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莉莉;李志敏;李凤燕;陈雪萍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术中出血量为(346±10)mL.骨折愈合时间(14.4±1.4)周;40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为:感染2例,畸形愈合1例,锁钉断裂1例,骨筋膜间隔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应用孟鲁司特与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对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井研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的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普米克气雾剂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孟鲁司特与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惠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功能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哮喘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哮喘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3.1%,而对照组为72.8%(P<0.05);哮喘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孟鲁司特与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对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雷镇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这11个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病历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证明皮瓣修复重建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中山市南朗医院2011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足踝部外伤致骨外露患者,对其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对他们的脚踝软组织进行修复,并对11病患进行跟踪治疗.结果:11例患者踝部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红润,弹性和质地良好,皮瓣无色素沉着,无感染发生.结论: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是修复患者的脚踝软组织的较为理想方案.
作者:刘小明;胡耀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医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的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重点探索甲强龙十普米克令舒十万托林三种药物应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3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甲组23例采用米克令舒十常规治疗十万托林;观察乙组23例采用甲强龙十普米克令舒十常规治疗十万托林治疗,对比3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乙组的肺部啰音、哮鸣音、喘憋、咳嗽等症状的好转时间明显比观察甲组、对照组短(P均< 0.05).观察乙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8.18%和观察甲组的有效率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强龙十普米克令舒十万托林3种药物应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切实可行,效果显著.
作者:艾贤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一次性碎石排石排净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7.5%,一次性碎石排石排净率为85.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3项时间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比常规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更佳.
作者:余宏;邓连国;史连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80mL及以上)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大体积(80 mL及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被完全随机(完全随机表)划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组(TURP) 45例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组(TVP) 47例.对TU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对TVP组患者实施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详细记录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指标以及术后12月随访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剩余尿量(PVR);术后并发症均记录下来.结果:92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及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2月随访PKEP组改善较TURP组明显,PKEP组患者切除前列腺较TURP组彻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膀胱冲洗时短,术中并发症少;结论:治疗大体积(80 mL及以上)前列腺增生,PKEP手术安全性及疗效均优于TURP.
作者:游猛;郑彬;陈岳;詹河涓;谢克基;杨文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疏肝理气活血法以及三联疗法同时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通过三联疗法开展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选择疏肝理气活血法开展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比对照组的18.4%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另外选择疏肝理气活血法开展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丁拥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8.71±7.0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36±8.12)(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汉霞;冯叶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的可比性,并评价血清PCT在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取低值、中值和高值PCT质控品分别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批内和日间精密度检测,同时测定本院临床送检疑似细菌感染375例患者的PCT水平,以电化学发光法为比较方法,以荧光免疫层析法为实验方法,计算两检测系统测定PCT水平相关性以及进行偏倚评估,患者均同时作血培养检测,分析PCT水平与培养菌群的关系.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测定PCT的批内变异系数(CV)和日间CV均低于厂商声明的精密度要求,检测患者标本比对数据显示两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在低值(0.5 ng/mL)中,SE%> 15%,中值和高值SE%均低于接受限.以血培养阳性结果分组显示,两检测系统在各分组中测定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和污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革兰氏阴性菌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和真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具有较好的分析性能,与电化学发光法高度相关,满足临床检测需求,适用于床边检测(POCT),从而能迅速方便得到患者PCT水平,其水平能反映患者菌血症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世豪;李健茹;丘仲柳;刘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比较疤痕子宫产妇选取不同分娩的方式分娩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120名,根据产妇情况及分娩方式分成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组(研究一组),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组(研究二组),非疤痕子宫顺产组(对照一组),首次剖宫产组(对照二组),各组均为30例,分析比较相关指标.结果:阴道试产组分娩成功率是80%,无子宫破裂与阴道大量出血情况;研究二组和对照二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大,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及切口愈合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疤痕子宫产妇行再次剖宫产虽然可缩短产程,但会加大术中输血量与延长住院时间,应首选阴道试产.
作者:黄美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结核病属于容易传染,而且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目前国家的医疗事业已经展开对结核病的深入研究,同时联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防治结核病.本文将对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进行仔细探讨,通过对我国医防合作策略的基本原则以及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的策略进行分析,来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其秀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与对照组97.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长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而出血量少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应结合患者实际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脂肪清除技术对结肠癌病理分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标本获取淋巴结,观察组采用脂肪清除技术后对标本获取淋巴结.结果:观察组共检测出1200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35.5枚;对照组共检测出688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16.5枚;观察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130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3.1枚,对照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85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1.9枚.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的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Ⅲ期病例较手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在病理分期时应用脂肪清除技术能有效增加阳性淋巴结数量并显著增加淋巴结检出数量,有效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作者:黄楚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护理安全评价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卫生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则,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1例)和B组(21例).A组使用整合了护理安全评价的护理路径,B组使用传统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了护理安全评价机制的护理路径更加适用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
作者:李建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过程工作效率,稳定患者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ICU高血糖重症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接收的使用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进行治疗10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痘患者高血糖护理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蓝桂美;罗春梅;郑翠环;韦雅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骨科感染是一种骨科围术期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不及时防治可致丧失关节功能,甚至出现败血症或危及生命.重视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对骨科感染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广州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2014年期间创伤骨科患者220例的感染控制效果及其效价情况分析,表明抗生素应用可缩短住院天数和费用(P<0.05).
作者:高洪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比较隔盐灸、常规针灸及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意愿分为隔盐灸联合西药组(A组,52例)、常规针灸组(B组,46例)和西药组(C组,24例)3组,行为期6个月随访,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治疗前后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及HSS膝关节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A、B、C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5%、73.9%、70.8%,A组疗效在3组中突出(P<0.05);3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组改善幅度大,其次为B组,C组改善情况不及前两组突出(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隔盐灸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唐华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糜蛋白酶疗法,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采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袁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