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脏科护士汞外溢危害及处理方法认知情况的调查

练正凤;景影;李卉

关键词:护士, 认知, 汞外溢, 处理
摘要:目的:了解肾脏科护士对汞外溢危害和处理方法的认知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肾脏科护士继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制汞危害认知调查问卷,对102名肾脏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肾脏科护士对汞外溢危害及处理方法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102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有效回收率为91.18%。问卷平均正确率为47.89%,平均得分为(5.26±1.56)分。90%的被调查者知晓体温计破碎误食汞的处理办法,但仅22.%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汞外溢的处理方法。而且77.41%的被调查者对于汞的知识来源于学校教材,32.25%的被调查者从医院的宣传教育中获得相关知识。不同年资护士对汞外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1,P=0.008),低年资护士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高年资护士对汞外溢临床处理实践知识掌握较好。结论护士对汞的危害性认知水平普遍不足,且不同年资护士对汞外溢的认知不同。医院应加强汞危害职业相关知识教育,规范汞外溢的处理流程,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减轻外溢汞所造成的危害,确保职业安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路径式宣教管理提高复诊预约成功率的效果

    目的:探讨复诊预约宣教模式以优化复诊预约操作流程,提高预约成功率,降低失约率。方法选取2011年7-10月9599例复诊患者为观察组,通过优化复诊预约操作软件,建立路径式信息化宣告模板,开展多种形式宣告,加强环节管理等方法;选择2011年3-6月7215例的复诊患者为对照组,在医生站或护士站复诊预约后,进行口头宣告,到服务台办理预约确认手续。比较两组患者预约成功率、失约率及就诊率。结果对照组复诊预约成功率、失约率、就诊率分别为25.2%,59.4%,0.8%,观察组为74.4%,9.8%,3.1%,成功率提高了49.2%,失约率降低了49.6%,预约成功率提高了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06.56,4730.31,1641.09;P<0.01)。结论复诊预约实行路径式宣教管理能有效提高宣教效果,提高复诊预约成功率,降低失约率,优化了复诊预约的流程,提高了门诊预约的就诊率。

    作者:梅玲明;林海桂;陈焕平;黄爱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对住院患者自备药口服准确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住院患者自备药口服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制作检查表来检查患者自备药口服情况,衡量指标为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分析患者自备药口服错误原因,制定改进方案。结果实施品管圈前住院患者自备药口服准确率为90.65%,患者满意度为92.33%;实施品管圈后住院患者自备药口服准确率为98.75%,患者满意度为98.39%。实施品管圈前后比较,住院患者自备药口服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1.63,33.53;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自备药口服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良满;沈莉;李小攀;黄海珊;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软包装注射用水在半椎板拉钩牵拉时的应用

    半椎板拉钩应用于骨科多种椎体手术,在手术操作中术者通常会将绷带的一端绑在半椎板拉钩的后钩,并将另一端扔到手术床下,由巡回护士将绷带绑在手术床底座、床缘或套在术者的脚上,以达到充分暴露术野和减少人力的目的。随着手术床款型不断更新,绷带几乎没有合适的地方捆绑,由术者控制的方法易使手术医生分心、活动不便。我院手术室采用软包装注射用水进行悬吊牵引,使用方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颜芳;吕晴;王琦;陆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理情绪疗法结合瑜伽练习对神经科护士焦虑情绪及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结合瑜伽练习对神经科护士心理的影响。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宁波市李惠利医院4个神经科室共7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合理情绪疗法的培训并结合瑜伽练习。入组时及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进行评估。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护士积极型应对方式增多,较少采用消极型应对方式。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6.47±7.65)分,对照组SAS评分为(43.21±6.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结合瑜伽练习能改善护士的心理,使其较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摆脱情绪的困扰。

    作者:方红珍;朱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量化管理在护士节假日轮休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士的节假日轮休进行量化管理,使护士的假日轮休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方法通过积分制的方法对护士的节假日轮休进行量化管理,护士长根据科室情况、护士积分以及以往轮值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设计轮休积分量化指标,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申请重要节假日的次数、休假申请批准率和满意度。结果量化管理轮休实施前护士每年申请重要节假日的次数为每年(5.8±1.2)次,多于实施后的每年(3.4±0.9)次,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2,P<0.01);实施量化管理后轮休假申请批准率由48.3%升至83.7%,护士对节假日轮休安排的满意度自评由70.8%上升至87.1%,实施前后护士休假申请批准率和轮休安排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69,15.37;P<0.05)。结论对护士节假日轮休积分进行量化管理,既满足了护士的个人需要,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又增强了科室团队的凝聚力,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杨冬叶;黄秋雨;何杏芳;林丽婷;陈佩珠;周凤;曾英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契约学习法对护理本科双语教学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双语教学中应用契约学习法对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某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涉外护理本科三年级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契约学习法应用于双语课程的部分内容,使用量性结合质性的评价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接受契约学习法前,学生在主动制定学习目标、主动获取学习内容、有意识调整学习策略及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方面的均分分别为(2.33±0.47),(2.58±0.70),(2.22±0.33),(2.32±0.51)分,而接受契约学习法后分别为(2.90±0.44),(3.14±0.43),(2.88±0.44),(2.92±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762,-5.243,-9.800,-8.347;P<0.01)。在质性访谈中,学生也提到契约学习法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契约学习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导学习倾向,提高其设计、分析、控制及评价学习过程的能力。

