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尿管裤的设计与应用

黄玉婷;王斐

关键词:
摘要:留置导尿可预防术后尿潴留及有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是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病情需要,泌尿外科很多患者都需要留置尿管。常规的患者裤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存在较多弊端:如容易因患者下床活动时引起尿管内尿液的反流而导致逆行感染的发生;不能很好的保护留置尿管患者的隐私;同时易造成因尿管固定不妥当而致尿管拖地,引起交叉感染;并且固定于常规患者裤上的别针有引起患者被刺伤的危险。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尿管裤,现报道如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抗感染三通排的设计与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治疗用药多,大部分的治疗药物使用微量泵通过中心静脉24 h持续泵注,需要多个通道同时给药,而现在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多的只有三腔,在ICU的分配使用是一腔进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一腔进行持续CVP的监测或(和)深静脉营养,一腔进行普通药物的使用,尽管如此,每一腔的导管仍需要连接几个三通管使用,方能保证患者治疗用药的顺利进行。但是,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的三通属于单个手动拆装连接,接口多,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和护士工作量;如果接口衔接不紧松脱,导致液体不能进入患者体内,严重时可引起患者通过中心静脉管道引起大出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三通连接接口没有专门的装置保持无菌,临床中用纱布或治疗巾包裹,但工作中包裹总是松开,经常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或者病床上,既影响美观又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根据这一临床现状,笔者设计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抗感染三通排,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雪华;魏红云;傅卫军;陈仲清;蒋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80例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取观察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椎体前后壁比值、后凸Cobbs角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5±0.3)分、后凸Cobbs角为(9.0±4.0)°,均低于对照组;椎体前后壁比值为(81.0±3.0),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2.38,2.82;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椎体前后壁比值、后凸Cobbs角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结论围术期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提高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芳;许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制可吸引手术贴膜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微创手术的迅速发展,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 PCNL)因具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使用。行PCNL术时,为保持术野清晰,需使用大量灌洗液持续冲洗,而沿肾镜流出的血水会浸湿术野的无菌布单。患者躺在潮湿的手术台上,感觉非常不适,还易发生低体温等并发症。目前国内行PCNL术时,多采用3M公司生产的脑科手术贴膜。使用脑科手术贴膜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无法计算出血量;二是手术过程中,需将脑科贴膜尾端放于污物桶内收集血水,污物桶放在手术床旁会妨碍手术医生的操作。为此,我科自行设计了一种可吸引肾镜手术贴膜,用于PCNL手术,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荣花;张文文;石蕾;尹恩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采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的通知

    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统一管理的要求,《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于2013年6月1日起采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该系统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功能更完善。本刊原Email:cjmn@cjmn.net不再接收新投稿件。作者投稿请登录本刊网址http://www.cjmn.net,点击“网上投稿”进入中华医学会门户网站“业务中心”,在该页面上有“投稿作者操作说明下载”,可按照其具体要求进行操作。投稿过程若仍有问题,也可咨询本刊编辑部。编辑部联系方式:010-83191170,010-8319117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时间管理法的应用对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精神科106名护士实施时间管理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工时单位值、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ATMD)和工作倦怠量表( MBI)进行工作效率、时间管理及工作倦怠自身前后对照比较。结果干预前106名护士平均工时为(82.27±12.78)min/床,干预后1,6个月,本组护士平均工时单位值分别为(78.13±11.92),(74.74±11.75)min/床,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8.336,7.637;P <0.01);ATMD 总分从(145.91±29.28)分提高到(190.83±13.6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25,P<0.01);工作倦怠感量表中情绪衰竭为(23.2±6.30)分,去人格化倾向为(5.85±2.49)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6.494,4.386;P<0.05)。结论实施时间管理法干预可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倦怠感。

    作者:申存珍;张巧梅;黄私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团体心理游戏治疗对神经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游戏治疗对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又给予10周的团体心理游戏治疗。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MMPI)、团体心理治疗疗效因子问卷、护士观察量表( NOSIE)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PI、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PI量表中Hs、D、Hy、Pt、Si维度评分分别为(10.53±4.55),(27.23±5.02),(23.26±5.12),(18.25±7.21),(35.26±5.81)分,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51,3.261,3.116,3.146,2.116;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Hs、D、Hy、Pd、Pa、Pt、Sc、Si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s、D、Hy、Pa、Pt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治疗后 NOSIE 总评分为(218.84±10.26)分,对照组为(195.30±21.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SIE量表8个维度分量表分除个人整洁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团体心理治疗疗效因子问卷比较除认同、家庭重现外其他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游戏治疗对神经症患者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其人格缺陷,促进心理成长有较好疗效。

