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琴
目的:分析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术前眼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2例(120眼)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眼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手术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21分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眼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缩短手术治疗时间.
作者:肖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一次性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行一次性伽玛刀治疗同时采用耐心沟通,树立良好护患关系、重构认知和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平均得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平均得分和心理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AMA平均得分和HRSD平均得分接近中国常模水平.结论:耐心沟通,树立良好护患关系、重构认知和健康教育是对三叉神经痛行一次性伽玛刀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
作者:张萍;乔玉宁;陈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PDCA)法在缩短门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门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长的问题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结果:统计显示改进后的输液患者平均等候时间从15 mm缩短至7 min,较前缩短了8 min.结论:实施PDCA循环法能有效缩短患者的输液等候时间,显著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刘敏;肖美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辨证施治治疗66例喉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来院就诊的喉癌患者中选取66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变部位来确定手术方式,并观察每位患者手术疗效.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用口进食,喉部分切除患者的发音都得以恢复正常.其中有53例是施行喉部分切除术,占所有患者的80.30%,喉部分切除术拔管的有56例,占全部病例的84.85%.Ⅲ期和Ⅳ期患者,喉部分切除的有29例,占全部病例的43.94%,所有喉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93%,3年生存率为86.7%,5年生存率为67.7%.Ⅲ期和Ⅳ期患者,实施喉部分切除和全喉切除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选择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中医辨证施治能够保留喉部的全功能,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段金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抗菌药物基础上,观察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而对照组利用传统吸痰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体温、症状、住院和血常规恢复时间.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大大缩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治愈率.
作者:袁宝斌;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9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给予宫腔镜电切术和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能够降低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创伤.
作者:钟三姣;郑铁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期探讨锁定钢板对骨折治疗的价值.方法: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15例、良好13例、不佳0,整体资料有效率为100.0%,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且治疗效果显著15例、良好9例、不佳4例,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5.7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稳定性强、创伤小、愈合效果好.
作者:蒙显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危重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作者就此结合临床工作体会做一简要探讨.1 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①心前区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压榨性、烧灼样疼痛症状,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减轻.
作者:孙姣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病灶的缩小以及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张爱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结合雾化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COPD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雾化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COPD合并感染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加雾化,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程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D-二聚体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处于急症期的患者38例,处于缓解期的患者37例),并选取同一时期的肺部正常者7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验,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研究数据显示,AECOPD患者体内D-二聚体的含量较肺部正常者高,而且急症期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为(1.96±0.26)mg/L,缓解期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为(1.64±0.26)mg/L,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0.36±0.19] mg/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高,急性期患者比缓解期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值高.因此,D-二聚体在AECOPD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徐爱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比较单孔与双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孔组和单孔组,每组65例;其中双孔组患者采用常规双孔引流术式治疗;单孔组患者采用改良单孔引流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单孔组和双孔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双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单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双孔组(P<0.05).结论:与双孔引流术相比,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可加快疾病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刘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南京明基医院口腔科是三级综合性医院内的一个独立科室,集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正畸科和口腔洁治美容室于一体.主护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由主护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全面照护的一种护理模式,提倡“全人”照护的护理理念是主护护理的核心,将主护护理运用到口腔科临床护理中,充分发挥主护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细致的照护.使患者及家属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提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
作者:翟春红;仲俊娣;刘静;隋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用16 mg盐酸溴已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霜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癌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及分期与病理诊断对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肾癌患者,根据其CT诊断表现与手术病理诊断分期情况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于临床术前进行CT检查,总体检查正确率在80%以上.结论:术前CT诊断对于临床观察病变大小与癌症分期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焦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室(ICU)焦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焦虑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静脉注射,分析比较所有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情况.结果:给予右美托咪定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用药后2h、10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心率、平均动脉压较用药前逐渐下降,用药后8 min和15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用药后血氧饱和度各时间观察点无明显变化.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缓解ICU焦虑患者焦虑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磊;温建立;王远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成人哮喘的长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和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孙青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正畸及联合修复的方法治疗牙缺损伴牙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烤瓷牙修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正畸及联合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3%,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畸及联合修复的方法对牙缺损伴牙畸形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烤瓷牙修复,且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范志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WC)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所收治VVC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随访1年,对照组48例患者中,共有18例复发,其复发率为37.5%;观察组48例患者中,共有8例复发,其复发率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VVC,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防止阴道菌群失调,提升阴道抗感染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党建红;胡电;杨潇;金志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7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植骨手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骨折端均愈合,愈合平均时间为(94.23±11.68)d.术后随访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90.36±4.52)分,其中1例中(2.7%),3例良(8.1%),33例优(89.18%),并无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畸形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切开复位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效果明显,操作准确,能维持塌陷骨折复位稳定性.
作者:周传华;秦明富;赵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