    作者:蒋未娜;郝玉芳;周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医院护士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护士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80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自主性学习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评分为(124.27±19.49)分,按照作用的强弱,护士的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和对工作满意情况与自主性学习能力具有相关性(R=0.826,R2=0.682)。结论肿瘤医院护士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在制定护士培养计划时应针对护士的特征,注重护士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保证护士能够完成所承担和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

    作者:姚轶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式尿液标本瓶的设计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尿液标本留取是每位住院患者常规检查,尿液容器尤为重要。传统尿液瓶缺点:一方面不方便患者操作(特别是女性患者),没有把手,瓶口小,患者在留取标本的时候,尿液常常会沾到手上或留在地上,导致量不够,或被污染,结果不准确,需要重新留取标本,或结果不正确耽误患者治疗。另一方面不方便检验科工作人员操作,检验科检查时首先要倒在一个直径1.5 cm的玻璃试管里,由于标本无倒水口、试管口直径太小,操作不当标本会外溅,污染工作人员手及环境,不符合感控要求。针对以上弊端将尿液标本瓶进行如下改良,不但方便了患者操作,同时也解决了检验人员操作困难的现象。

    作者:张银琴;杨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采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的通知

    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统一管理的要求,《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于2013年6月1日起采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该系统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功能更完善。本刊原Email:cjmn@cjmn.net不再接收新投稿件。作者投稿请登录本刊网址http://www.cjmn.net,点击“网上投稿”进入中华医学会门户网站“业务中心”,在该页面上有“投稿作者操作说明下载”,可按照其具体要求进行操作。投稿过程若仍有问题,也可咨询本刊编辑部。编辑部联系方式:010-83191170,010-8319117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端养老行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50年养老问题将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其中,高端养老行业仍在探索中,市场上并未出现已经成功运营且盈利的机构。目前高端养老行业处于投资高、收费高、盈利低、投资回收期长的窘境。本文以高端养老机构运营情况、高端收入老人消费情况为切入点,分析其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提升高端服务品质、开启豪华个性定制、坚持以房养老模式、寻求政府政策支持等对策。

    作者:郭玫;姜荣荣;徐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匀浆膳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匀浆膳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重症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鼻饲立适康系列匀浆膳,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给予鼻饲米糊、瘦肉浆、青菜浆和牛奶等做成的匀浆膳,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10 d后Hb、白蛋白( ALB)和空腹血糖( FB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4,0.58,0.41;P>0.05),淋巴细胞总数(T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9,P<0.05),总蛋白(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P<0.01);治疗20 d后观察组Hb、TLC、TP、ALB分别为(13.55±3.31)g/L,(17.28±2.67)×108/L,(63.12±4.08)g/L,(37.46±6.12)g/L,高于对照组的(11.29±3.35)g/L,(10.46±5.49)×108/L,(57.38±4.84)g/L,(30.15±4.22)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5,7.39,5.95,4.36;P<0.01),FB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P>0.05)。结论鼻饲立适康系列匀浆膳比鼻饲传统制作的匀浆膳能够更好地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简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ICC 护理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目的:探讨PICC护理团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管理。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0月行PICC置管的25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1月-2013年2月行PICC置管的257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由1位护士置PICC导管,全体护士参与PICC导管维护。研究组实行PICC护理团队管理,由PICC护理团队成员进行PICC置管和维护。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71.6%,低于研究组的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1,P<0.01);对照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0.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2,P<0.01);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4.7%,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2,P<0.01)。结论 PICC护理团队的管理模式提高了PICC护理质量,降低了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张元红;魏素芳;张洁;陈小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护士长床边综合能力考核的实践及效果

    目的:探索应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法提高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2012年1-12月对20个临床科室由护士长作为主持者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表调查护理人员对不同考核方法的效果评价。结果20个临床科室整体考核A级(≥90分)10个、B级(80~89分)7个、C级(70~79分)3个;参考护理人员对不同考核方法的效果评价中,床边综合能力考核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理论考核和单项护理操作考核,在查找相关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护患沟通、配合协调、理论联系实际及临床应用能力等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29,126.95,33.12,190.00,113.67,117.00,45.04;P<0.01)。结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能提高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达到以考促提高的目的,是一种较理想、较深层次的业务考核方法。