    作者:袁燕亭;张勤峰;孙玲玲;任清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体会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对培训过程的体会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受访对象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受访者深的感受包括4个主题:珍惜,差距,压力,收获;对理论培训的看法包括:内容全面,时间紧迫,拥护好老师,丰富教学方式;对实践技能培训的看法包括:未达预期,渴望更多的动手机会,调整培训时间,调整培训方式等4个主题。结论有必要倾听培训学员的心声,采纳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某省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

    作者:胡芬;朱小平;张其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ICC 在新生儿科的应用现状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循着静脉走向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静脉通道。 PICC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应用于美国新生儿科临床[1],于1996年在我国新生儿临床开展[2],PICC技术在新生儿科临床中的开展为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成功救治开辟了循环通路[3],PICC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具有许多优势[4],是抢救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可缺少的技术。如今,PICC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临床,但由于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大量研究表明PICC在新生儿科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及并发症[5],因此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新生儿PICC置管及维护,降低PICC存在的风险及并发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综述旨在了解国内外新生儿科临床中PICC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以期为新生儿PICC置管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晓春;贾玉双;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诊治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3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病程、HbA1 c、FIB、MA、ALB 分别为(63.34±5.12)岁,(95.4±52.7)个月,(11.38±2.14)%,(6.12±1.33)g/L,(175.32±46.17)mg/d,(25.19±6.13)g/L,有吸烟史者为4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0.73,0.81,4.72,5.72,4.92,3.24,χ2=8.25;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 =2.618, P =0.003)、FIB ( OR =1.936, P =0.018)、HbA1c(OR=2.759,P=0.024)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 ALB(OR =1.034,P =0.016)是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FIB、HbA1 c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ALB为保护性因素,针对高危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控制血糖,加强对患者早期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进行正确足部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詹海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巧用50 ml注射器制作烧伤患儿休克期尿袋

    临床上对于重度、特重度烧伤患儿由于病情观察和诊疗方面的原因。经常需要为患儿留置尿管后监测每小时尿量。监测每小时尿量既是评估休克是否纠正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同时也可以正确指导补液的速度和数量,能及时敏感反映肾脏等重要器官血液灌注情况。它关系着患儿休克期是否平稳过渡、预后和并发症等的发生。尽管临床监测手段不断发展,但是监测每小时尿量仍是基础可靠的临床监测指标。但在临床上,对于重度、特重度烧伤患儿休克期尿量少,常规成人一次性尿袋不能准确观察每小时尿量,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只有从一次性尿袋中将尿液接入另一容器中,然后在拿注射器量取。在这一过程中,无形中损耗几毫升尿量,不能及时准确反映患儿的病情,同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虽然临床上使用精密尿袋,但是精密尿袋延长管长,管径粗,所以管壁黏附也多,对于休克期患儿尿量的准确性也不是很好的适用。在我中心,经过大家的共同研究和探讨,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小儿烧伤休克期既可准确记录尿量又价格便宜的改良式尿袋。现将制作过程和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丁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膜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所承受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问卷评估113例腹膜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社会支持状况、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态度和行为特征,对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3名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总负担评分为(31.96±18.23)分;主观支持评分为(19.21±6.48)分,客观支持为(7.56±3.14)分,对支持的利用度为(6.14±3.27)分;照顾者消极应对方式为(24.89±7.89)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3,P<0.01)。腹膜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总负担与患者透析龄、Karnofsky活动指数、主观生活质量,以及照顾者年龄、有无职业、每日照顾患者所需时间、社会支持状况、应对方式相关(r值分别为0.259,-0.477,-0.245,0.284,0.260,0.371,-0.204,0.230;P<0.05)。结论针对腹膜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应给予关注并提供相应支持,加强家庭支持系统,促进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郭波尧;高建红;汪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BL 结合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将PBL结合角色扮演的行动研究引入护理专业精神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将88名护理专业本科生分为9个小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发现精神患者的问题;教师通过分析问题,自我反思,制订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剖析和自学探究,同时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比较这项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课程结束后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87.24±5.23)分,对照组(70.12±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92.71%,对照组8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评价平均(90.27±0.68)分,对照组(85.15±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8,P<0.05)。结论基于PBL结合角色扮演的精神科护理教学实践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改革在今后具有很好的实施前景。

