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静脉输液脱管现象的护理体会

史文静

关键词:静脉输液, 脱管, 防范,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静脉输液脱管现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消化内科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33例静脉输液脱管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结果:33例患者出现脱管后,护士及时控制,减少了危险的发生,护理质量得到相应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在处理消化内科静脉输液脱管现象时,预见性操作的护理措施掌握程度和临床的密切观察非常重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妇科病的治疗及预防保健方法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纽,每组39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对妇科疾病临床干预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妇科疾病临床干预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对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实施干预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红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实施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及存活率.结果:35例患者在接受完手术后均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掌握全胃切除术的临床适应证,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彭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孕三烯酮联合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复发率28%,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邓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61%,症状缓解时间(10.36±2.11)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17%,症状缓解时间为(18.96±3.4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明显,且对母体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全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验

    目的:对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检验.方法:以2013年7月本市发生的因进食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标本之后,进行病原检验及分离鉴定.结果:亚硫酸铋琼脂(BS)培养基产生表面光滑、圆形突起半透明或无色透明,并且边缘光滑带有黑色中心的中等菌落.结论:患者血清与分离出的沙门氏菌的凝集效价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春平;马骏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拔罐联合TDP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拔罐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3-2013年7月收治的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万花油涂抹联合TDP照射治疗,实验组以万花油为介质进行拔罐治疗,并结合TDP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消除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联合TDP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恢复快.

    作者:刘永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B6和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HP感染相关性PU患者2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2例,观察组予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B6和铋剂,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B6和铋剂,均按药物推荐剂用,连续服用2周.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4.5%,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8%、81.7%,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7%、78.9%,Hp根除率分别为94.5%、80.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13.8%;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B6和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PU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文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采血失败的原因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真空静脉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到体检中心处进行采血的24 000例受测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采血失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结论:为有效减少真空静脉采血失败的发生,需要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血液灌流,治疗组是采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胆碱酯酶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实施血液灌流后,血液胆碱酯酶浓度明显升高,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总量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张琼;阳小灵;周观林;刘先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T动态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胆囊癌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胆囊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腔内肿块型23例(44.2%),厚壁型12例(23.1%),胆囊区肿块型10例(19.2%),混合型7例(13.5%).结论: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高胆囊癌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志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疏痛汤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痛汤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疏痛汤内服外敷配合牵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牵引,并分别对其治疗1个疗程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痛汤内服外敷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

    作者:胡卫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天麻的鉴定方法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天麻具有“红小辫”或者“鹦哥嘴”的形状特征,具有保护脑神经细胞、抗感染、镇痛、抗血小板凝聚、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通过系统的鉴定方法鉴定天麻真伪与质量,经分析发现天麻抗感染镇痛、抗血小板凝聚作用显著.本文从中药天麻的来源、形状、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结构等方面对其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刘春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牵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牵引术结合中药外敷法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牵引术本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敷的治疗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0.95±7.32)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47.94±6.8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活动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牵引术结合中药外敷方法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快速恢复.

    作者:黄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5月选取本院50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管理前后分别对两组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同病区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管理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均高于管理后的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可促进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腹痛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健康状况恢复快.

    作者:余怀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肠外营养在高位肠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肠外营养在高位肠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高位肠漏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5.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高位肠漏中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薛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血宁胶囊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引起阴道流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血宁胶囊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引起阴道流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宫血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血天数、滴血天数、总流血天数、流血/滴血次数、平均流血/滴血天数、间歇天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流血天数、总流血天数及平均流血/滴血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天数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血宁胶囊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引起阴道流血临床效果较佳.

    作者:陈延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黄体酮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29例为观察组,肌肉注射黄体酮保胎治疗;选取同期正常妊娠产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均保胎成功,无流产儿和畸形儿.两组生产方式、新生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高,且不影响围生儿结局.

    作者:刘瑞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筛查糖尿病(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健康体检者869例,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FBG≥6.1且<7.0 mmol/L或GA>18.5%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进行确诊.结果:FBG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6.2 mmol/L,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6.0%,曲线下面积(AUC) 0.988(95%CI 0.980 ~ 0.996),阳性似然比24.55,阴性似然比0.03; GA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14.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和90.2%,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 0.870 ~ 0.975),阳性似然比8.43,阴性似然比0.19.当筛查DM时,AUC的结果为FBG=6.2(0.988)>GA=14.55(0.923),提示FBG的筛查准确度较高.FBG≥6.2且GA大于14.55%同时符合为阳性,得出灵敏度为96.7%,比单纯采用FBG≥7.0 mmol/L筛查糖尿病提高筛查效率35.4%,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筛查糖尿病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

    作者:刘锐;谭秋娴;赖日辉;徐祥浓;缪碧丽;严金柱;潘光标;张锦兰;林卡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前诊断中3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危险因素诊断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因各种原因行脐带血穿刺、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612例临床资料,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32例.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为5.23%,胎儿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46,XY,t(21; 14)2例;46,XX,t(11; 12)3例,产前诊断为夫妻中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46,XY,inv (9) 13例,产前诊断为羊水少.46,XY,inv(Y)2例,产前诊断为唐氏综合征.47,XXY/46,XX3例,产前诊断为唐氏高危症.47,XYY9例,产前诊断为高龄.结论:夫妻之一染色体平衡异位、羊水少、唐氏综合征、唐氏高危症、高龄产妇是诱发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在孕9~15周行NT值、B超、唐氏综合征筛查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作者:肖秋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