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嘉眉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8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老年高血压患者17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症(P<0.05);并发冠心病等靶器官损害发生率21.82%高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症,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改善预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实时B超引导下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实时B超引导下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自愿实施无痛人流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醇,观察组给予患者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醉联合B超引导操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过度损伤、绒毛残留、子宫穿孔、漏吸等并发症.结论:实时B超引导下实施无痛人流术,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罗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浆NT-proBNP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早期心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M)儿童早期心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住院输血及祛铁治疗的32例β-TM患儿为β-TM,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健康检查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用磁微粒酶免法测定法NT-proBNP浓度.结果:β-TM患儿NT-proBNP浓度(中位数93、第10百分位为28.6、第90百分位为412.8),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数28、第10百分位为10.6、第90百分位为85.2),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6,P<0.001).β-TM组NT-proBNP浓度水平与血红蛋白(r=-0.03,P=0.874)和铁蛋白相不相关(r=-0.341,P=0.06),而与年龄呈负相关(r=-0.391,P=0.03).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用来诊断临床表现正常的β-TM儿童早期心功能损害.

    作者:陈传贵;欧文闻;李振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胰蛋白酶)诱导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模型,以跨膜电阻(TEER)和荧光黄透过率为指标,评价其屏障通透性.分别给予含痛泻要方原方、痛泻要方无防风方、防风的血清研究药物对Caco-2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痛泻要方和防风均显著升高Caco-2细胞屏障的TEER值,降低细胞屏障荧光黄透过率(P<0.05),痛泻要方无防风方对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起保护作用.

    作者:谭许朋;韩宗余;温亚;刘德明;胡旭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防治方法对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防治方法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单纯添加维生素D3组)和对照组(添加维生素D3和钙剂组),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佝偻病患病情况以及6个月时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结果:两组婴儿在发育指标、佝偻病患病率、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在婴儿期只要保证摄入维生素D3 400 IU,即能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作者:孟晶;焦喜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技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所收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患者18例,其中16例采用腹壁横切口,2例采用腹壁纵切口,分析比较各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化脓及脂肪液化.结论:该手术方式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疗效明显.

    作者:夏步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诺和锐30R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R)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探索寻求一种对老年糖尿病初期患者有效、安全及依从性良好的胰岛素制剂,提高、改善目前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R治疗组和诺和灵30R对照组.在治疗12周以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降血糖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晚22时血糖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R治疗初诊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发生相应的低血糖等不良情况,疗效较好,且患者未出现抵抗状态,接受情况较好,低血糖反应比例较低.

    作者:李军;许业柱;袁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剂量泽菲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剂量泽菲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泽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15%、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05%、5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泽菲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高于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高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骨伤科治疗的70例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6~9个月的随访,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71%,对照组为6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螺钉松动脱落、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利于骨折部位的固定及康复,对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宋晓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理健康咨询在截瘫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心理健康咨询在截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健康咨询.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健康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护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截瘫患者护理中采用心理健康咨询,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双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疗法,为期3个月.评价肢体运动恢复情况以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为指标;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为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量表得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训练前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MA、FIM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相比单纯康复训练,疗效更显著.

    作者:单保敏;卜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教学中重视对90后护生伦理意识的培养

    针对90后护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加强对她们的护理伦理意识的培养,主要有5点措施:将内科护理知识与护理伦理道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以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护理伦理修养;搭建沟通平台,进行多方位的身心陶冶,以提高护生的伦理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的意识;不断完善和提高护理教育从业教师职业伦理道德修养水平,在学生之中树立教师良好形象,起到示范作用;与此同时,不断深化和渗透学生护理道德观念的培养,使护生在日后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田樱;赵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WC)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所收治VVC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随访1年,对照组48例患者中,共有18例复发,其复发率为37.5%;观察组48例患者中,共有8例复发,其复发率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VVC,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防止阴道菌群失调,提升阴道抗感染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党建红;胡电;杨潇;金志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裂开的临床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裂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2月进行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裂开的56例,对其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之上加入茶油联合生姜填塞伤口,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剖腹产手术以后创口感染裂开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在(23.3±4.3)d.结论:剖腹产手术以后创口感染裂开采取茶油联合生姜治疗,可以使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邹冬兰;吴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吸虫病患者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旨在为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吸虫患者40例,分析其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经过护理,患者抑郁和焦虑水平跟护理前对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大多数血吸虫病患者存在心理焦躁、忧虑和紧张症状,根据其病情及心理特征,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作者: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B超或尿路X线平片检查均难以确诊,进而行多层螺旋CT输尿管曲面重建,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确诊,其中37例患者为尿路结石,3例患者为输尿管占位病变,2例患者为阑尾炎;且经多层螺旋CT检查可清晰显示患者结石大小、形态及位置.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是一种高效、可靠、便捷的诊断方式,将其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志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7例男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男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特点、病理分类、诊治经验,以提高外科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3年7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男MB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10例,平均年龄62岁.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5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局部皮瓣坏死4例,术后淋巴漏1例.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5例,腺癌、导管内癌各1例.17例MBC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为70.58%(12/17),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为64.7%(11/17).术后17例均行辅助化疗,5例行局部放疗,ER/PR(+)均行内分泌治疗,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3%.结论:MBC发病率低,多发生于老年人,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MBC的主要手段,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的全身治疗是现阶段男性乳腺癌治疗的佳模式.

    作者:陈立权;丁士海;庞士勇;费维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喉癌6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辨证施治治疗66例喉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来院就诊的喉癌患者中选取66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变部位来确定手术方式,并观察每位患者手术疗效.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用口进食,喉部分切除患者的发音都得以恢复正常.其中有53例是施行喉部分切除术,占所有患者的80.30%,喉部分切除术拔管的有56例,占全部病例的84.85%.Ⅲ期和Ⅳ期患者,喉部分切除的有29例,占全部病例的43.94%,所有喉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93%,3年生存率为86.7%,5年生存率为67.7%.Ⅲ期和Ⅳ期患者,实施喉部分切除和全喉切除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选择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中医辨证施治能够保留喉部的全功能,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段金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到护理教学当中,并对采用该方式教学获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方法:将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案例总结整理后作为在课堂上讲授相应理论内容时的实际案例于学生进行研究,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将理论与案例相互结合.结果:在将护理案例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也较过去有较大提高.结论:在进行护理教学时,将真实的护理案例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对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洪汉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施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4月以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方法,并与开展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后患者对基础护理、照顾和关怀、护理知识和技术以及安全感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开展前(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对和谐护患关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早发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早发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16例早发型(年龄低于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早发型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6例普通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对照(普通组,年龄高于4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结果:①早发组与普通组在贫血方面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早发组贫血情况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附件累及、宫颈累及、与腹水细胞学检查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组G1分化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在病理分期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宫内膜癌的产生与患者月经生育史、年龄有着较大关联,未绝经的患者分期早,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