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大多数精神疾病病因未明、治愈率低、复发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1],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也给国家、社会、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2].而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性行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作者就国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性行为的社区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刘顺发;秦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肝脓肿为一常见多发病,典型肝脓肿较易诊断,治疗得当预后较好.笔者曾遇一不典型肝脓肿,多次影像学资料均提示肝癌,但患者拒绝手术,后经保守治疗后肿块完全吸收,患者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8岁,于2013年7月28日因发热1月余入院.临床表现为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寒,发热,并伴有上腹部隐痛,于院外多处治疗,自诉口服头孢三代后发热症状可自行缓解,但停药后即再发热.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入院检体示肝区局部有叩击痛,胁下未扪及肿大肝叶,莫菲征阳性,余查体阴性.
作者:张博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类型,根据现实病案,研究诱发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住院39例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0例,视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19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疾病指标数据,分析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发病前6h内,12例出现动脉压力波形异常、多有病变血管血流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IMI)0级、多支血管病变等表现,对照组19例患者表现正常,诱发合并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有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心脑血管病史等.结论:心律失常多发生于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h之内,其具体分型是根据检查指标数据显示来确定的,可以通过预防对策降低相关影响因素,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吴建军;朱本发;王伟;徐曼;杨旭;冯地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曾收治的91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运用氯霉素治疗,观察组运用多西环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观察组为9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下降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黄彦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在精神科住院病人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在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使用工娱治疗方法,使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具体变化,评定工娱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在治疗后的NOSIE各项组成内容的分值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表(ADL)分值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娱治疗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王永梅;周外利;阳孝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单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性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单双号法将98例患者分成结合组和中医组,予以中医组患者单纯中医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结合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中医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与中医组患者的77.6%和6.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中医治疗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作者:林伟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分期健康教育在骨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健康教育宣传;观察组采用分期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健康教育在骨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确保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效传递,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有效的减少或降低,促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不断提高,使患者在治疗与护理时积极配合,进而顺利度过围术期.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中医调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COPD老年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支持、营养、祛痰、气管扩张、抗炎、氧疗等基本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慢阻肺汤治疗,并予以中医调理,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中医疗法和调理,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作者:李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本院及解放军421医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人工泪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角结膜荧光素指标(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指标(BUT)指标以及SIt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干眼症患者进行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王婧;安平;徐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痔疮净在多切口复杂性肛瘘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80例行多切口复杂性肛瘘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在循环管道注射纳米银痔疮净,对照组填充甲硝唑纱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不适和复发例数少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多切口复杂性肛瘘术后使用纳米银痔疮净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创面的恢复.
作者:莫谋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改善恶性肿瘤介入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40例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生活质量水平升高;观察组的腹部症状领域、乏力领域、全身症状领域、活动领域、情感功能领域、焦虑领域及生存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介入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谭绮琼;高丽萍;李瑞平;何小欢;吴玉婵;邓燕华;何肖华;熊学丹;曾雪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治疗炎性混合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炎性混合痔急性发作患者70例,采取自身对照,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d后各肛门症状评分.结果:治疗7d后,肛门疼痛、水肿、瘙痒及便血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率为71%.结论:地奥司明能有效治疗炎性混合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
作者:蔡浩武;王红旭;陈志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应用开放加闭合复位重建钉技术对合并有股骨多段骨折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合并有股骨多段骨折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股骨骨折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开放加闭合复位重建钉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手术后股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手术围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手术后股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围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开放加闭合复位重建钉技术对合并有股骨多段骨折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2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技术、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罗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1 病例简介病人男,54岁.因肛周菜花样增生物缓慢增生10年,加重半年于2013年6月10日入院.10年前,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肛缘疣状增生物,多年来相继到多家医院的皮肤科及肛肠科就诊,分别予局部激光、冷冻及电凝等方法切除皮损,期间2次的活检结果均提示为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但术后数月均复发,且增生物面积逐渐增大.近半年来,肿物进行性增大,伴低热、肛周胀痛、大便困难,体重无明显减轻,有精神抑郁、纳差和睡眠欠佳症状.
作者:颜景颖;任东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探讨隧道式拖线术对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拖线术对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钟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养血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脾虚血燥型特应性皮炎的纳入标准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健脾养血汤口服,对照组给予酮替芬口服,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特应性皮炎患者面积及严重程度计分法(SCORAD)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健脾养血汤可明显减轻和缓解特应性皮炎症状.
作者:宋飞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3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使用阿司匹林状况将其分3组,A组规律服药组,B组不规律服药组,C组未服用组,分析其不规律和未服用的原因.结果:3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72例规律用药,占24.0%,111例不规律用药,占37.0%,117例未服药,占39.0%.A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和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和C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医生指导不到位为社区高血压患者不规律用药或是为服药的主要因素,患者担心出现出血不良反应和不清楚药物适应证为次要原因.同时,在不规律用药中,担心出现出血并发症减少药剂量和停止用药的比例较高.结论: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未被正确、广泛推广使用,并且社区医生对阿司匹林用药指导不到位,患者自身不能正确的理解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应对社区医生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措施,促使阿司匹林正确使用.
作者:冯鹏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术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人的术中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杨剑云;伍梅珍;刘永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口服治疗流感样症状患者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治疗的流感样症状患者82例,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75 mg,2次/d;对照组按常规流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热、鼻塞、咽喉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病情恶化例数、不良反应、需住院例数、发生并症例数及家庭成员发生二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31.7%和家庭成员流感二代发生率19.5%显著低于对照组53.7%和41.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发热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留院观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情恶化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样症状效果理想,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童玖兴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