腹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异同.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稍高,高达19.1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仅为4.41%.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手术效果较好,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陈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下腹部肿瘤俯卧位固定摆位误差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相同的放射治疗条件下,分析比较下腹部肿瘤患者使用不同体位固定装置产生的摆位误差,从而使肿瘤放疗更加精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下腹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单10cm厚泡沫打孔俯卧位体架体模固定,即Belly-board板固定技术;B组采用科菜瑞迪公司生产的俯卧位盆腔固定系统作固定技术,在首次治疗中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ND)测量摆位误差,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左右、前后、头脚3个方向摆位误差大,B组改用俯卧位盆腔固定系统作固定技术误差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腹部肿瘤患者摆位中,俯卧位盆腔固定系统作固定技术摆位误差较小,可以提高放射治疗中的摆位精确度.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作者:郭振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多种西药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观察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从连州市连州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抽取200例患者的用药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分析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00例研究对象中有11例患者为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为5.5%,这11例患者都出现了呕吐、恶心、头昏的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出现了肾、肝功能的衰竭情况,而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都是用药当天.结论: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可大可小,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应该有效地指导患者用药,降低因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提高治疗的效率.

    作者:谢思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水痘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期水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水痘患儿3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儿经治疗均痊愈,病程5~10d.结论: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恢复皮肤完整性,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和传播,做好家庭指导工作.

    作者:田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试析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医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为“和法”,俗称和解法,通过疏泄及和解功效的中药来调节机体的平衡,进而收到调整气机和祛除病邪之功效.在消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中,和解法的应用效果也非常显著,本研究综述了和解法于消化科常见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消化科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作者:练天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