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下实施78例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陈策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 开腹手术, 腹腔镜, 疗效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下实施胃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03月03日-2014年03月03日遂溪县城月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接受胃穿孔修补术的78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开腹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异同.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稍高,高达19.1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仅为4.41%.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手术效果较好,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试析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医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为“和法”,俗称和解法,通过疏泄及和解功效的中药来调节机体的平衡,进而收到调整气机和祛除病邪之功效.在消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中,和解法的应用效果也非常显著,本研究综述了和解法于消化科常见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消化科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作者:练天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淋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目标性心理护理对于淋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东莞市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淋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6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较为严重的抑郁或焦虑.干预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组的SAS和SDS得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8.44%,远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为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淋病治疗期间患者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戴冬霞;董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青少年适应障碍10例诊疗体会

    适应障碍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包括患有或可能患严重躯体疾病)后,产生以烦恼、抑郁等为主的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同时伴有社会功能受损的异常状态.适应障碍多数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而形成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患者有可能提高了适应性水平,今后的社会适应有可能随之改善,但也有可能仅仅为一种暂时性的缓解,今后遇到其他生活变化、生活事件或困难处境还有可能再次发生,其演变取决于患者的性格、应对及防御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缺陷是否得到弥补或改善.对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青少年适应障碍患者1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刘喜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析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接受鼻窦内窥镜手术的112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1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12月对两组进行随访调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连续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条目总分,分析影响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治疗后,110例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目前99%患者均已治愈出院,有2例患者偶有鼻塞症状.术后3个月后复查显示患者的术腔完全上皮化,鼻腔及窦腔窦口引流好,无异常分泌物,且未有复发迹象;观察组患者术前17个条目总分和对自身健康影响重要的5大条目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3个月开始下降(P<0.05),直至6~ 12月开始恢复正常(P>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术后的工作环境、术前状态、手术操作是否规范、手术范围、术后生活质量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金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地佐辛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地佐辛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3月广东省东莞东坑医院收住的无痛人流患者160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8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舒适度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在麻醉前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注药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并且地佐辛组显著优于芬太尼组.地佐辛组的0级所占比例高于芬太尼组,而2级和3级所占比例低于芬太尼组,地佐辛组的总体镇静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而地佐辛苏醒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3%,显著低于芬太尼组的35.63 %(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患者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具有更好的镇静效果和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邱伟武;冯洁;张智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水痘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期水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水痘患儿3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儿经治疗均痊愈,病程5~10d.结论: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恢复皮肤完整性,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和传播,做好家庭指导工作.

    作者:田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冠心病心肌梗塞治疗的患者40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通过支架能有效的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的血液流通,保证心肌血液供给,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体外培养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选择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口腔黏膜样本,采用新洁尔灭联合硫酸庆大霉素对口腔黏膜标本进行处理,观察Dispase浓度的不同对上皮分离作用的不同影响,采用酶消化法进行分离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实施原代与传代培养.结果:0.25%浓度的分离率为9.09%,而0.40%浓度的分离率为53.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进,可有效简化操作步骤,成功率高,可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浓度越高上皮分离效果越好,且细胞增殖快.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活血化瘀中药的主要药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随着临床对中医治疗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中药开始应用在临床疾病治疗当中.活血化瘀中药是中医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其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组织异常增生、抗心肌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肿瘤、炎症等重要功效,已经在临床上被广为应用,主要用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且应用效果较好,临床疗效显著,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保障.

    作者:刘正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检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应用于检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4年中山市西区医院收治的562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检测方法不同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1例,观察组给予超声血管增强技术检测,对照组给予传统二维超声技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测后的颈动脉硬化斑块、单纯内膜增厚、股总动脉硬化斑块、腘动脉斑块、股浅动脉斑块、胫前动脉血栓并狭窄等病变总检出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8%,观察组的图像质量总合格率为9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应用于检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可清楚显示管壁结构和血管腔,降低伪像效应,提高病变检出率及图像质量合格率,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作者:梁金英;甘作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治疗.结果:治疗1年后,患者后凸Cobb角和Worter指数有显著性降低,椎体前缘高度和Prolo功能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性上升(P<0.01).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新型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肖志林;熊刚;谭素勤;冯经旺;王增凤;陈雪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下实施78例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重点探索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下实施胃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03月03日-2014年03月03日遂溪县城月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接受胃穿孔修补术的78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开腹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异同.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稍高,高达19.1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仅为4.41%.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手术效果较好,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陈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士层级管理绩效分配法在特需病房护士绩效管理中的效果观察修改

