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疾病认知状况及需求调查

翟逸如;刘飞交;盘小梅

关键词:老年人, 骨质疏松, 认知, 需求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需求,为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8名60岁及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确诊后1周内通过电话或面访进行一对一的调查.结果:28/98(28.57%)的老年骨折疏松患者知晓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影响因素中钙摄入不足、营养不良和年龄较大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6.94%、92.86%和83.67%;仅有63.27%的患者认为预防骨质疏松需要定期检测骨密度;患者对日常生活护理、钙的食物来源和骨质疏松的危害的知识需求分别为97.96%、97.96%和96.94%;98.98%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希望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获得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应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脑血管意外瘫痪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根据患者肢体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入院前及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入院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意外瘫痪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作者:曾桂珍;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手术患者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术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人的术中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杨剑云;伍梅珍;刘永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住院部在2014年6月-2015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临床研究范畴当中,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患者入组后接受为期3周的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判定与对比.结果:经过为期3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2.50%(37/40),对照组为70.00%(28/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遵循中西医治疗思路,将骶管注射与中药内服方案相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昱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通过CRISPR-Cas9系统敲减PAEC中GGTA1和CMAH基因的效果检测

    目的:检测由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系统敲减猪动脉内皮细胞(PAEC)中基因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和CMP-N-乙酰神经氨酸羟化酶(CMAH)的效果.方法:通过CRISPR-Cas9系统,用已设计好的GGTA1和CMAH基因的guide RNA (gRNA)构建质粒,以慢病毒为载体包装病毒和感染PAEC,对成功感染的细胞进行单克隆培养并挑选收集单克隆细胞,提取细胞基因组,进行PCR,琼脂糖凝胶电泳,退火、酶切,测序等方法对GGTA1和CMAH基因敲减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对单克隆细胞进行选择性测序,选择V2-g-a1、V2-c-b1、V2-c-d4单克隆细胞测序结果分别为:V2-g-a1细胞基因组突变位点在第205位V2-c-b1细胞基因组突变位点在第240位;V2-c-d4细胞基因组突变位点在第246位.结论:CRISPR-Cas9系统成功构建质粒,完成慢病毒包装和感染细胞,成功敲减目的基因.

    作者:牟丽莎;白图雅;谢崇伟;蔡志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症组(轻症高脂血症相关性胰腺炎,30例)与重症组(重症高脂血症相关性胰腺炎,3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与血尿淀粉酶(AMS)水平的差异.结果:轻症组患者TG、TC、LDL水平明显低于重症组患者,HDL水平明显高于重症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患者血AMS、尿AMS水平明显低于重症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关系,其中TG、TC、LDL水平增高与HDL水平降低是急性胰腺炎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卓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护理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抽取本院64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1.88%,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13% (P< 0.05);1个月后观察组的愈合情况和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围术期中强化护理配合,能够提高疗效,对患者愈合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宝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以西药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温阳健脾法同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34/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改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上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FINS):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NS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温阳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滕惠兰;张晓晖;红林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性脑病中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病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1h后血压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h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舒张压和收缩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71%均低于观察组的65.71%、9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病中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金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个性化时辰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实践

    目的:探讨个性化时辰化疗对疾病治疗效果及护理佳方法.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采用随机分组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中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时间化疗,于每天早上九点进行化疗;被据药物浓度的峰值时间,对观察组制定时辰化疗时间,然后根据制定出来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化疗,观察并且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及病患的身体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程度、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时辰化疗可有效减少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程度,提高疗效,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伍燕萍;李馨;陈间英;江文波;吴凤坚;陆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确诊的7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L)与FEV1%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FEV1 (L)与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过敏、皮疹以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苑;杨景涛;付晓峰;王导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目的:初探帕金森患者脑脊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方法:通过阐述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该疾病的病情进行分析,引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式,并聚焦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通常会出现中断的现象,大多都是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病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通常发展到晚期的患者才开始接受治疗时,病情已经发展的很严重,目前现有的医疗设备也很难在对病情进行改善,患者通常都会比较明显的运动和神经障碍.结论:帕金森患者脑脊液诊断生物标志物对帕金森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下段瘢痕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妇产科疾病(子宫下段瘢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子宫下段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经腹部超声检查,而观察组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下段瘢痕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子宫下段显影率为100.00%,对照组子宫下段显影率为86.00%,观察组子宫下段显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分级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结论: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相比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提高瘢痕分级诊断准确率及了解瘢痕的愈合情况.

    作者:彭梅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阿奇霉素与常规用药方案联合对支气管炎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支气管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惠儿接受常规治疗;采用阿奇霉素与常规用药方案联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用药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喘息咳嗽等支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咳嗽等支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气管炎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常规用药联合的治疗方案对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关注.

    作者:郑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为15例,有效为15例,无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在治疗中,显效2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治疗总效率为90%.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当中,使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的治愈率比较高.

    作者:岳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现状及改进分析

    护理属于医疗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护理质量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直接体现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对于医院的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均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护理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讨改善护理环节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于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对于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作者:杨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肿胀程度及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的膝关节疼痛评分为(0.8±0.3)分、肿胀程度为(36.4±0.6)cm、活动度为(140.4±15.6)度,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减少膝关节疼痛评分,改善肿胀程度和关节活动度.

    作者:钟远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与阶段性护理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方式和阶段性护理要点.方法:选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的婴幼儿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这4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期间,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症状,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并进行阶段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测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预防控制措施、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程度是93.33%,其中患儿家长表示满意的例数为24例、占比53.33%;表示比较满意的例数为18例、占比40.00%;表示不满意的例数为3例、占比6.67%.结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疾病情况,将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概率降至低点.

    作者:温婉颜;蔡月华;陈小坚;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胃病的日常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情况.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0%,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病进行积极的日常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各症状恢复明显.

    作者:沈娟;陶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胸腔内注射不同剂量顺铂的方法治疗出现恶性胸水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出现恶性胸水的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胸腔内注射低剂量顺铂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胸腔内注射高剂量顺铂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恶性胸水治疗效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胸水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在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胸水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水用药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腔内注射高剂量顺铂的方法对出现恶性胸水的肺癌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苏思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10月住院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住院时间,将3月-6月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7月~10月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床位分配,观察组患者采用ICU护理管理中的分级护理与标识管理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并对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0%(P<0.05).结论: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质量较高.

    作者:杨中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