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制剂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的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柳;曹殿青

关键词:丙泊酚, 注射部位疼痛, 不良反应, 机制
摘要:丙泊酚作为临床麻醉常用的一种速效、不易成瘾的麻醉药,已经成为常规麻醉诱导与维持或门诊活体检验时必不可少的药物,但通过患者治疗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患者接受丙泊酚麻醉治疗时会出现注射疼痛的不良反应,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本综述对有关丙泊酚制剂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的相关机制作一概述,以期为丙泊酚研究新剂型提供有力依据.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泽菲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剂量泽菲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泽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15%、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05%、5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泽菲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高于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高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特点,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血液感染患者,观察并分析其临床体征、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特点等情况.结果:患者均出现发热现象,其中有32例患者伴有寒战,78例患者均出现身体局部(口腔、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等)明确的感染灶.病原菌的分布所占比例也具有差异性,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多,为50.41%,其次是链球菌为24.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88%、肠球菌为9.4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2.6%.其中耐药性强的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为68.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比一般的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要高.结论: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为严重,但是对一些药物仍有很高的敏感性,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汀等.

    作者:赖文鸿;杨烨;李海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和双侧睾丸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同时施加内分泌治疗,口服氟他胺,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特异抗原下降情况和大尿流速、生活质量评分和前列腺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之后1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以及双侧睾丸切除术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加以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更好.

    作者:杨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防治方法对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防治方法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单纯添加维生素D3组)和对照组(添加维生素D3和钙剂组),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佝偻病患病情况以及6个月时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结果:两组婴儿在发育指标、佝偻病患病率、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在婴儿期只要保证摄入维生素D3 400 IU,即能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作者:孟晶;焦喜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中约有50%并发临床糖尿病肾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有良好的疗效,不仅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还可以减缓该疾病的进程,无禁忌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尽早使用ACEI类药物.

    作者:周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8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老年高血压患者17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症(P<0.05);并发冠心病等靶器官损害发生率21.82%高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症,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刘嘉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区县医院的人性化护理管理与体会

    目的:探讨区县医院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以及体会.方法:以笔者所在的区县医院为例,介绍医院人性化护理管理举措,并充分体会区县医院人性化护理管理带来的好处.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医院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论:区县医院施行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同时,能较好维持护患关系以及患者和医院的关系.

    作者:陈正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选取糖尿病患者70例,依照护理手段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否将所有病患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显示,观察组均占据较大的优势;在健康教育各项能力患者的满意度中,观察组为94.29%,远高于对照组(5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控制预后疾病以及自我保健的意识,能够更好达到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于爱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脂与血凝检验项目与突发性耳聋发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脂、血凝检验项目与突发性耳聋(SSH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70例无突发性耳聋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和以70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为观察组,并以血脂水平和血凝检验项目为检测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相应指标的参数和水平,综合评价血脂、血凝检验项目与突发性耳聋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脂水平检测TC、TG和Lp (a)分别为(2.49±0.36)mmol/L、(5.44±1.12)mmol/L和(289.87±20.01)mg/L,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凝指标检测FIB、PLT分别为(3.55±0.13)g/L、(224.73±22.49)×109/L,经比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C、TG、FIB、PLT与SSHL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SSHL患者的血脂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和凝血功能明显出现障碍,其中TC、TG、FIB、PLT与SSHL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进一步指导SSHL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镇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40例,对组内患者施行传统的常规护理;试验组为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其组内患者施行全面的、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WHO生活质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定其得分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护理干预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平均总得分分别为107分、70分,试验组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白殿风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行.

    作者:谢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9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给予宫腔镜电切术和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能够降低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创伤.

    作者:钟三姣;郑铁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结合雾化治疗老年COPD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结合雾化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COPD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雾化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COPD合并感染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加雾化,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程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角色扮演法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角色扮演法(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专业的160名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则选用角色扮演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进而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经角色扮演法教学后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扮演法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

    作者:许永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液标本不同采集部位与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部位及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实验检查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1月治疗的患者300例,观察不同采集部位和标本溶血等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采集部位和标本溶血等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严格执行血液采集标本标准规范,可切实提高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李明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实时B超引导下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实时B超引导下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自愿实施无痛人流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醇,观察组给予患者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醉联合B超引导操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过度损伤、绒毛残留、子宫穿孔、漏吸等并发症.结论:实时B超引导下实施无痛人流术,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罗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前眼位训练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术前眼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2例(120眼)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眼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手术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21分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眼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缩短手术治疗时间.

    作者:肖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7例男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男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特点、病理分类、诊治经验,以提高外科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3年7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男MB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10例,平均年龄62岁.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5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局部皮瓣坏死4例,术后淋巴漏1例.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5例,腺癌、导管内癌各1例.17例MBC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为70.58%(12/17),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为64.7%(11/17).术后17例均行辅助化疗,5例行局部放疗,ER/PR(+)均行内分泌治疗,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3%.结论:MBC发病率低,多发生于老年人,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MBC的主要手段,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的全身治疗是现阶段男性乳腺癌治疗的佳模式.

    作者:陈立权;丁士海;庞士勇;费维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危儿纵向监测与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来院就诊的高危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干预;用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早期综合干预前后新生婴儿行为评定(NBNA)评分和Gesell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儿的临床预后.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利用微波、药物以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门诊收治的18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复方莪术油栓治疗组以及宫颈环形电切治疗组,每组60例,分别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发展归为轻、中、重三种类别,每组中轻、中、重度均为20例.观察每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情况.结果:对于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复方莪术油栓治疗以及LEEP刀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度宫颈糜烂患者,LEEP刀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微波治疗以及复方莪术油栓治疗,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中度宫颈糜烂可选用物理微波或复方莪术油栓进行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可选用LEEP刀进行治疗.

    作者:陆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DCA模式在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质量管理循环体系(PDCA)护理模式对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PDCA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使用PDCA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春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