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波在婴幼儿髋关节脱位临床治疗中的监测分析

肖斌

关键词:婴幼儿, 髋关节脱位, 超声波监测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髋关节脱位婴幼儿的超声诊断资料,其中,双侧髋关节脱位36例,左侧髋关节脱位28例,右侧髋关节脱位16例,共116髋.Graf分型:Ⅱc型62髋,Ⅱd型31髋,Ⅲ型17髋,Ⅳ型为6髋,对本组116髋均行髋关节吊带治疗,在超声波监测下调整吊带位置,观察吊带治疗后的吊带安装随访结果和髋关节治疗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儿共116髋经吊带治疗后,8髋治疗失败,为治疗两周后家属放弃吊带治疗,其余108髋吊带治疗后3周经超声波检查,髋关节基本保持中心性复位,其中,102髋安装吊带后一次复位,6髋在超声波监测下调整吊带位置终复位满意,所有患儿在巩固治疗7~9周之后,超声波检查显示髋臼骨顶角值大于60°,髋关节完全复位,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在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中,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尤其在吊带治疗过程中,借助超声波检查,可监测吊带治疗情况,便于主治医生及时调整吊带,更改治疗方案,终达到满意复位的治疗效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诊断慢性肾病早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乐昌市中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抽取60例,均为临床诊断慢性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hs-CRP、PCT、血肌酐(Cr)、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s-CRP、PCT水平均明显上升.hs-CRP与GFR为负相关,即肾功能越差,hs-CRP的水平越高.结论:检测PCT与hs-CRP能更准确地反应出患者的GFR水平,可作为慢性肾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手段.

    作者:唐敬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构成比、疼痛模拟评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满意度与健康教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疼痛缓解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婉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武平县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治疗的3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经常规氧疗、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不明显,氧饱和度及氧分压仍低,此基础上,将3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实验组应用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对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显著,对治疗急性左心衰有突破性意义.

    作者:曾清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确诊为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的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冠心疏通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情况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下降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的患者,采用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黄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MIPO技术在治疗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在治疗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20例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MIPO组(10例)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1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IPO组在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少于MIPO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技术能有效减少术中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谢华杰;孔繁杰;徐剑锋;陈健斌;梁炼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压疮高危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压疮高危患的护理要点与健康教育.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2013年压疮高危患者50例,进行分析作为重点护理对象,采取护理干预.结果:压疮高危患者多为老年人,有糖尿病合并多系统病变、脑卒中、癌症晚期等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评估压疮危险因素,教育患者以各种方式来避免褥疮的发生,防止或减少褥疮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默;宫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分析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3年5月东莞市厚街医院行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行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10.0%)与对照组(26.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后患者临床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可明显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方肖琼;尹月娥;周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拟调和汤对肿瘤放疗化疗减毒增效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调和汤在肿瘤放疗化疗期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015年广东省鹤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期间对患者采用自拟调和汤,并随症加减来治疗.结果:通过调和汤的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明显改善.结论:调和汤能明显降低肿瘤放疗化疗期间的毒副作用,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生存期,疗效显著.

    作者:何传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RGD修饰的靶向紫杉醇脂质体对肝癌HepG2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整合素受体修饰的紫杉醇脂质体对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效果.方法:分析制备的肽(RGD)修饰脂质体的血清稳定性、电位、粒径、形态等,通过实验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能够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结果:RRGDLPs和脂多糖(LPs)的包封率均超过80%.RGD脂质体和普通脂质体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50%血清的透光率基本达到100%.HepG2细胞摄取的紫杉醇脂质体的比率比普通脂质体高.在肿瘤细胞的存活率当中,RGD修饰紫杉醇脂质体达到21%,普通紫杉醇脂质体达到41%,紫杉醇溶液达到52%.结论:脂质体经过RGD修饰后,在某种程度上将肿瘤细胞摄取脂质体的能力提高.

    作者:林榕生;罗荣诚;李海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TGF-β1基因转染修饰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因转染修饰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含有TGF-β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修饰细胞,对照组用EGFP基因(增荧光绿色蛋白基因)转染细胞.观察比较两组相应的编码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细胞中出现了生长因子TGF-β1,转染率约为30%,对照组没有出现生长因子,但是外源基因均转染成功,有绿色荧光表达,且持续了一个月.结论:使用腺病毒载体能将TGF-β1基因转染患者退变的腰椎间盘髓核细胞,使之产生生长因子TGF-β1,这为腰椎间盘退变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作者:何小英;唐发清;田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10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按数字标记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病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比较肺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支原体肺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实验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7.6%,ALT升高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20.8%、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作者:赵雨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多索荼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03月潼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应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指标PEF、FEV1、FVC、FEV1/FV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的73.3%、2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廖建宏;吕亚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漏患者20例,回归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给予单纯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生长激素、再次手术及腹腔引流+内镜下鼻胆管引流等不同的处理,探讨术后并发胆漏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6周,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不同处理方法2周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处理,引流及接触梗阻是关键,且内镜下鼻胆管引流与生长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邓大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度,延长寿命,减少西药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纳入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18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施治.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9%(P<0.05).结论:中西医疗结合治疗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病情的发展,减轻其西药副作用,疗效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海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痊愈者20例,好转7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住院时间23天.结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不高,及时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患者疾病快速演变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过程.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阴道与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中应用价值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阴道与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中山市港口医院就诊的8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对其行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加以对比.结果:早期异位妊娠、盆腔附件炎以及子宫病变经阴道超声诊断,其符合率明显要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在诊断早期妊娠、子宫卵巢较大包块病变两项方面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61.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妇产科疾病的诊疗中,对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要显著优于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若临床需要可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应用,更利于临床诊疗.

    作者:张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进展分析

    近几年关于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不同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影响上,本文综述了多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在涉及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中,应重视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在确保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轻麻醉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家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脊髓损伤(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后不完全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行减重步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FA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AC数据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与降低脊髓损伤(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钟思琳;陈海山;曾德良;梁宇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莫沙比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首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9例,观察组用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用药四周后的餐后饱胀、上腹疼痛单相评分以及症状总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余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惠东县白花镇卫生院收治的中度哮喘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0)采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n=20)采用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晨晚间呼气流量峰值(PEF)和一秒率(FEV1%).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症状评分、晨晚间呼气流量峰值(PEF)和一秒率(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荼碱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治疗中度哮喘,缓解症状,可以作为治疗中度哮喘的一种用药方案.

    作者:朱文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