    目的:研究分析护士层级管理绩效分配法在特需病房护士绩效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期间31名护士跟166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他们使用分层管理,使用绩效考核分配方法对员工奖金进行公平的、合理的以及科学的分配,对绩效系数、岗位工资、护理层级进行进一步确定,根据实际需要构建一个科室绩效管理小组同时要构建一个有效的护理人员信息平台,构建Excel工作量表,把工作量以及考核量转化成分数形式,实现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分析比较其使用绩效分配法之前以及之后的效果.结果:护士使用绩效分配法之之后的满意度为80.64%明显优于使用绩效分配法之前的满意度的16.13%,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使用绩效分配法之后的满意度为98.80%明显优于使用绩效分配法之前的满意度的39.15%,.结论:护士层级管理绩效分配法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实现护士个人绩效的量化管理.

    作者:林斯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2012年6月-2015年3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医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3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后视力改善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获取联合手术医治后期实施干预护理对于修复视觉能力达成的成效.方法:在2013年4月-2015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治疗64例存在白内障病症的群体,本批患者皆同时并发青光眼症状,并得到联合手术医治.据护理规范为本次抽选的其中32例眼疾患者提供常规看护服务,并归集入对照组,同时针对另外32例制定干预策略,将患者归集到干预组并提供干预护理,随后收集不同组视觉能力修复水平.结果:干预组方面病眼视力提升比率是100%,然而对照组方面病眼视力提升比率只有84.4%,总体而言干预组的病眼视觉能力修复水平比对照组更为突出(P<0.05).结论:对综合看护措施进行编制,并将干预落实于对病眼开展联合手术医治以后,在视力修复方面效用突出,所以可以针对联合手术的复原期对干预措施开展普及.

    作者:周艺仪;刘玲;李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8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对改善盆腔炎病情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月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2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CRP)含量为(33.6±10.7)g/L,治疗后的CRP含量为(3.1±1.6)g/L;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CRP含量为(34.7±12.8) g/L,治疗后的CRP含量为(9.0±3.4)g/L,治疗前CR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病痛,持续治疗可痊愈.

    作者:梁雅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效果,为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心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强心、扩血管、利尿及抗感染治疗(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5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浆脑钠肽浓度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治疗而言,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提高难治性心衰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黄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80例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7月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按照其使用治疗药物的差异,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者都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在用药上,对照组患者仅通过静脉注射酚妥拉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还使用硝普钠微量泵,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特征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显效和有效患者共有78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中,显效和有效患者有67例,总有效率7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特征有红细胞含量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大等,可根据此进行诊断;在治疗上,借助酚妥拉明、硝普钠微量泵持续给药治疗效果明显,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血液中氧气含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胡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切口感染的特点,降低骨外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会理县中厂乡卫生院收治的500例接受骨外科手术患者,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26例,对切口有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患者发生感染的各种不同影响因素.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下的感染率为30.77%,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为65.38%.夏季发生感染的机率为30.76%,冬季发生感染的机率为15.38%.手术操作时间在1.5 h以下的感染率为11.54%,手术操作时间在3~5.2h的感染率为53.85%,所有患者在感染后经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结论:对进行骨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感染监测,增强医护人员对感染的防范意识,对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有可能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评估,并对其提前做好准备,降低骨外科手术切口的发生率.

    作者:冷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住院病人出院带药时间中的作用

    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中心药房成立品管圈(QCC)小组,按照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相关指标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十个步骤实施,出院带药病人在中心药房窗口取药的时间由原先的6.18 min减少为现在的2.08 min,有效缩短了住院病人出院带药时间,提高了药师们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潘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