    作者:李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33.0±3.5),(32.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2±4.1),(43.4±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3.937,13.225;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7/15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3%(17/1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4,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施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冰激凌含化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冰激凌口腔含化干预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在放疗前后以冰激凌含化30 min。记录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口腔黏膜炎从0~Ⅳ级例数分别为12,8,4,4,2例,干预组分别为19,5,3,2,1例,对照组终有3例停止放疗行口腔黏膜炎治疗,干预组仅有1例停止放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1,P=0.00)。干预组各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7,3.8,11.2,33.1,19.3;P<0.05)。结论冰激凌应用于预防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方法简单易行,更容易使患者接受。

    作者:刘丹;谷莹佳;丁欣;麻爱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循证医学在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感染控制流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效果。方法把循证医学和流程管理基本原理引入医院手术科室感染控制工作中,调查采集与手术科室相关的医院感染数据资料,找出手术科室当前感染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MEDLINE及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相关的循证医学网站检索相关文献,综合评估并与具体情况结合,建立手术科室感染控制流程,并经临床实践应用,对比采用循证管理前后医院手术患者感染率、手术室空气、麻醉机管道、无菌用品、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职业暴露处置合格率等。结果感染控制流程实施后手卫生、空气、物体表面及麻醉剂管道的合格率分别为96.43%,100.00%,100.00%,100.00%,高于实施前的78.57%,92.94%,86.76%,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84,9.12,6.36,10.71;P<0.01)。感染控制流程实施前后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1,4.83;P<0.05)。感染控制流程实施前后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8,7.94,3.25;P<0.05)。感染控制流程实施前后废弃物处理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86,6.37,8.81,10.11;P<0.05)。感染控制流程实施前后职业暴露后处置合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P<0.01)。结论应用循证医学制定手术室感染控制流程,增加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可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控制感染的目的。

    作者:田利静;张丽;范宇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例人感染H7 N9禽流感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人感染H7 N9禽流感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7-21日收治的3例人感染H7 N9禽流感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治疗入院后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增强免疫力及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护理重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时的病情观察、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严格的消毒隔离。结果3例患者经连续2~3次咽拭子H7 N9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均痊愈出院。结论周密、行之有效的防控应急预案,多学科密切合作,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救治人感染H7 N9禽流感的关键。

    作者:郭水华;董宁;张林;查丽俊;鲍美娟;汤咏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巧制酒精棉球用于骨科急诊手术备皮

    备皮是指在手术的相应部位剔除毛发并进行体表清洁的手术准备,是对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手术区域清洁的工作,包括清除体毛、皮肤的清洗,有的还要做皮肤碘伏擦洗。临床常用的一次性备皮包,含有润滑作用的物品是肥皂液或滑石粉,备皮后需要再次对体表进行擦洗,去除残留体表的成分。这种备皮程序花费时间长,而骨科急诊手术很多,有的患者甚至需要立即行紧急手术治疗,这就要求护士在短的时间内完成术前准备。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我科采用自制酒精棉球代替一次性备皮包内的润滑物品,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益霞;侯春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低年资护士专业英语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对专业英语的认知情况,探究影响学习专业英语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有效提高护士专业英语水平。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100名在职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其对于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知、对专业英语知识需求及掌握情况及学习专业英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原因。结果低年资护士对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认为重要的占77.08%(74/96),一般重要的占20.83%(20/96),不重要的占2.08%(2/96)。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低年资护士对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418,1.227;P>0.05)。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低年资护士对专业英语知识的需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13.016,10.283;P<0.01)。低年资护士对专业英语交流、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的需求分别占75.00%,72.92%,70.83%,52.08%,22.92%。学习专业英语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口语交流障碍、听力及阅读能力差;主要原因是无锻炼专业英语的机会和时间、工作中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和无专家指导。结论低年资护士对专业护理英语知识掌握较差,需强化低年资护士学习专业英语的意识,提高其学习专业英语的能力和积极性。

    作者:潘丽华;曹宴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方法将82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为目标,设计以情景模拟为主导的、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方案,并予以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后考核两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术以及急救仪器使用的掌握情况,评价两组护士应急能力的水平,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术及急救仪器的使用掌握程度得分分别为(88.2±7.8),(90.8±4.1),(91.6±4.2)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8.3),(78.4±7.6),(77.0±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48,9.195,11.100;P<0.05)。经过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应急能力中各项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86,11.389,6.116,9.762,11.389,7.289;P<0.05)。对照组护士培训需求率为95.1%,观察组为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556);观察组培训满意度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有效的综合培训,既可通过反复技能锻炼掌握操作技巧,又可通过运用模拟病例进行救护演练,提高其急救意识、护患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拓展能力等综合能力。

    作者:吴显群;陈丽丽;余容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