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陈国健;程霞;李坊铭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梅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的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并发症的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苑;曹银新;张飞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小儿高位隐睾治疗中的腹腔镜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到我院行高位隐睾治疗的小儿患者3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6.7%,观察组的治愈率为100%.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会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营养状况、炎症因子和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血清脂联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同龄的2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对照组为同龄健康者;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以及实际体质量占据标准体质量的百分比等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脂联素和各项营养参数等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脂联素、标准体重(%IBW)、上臂肌肉周长(MAMC)呈现着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但是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却显著增高(P< 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IBW以及TSF呈正相关的关系,和TNF-α的水平呈现着负相关的关系,但是和MAMC、CHI以及Alb和Palb无相关性(P>0.05);除此之外,使用MNI评估的方式对于大多数进行测试的人员的营养状况来说,对照组中无人存在着和营养不良的情况,但是观察组中有20例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在血清脂联素水平上较低,脂联素有效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系统性炎症以及相关的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许衍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常规急救治疗和系统强化急救治疗对创伤性血气胸伴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1月4年间急诊外科收治的创伤性血气胸伴休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强化急救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系统强化急救治疗不仅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且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陈刚;李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胃癌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与患者的病症分型、肿瘤分型等密切相关,Her2作为Her/erbB家族的活化受体在相关信号转导中起重要的作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以及siRNA调节Her2活性.单克隆抗体联合一线的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综合化疗,其对胃癌晚期的患者生存期有显著改善,因此,其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廖伟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采用易黄止带汤联合外洗方治疗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易黄止带汤联合外洗方观察组(50例)和保妇康栓对照组(50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中医症候治愈率54.00%明显高于对照组24.00%(P<0.05),而观察组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84.00%比较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 (P< 0.05).结论:易黄止带汤联合外洗方为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疗法.
作者:陈旭;杨国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析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奥扎格雷、阿司匹林、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良好,能快速修复受损神经,改善神经功能,防止脑梗死进一步恶化.
作者:区健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防糖合剂与降糖体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筛查出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防糖方配合降糖体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转变为正常糖耐量者有32例(80%),高于对照组有9例(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变为2型糖尿病(T2DM)者低于对照组(P<0.05);保持为糖尿病前期者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上升(P<0.05).结论:防糖合剂与降糖体操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转归良好.
作者:温德华;黄文锋;詹锐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2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1.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艾塞那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人进行基本生化指标的检查后,皮下注射艾塞那肽进行治疗24周后,测定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患者腰椎的骨密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脂肪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值及脂肪指数(FMI)值显著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β)、骨钙蛋白(OC)、环磷酰胺(CTX)、抗酒石酸5b(TRAcP5b)、骨密度(BMD)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和机体对胰岛素抵抗作用得到良好的改善,但患者的骨密度及骨转化物标志物等并无明显变化.
作者:欧阳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Cervista检测中各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对不同级别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就诊女性8984例为初筛对象,进行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活检,检测HPV.比较HPV各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阳性检出率,分析HPV各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筛检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指标.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级别中,A9型组HPV感染率高于A5/A6和A7型组.在CIN3+级别中,A9型组HPV感染率高于A5/A6和A7型组.结论:Cervista检测中的A9型组阳性对诊断CIN2+及CIN3+级别宫颈病变的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陈新妹;王楚华;刘露晖;王栾玲;郭晓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产妇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能力形成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产科住院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予以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各自健康教育模式的满意程度、出院时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自给率.结果:观察组予以产妇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传统健康教育满意度,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且分娩后3d母乳喂养自给率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予以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提高母乳喂养自给率.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5%,对照组感染率为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并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菊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行换血疗法治疗的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高危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的胆红素变化、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病例临床资料33例.按照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分为3组:0~24h组、24~ 48 h组、48 b以上组,分析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换血过程中胆红素、血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等的影响.结果:出生后24 h内出现病理性黄疸14例,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11例,48 h后出现黄疸的8例.但3组中,24~48 h组换血总胆红素血症下降快;出生后24h组的白细胞高于其他两组;黄疸出现时间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所有换血的不良反应在出院前都可以纠正.结论: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者换血后胆红素降低明显.
作者:曾立军;邵巧仪;高平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冰敷患肢和功能锻炼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的消肿时间、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3d,观察组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9例,重度疼痛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消肿时间为(5.27±1.31)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为(7.02±2.1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效果显著,促进消肿止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达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由某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40只雄性小鼠,将其随机分成Sham组(假手术组)、CLP组(盲肠结扎穿孔组)、UTIip组(术后0.5 h腹腔内给药10万U/kgUTI)、UTIiv组(术后0.5 h尾静脉给药10万U/kgUTI),于CLP术后予以取材,对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UTIip组、UTIiv组、CLP组的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程度均较Sham组高,UTIiv组、UTIip组均较CLP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UTI治疗可诱导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程度下降.结论:尾静脉或腹腔予以UTI可促使脓毒症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程度下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浩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进食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温苑章;宋越;彭广福;温治强;曾华东;李舒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V-Y臀大肌筋膜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骶尾部Ⅳ度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骶尾部Ⅳ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在术前均对创面换药、清创,均行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而观察组在行创面清创后先持续负压吸引,待感染基本控制,少许肉芽组织生长后再行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疗效优良率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抗生素使用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6例在VSD处理创面1~2次后,10 ~ 18 d内感染得到控制,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全部皮瓣一期成活,创面覆盖良好,平均治疗时间34 d.结论:VSD联合V-Y臀大肌筋膜皮瓣治疗Ⅳ骶尾部褥疮有效可靠.
作者:梁贵山;杜家彬;夏大添;谭万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加香腹膏敷贴对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及香腹膏敷贴治疗,分析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均较对照组要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3%,并发症发生率2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加香腹膏敷贴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熊亚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泛福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泛福舒,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免疫指标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种类和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惠儿IgG、IgA及IgM等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上,给予患者泛福舒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机体免疫系统,有效控制感染,且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庄少雄;杜岚岚;彭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