    作者:赵阿勐;齐丽;孙正海;齐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在脑卒中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1例患者和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品管圈组46例患者和10名护士,对照组45例患者和10名护士。对品管圈组的护士以“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问题”为中心开展为期3个月的品管圈培训,圈成员每周用1小时的时间来确定问题和设立解决方案;对照组采用科室内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比较6个月内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指标情况。结果品管圈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7%,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P<0.01);两组患者营养指标中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人血白蛋白、转铁蛋白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在脑卒中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科室内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宇娇;高岚;王丹丹;李春静;章园;林东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术前心理护理对局麻下白内障摘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心理护理对局麻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术前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术中不适及手术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SA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为(46.3±5.32)分,低于对照组(57.6±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8,P<0.01);术中对照组患者出现心慌、胸闷14例(28.0%),恶心症状8例(16.0%),均高于实验组(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575,4.002;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得分为(74.5±7.25)分,低于实验组(82.6±8.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92,P<0.01)。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前血压及心率的波动,并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作者:彭叶叶;杨丽;陈海燕;李竹青;丁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合并高血压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手术前对照组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方法控制血压,研究组采用时间治疗学控制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130±9) mmHg,(70±6)mmHg,(80±5)次/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3,4.21,2.19;P<0.05);血压控制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P<0.05)。结论运用时间治疗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调控效果良好,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建英;李建红;吴盼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长春西丁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商品名称:明可欣,Esseti Farmaceutici S.r.l生产,执行标准:H20120159),剂量为0.75 g/支,主要成分为头孢呋辛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耳鼻喉科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及其他感染。长春西丁注射液(商品名称:润坦,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467),剂量为10 mg/支,为无色澄明液体,主要适用于改善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经查阅《临床常用药物静脉注射剂配伍变化检索表》及药品说明书,未提及两者间存在配伍禁忌。笔者于2013年7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长春西丁注射液序贯输注时,输液器管道内出现白色浑浊,提示两种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凤霞;李洪艳;冯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142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18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通气时间、血气分析(取通气12 h、24 h平均值)以及鼻损伤、腹胀、脑出血( IVH)、动脉导管未闭( PDA)、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通气时间、PO2、PCO2和pH值分别为(64.7±18.4)h、(90.8±35.2) mmHg、(48.4±4.5) mmHg和(7.26±0.06),对照组的分别为(89.4±35.8)h、(96.5±38.7)mmHg、(39.8±8.7)mmHg和(7.40±0.0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76,2.085,2.240,2.377;P<0.05);观察组鼻损伤、腹胀、IVH、PDA、NEC、VAP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14.05%,12.43%,8.11%,5.95%,4.86%,7.57%,对照组分别为40.85%,31.69%,14.79%,12.68%,9.15%,11.27%,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683,8.475,5.148,5.676,5.334,4.827;P<0.05)。结论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过程中,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佩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骨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现状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和简体中文创伤后成长量表( C-PTGI)对109例骨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骨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平均分分别为(6.66±3.63),(5.66±3.24)分,有焦虑、抑郁倾向及反应的患者分别占16.51%,19.27%,22.02%,9.17%;创伤后成长(PTG)总分为(61.10±16.82)分;患者焦虑、抑郁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与创伤后成长总分、人生感悟、个人力量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183,-0.276,-0.188,-0.309,-0.315,-0.296;P<0.05);抑郁与新的可能性得分呈负相关(r=-0.230,P<0.01)。结论焦虑、抑郁对骨肿瘤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有负性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以评估正性心理变化,并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指导,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王红乔;马燕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助产士胜任力研究进展

    目前护理胜任力日渐成为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及高级护理实践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国内对于助产士胜任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也较少,但是助产士作为相对特殊的专业护理人员,其胜任力的研究至关重要。现对助产士胜任力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孙晓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腔内压监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内压( IAP )监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监测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ICU 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动态监测腹腔内压力变化,分析腹腔内压升高对呼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等方面变化的影响,并行早期干预。结果常规监测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首次测量腹腔内压前后患者心率、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4例腹内压升高患者,干预前 CVP、HR、氧合指数、MAP、IAP 分别为(17±5) cmH2 O,(132±18)次/min,(240±60),(45±12)mmHg,(22±8)mmHg,干预后分别为(13±4)cmH2O,(118±12)次/min,(320±80),(65±8)mmHg,(12±6)mmHg,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4.59,5.58,5.88,10.19,7.35;P<0.01)。结论腹腔内压升高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常规腹腔内压监测有助于对病情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以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而且可协助判断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时机。

    作者:黄雪琴;林玫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